文/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農業與經濟系 朱燕群 王朝暉 劉昶 步洪鳳
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全面性、全方位、全系統的特征,是我們提倡的一種全新教育理念。近幾年,我國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教學改革,從整體趨勢來看,大部分院校都在積極推廣素質教育,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素質教育評價當中的重要一環。充分認識創新創業教育以及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的重要性,對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創新創業教育鮮明的特征就是能夠為社會培養大量創新型優質人才,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發展潛力,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一)重視程度不高。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在高校層面,個別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對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也不積極,個別高校的領導和教師本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對創新創業教育忽視的結果,直接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無論是師資力量、基礎設施還是資金投入,創新創業教育都明顯缺乏。目前,個別高職院校沒有專門的創新創業指導老師,多數是別的老師兼職,這些教師本身承擔了沉重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分身乏術、精力不夠。由于個別高校教師本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很被動。
(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形式化、實踐虛擬化。個別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散亂無章、體系不清,將創新創業教育片面理解成培養企業老板速成班,開展名目繁多的各級、各類創新創業講座培訓,導致學生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舉辦創業講座、參加創業大賽、組建創業團隊。創業講座由學校邀請企業家,結合自身創業的經歷,給學生做報告,在現場和學生進行互動,為學生答疑解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但是,每一個企業家成功的經歷都不一樣,不具備普適性。創業大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為很多高職院校提供了展示自己實力的舞臺。然而,近些年來,有些學校將一些 “虛擬”的項目拿去參賽,或者將教師的課題進行“偽裝”,挑選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去參賽,從根本上違背了創業大賽舉辦的初衷。“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說明了組建創業團隊的重要性,差不多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基地里面進駐了不少學生創業團隊,但是,這些創業團隊缺少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創業的項目落后于市場、企業需求,或者根本就沒有市場。
(三)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優質專業教材、課程單一。創新實踐十多年的結果顯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有其自身的規律,目前固化的課程設置系統存在很多不足:講授系統缺乏完美規劃、體系不健全;開設的創業課程科目少并且比例嚴重不足;課程規劃偏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操作,從書本到書本,使得創新創業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無法全面實現、長遠發展;目前使用的創新創業教材知識陳舊,實操性差,與時代脫節。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要想不斷發展,必須進行高度完善,推動理論和實踐教育取得成效,從根本上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得到長遠發展。
(四)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僅涉及學生一個方面,同時,對相關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專業基礎扎實,還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的頭腦、敏銳的意識、前瞻性的思想。為了培養合乎要求的教師,高職院校應突破常規的教師培養模式,強化教師的專業知識,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邀請校外的專家、企業家給教師做指導,將教師送到公司企業進行培訓,結合《創新創業教程》《教育學》等相關知識,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然后,讓教師將自身先進的思想和前瞻性的思維傳授給學生,指導學生選擇創新創業項目,共同解決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題,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學生,凸顯創新創業的價值。
(一)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的出發點,在于用創新創業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好相關知識,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專業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教師從內心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以往重形式、走過場,忽視應用和實踐的不足,讓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
創新創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層面做出改革,將日常的教育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結合,融入課堂之中,從創業的角度出發,以前瞻性的思維和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學習,主動學習,改變以往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高職院校要加大教師創新創業的培養力度,在教師崗前培訓、教學能力培訓中,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相關意識和能力。通過多種方式,讓教師與創業成功人士接觸交流,開闊思維,提升素養。
(二)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廣泛開展高校與企業合作,企業教師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將行業新工藝、新技術、新流程講授給學生,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特別是該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創新靈感。邀請創業成功校友和合作企業優秀創業人才開展講座,講述自己成功創業經歷,激發學生創業動力。鼓勵高校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技術服務,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項目攻關,在技術服務同時,教師也會自加壓力提升創新能力。支持校企協同開設創新創業培訓項目,校企合作單位在學校設立研發基地,將企業一些項目帶回學校,在學生中組建科研團隊,學生全程參與,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熱情,為接下來高水平創新團隊的培育打好基礎。整合資源優勢,實現多元協同,校校聯合、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打造創新創業教育聯盟。
(三)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效果。學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科學制定課程標準,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實踐課要占50%左右,建設在線精品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師生、生生互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拓展課堂寬度,充分利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教師在教學平臺上進行答疑指導。學校要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包括創新創業工作、校內創客吧、頭腦風暴室,為學生課余時間創新創業提供場所,學生在工作室對項目進行研究開發,通過不斷實踐,不僅提高學生技能水平,還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興趣。學校每年定期舉辦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班級、二級學院、學校層層舉辦比賽,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學生的靈感,展示學生創新創業的成果,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的目的,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四)充分整合學生資源,搭建創業實踐平臺。創業實踐平臺是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一環,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高職院校搭建創業實踐平臺有以下幾種途徑:一個是對校內現有的實訓場所進行改造升級,一個是與學校合作的企業聯合建設實踐基地。高職院校與企業開展“聯合辦學模式”來搭建創業實踐平臺,讓學生親身體會,參與職場實踐,積累相關經驗,為之后的創新創業打下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與企業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學校方面,搭建好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企業方面,在“聯合辦學模式”框架下,按照學校的教學安排和人才培養計劃,為學生提供崗位實習、職場實踐的機會。尤其對臨近畢業的應屆生來說,在畢業之前的一個學年有足夠多的時間參與企業的輪崗工作,能夠切實體驗不同企業中不同崗位的重要性,通過職場實踐,對企業運行規律、企業常見的經營問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對今后創新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問題,會有一個更加直觀和明確的判斷,避免盲目創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總之,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職教育重要的一環,需要大力增強和推廣。本文從創新創業開展現狀、教育模式、教材設置、教師素質提升、教育效果、搭建創業實踐平臺等方面闡述了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希望能對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和層次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