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音飛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常見的上肢骨折類型,多為間接暴力所致,臨床治療時應以恢復腕關節結構和功能、保證腕關節穩定為治療目標。保守治療固定效果差,易發生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問題,且不利于康復鍛煉[1]。切開復位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可重建、加固關節,牢固的內固定有利于早期接受康復功能鍛煉。但切開復位對組織的創傷大,可能影響骨折斷端周圍軟組織血供,對神經、肌腱損傷較大,不利于術后骨折端及手術切口愈合,還可能增加并發癥風險。正骨是一種閉合手法復位法,屬于中醫骨傷科學之范疇,中醫采用推、拽、按、拿等手法使骨折端整復,具有簡單有效、對組織損傷小等優點,同時可緩解局部腫脹、疼痛、瘀血癥狀[2]。但單純正骨后易發生骨折移位,需要聯合手術固定治療。此研究探討了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療效及患者骨性愈合時間、掌傾角度、尺偏角度、橈偏角度的變化。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4月—2020年5月于鄭州仁濟醫院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100例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聯合組(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和T型鋼板內固定組,聯合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37.85±7.23)歲。T型鋼板內固定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6.79±8.21)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骨科學》[3]中橈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骨傷科學》[4]相關辨證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閉合單側骨折,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有骨折史者;雙側或開放式骨折;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聯合組接受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使骨折端整復,C臂機下觀察復位滿意后自掌側至近側掌橫紋處作一切口,清理骨折斷端瘀血、壞死的軟組織和碎骨塊,選擇適合型號的T型鋼板置入對抗橈側移位和背側移位,再次透視觀察復位滿意后安裝鎖定螺釘,縫合切口。T型鋼板內固定組接受切開復位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將患側上肢扎緊止血帶。自掌側至近側掌橫紋處作一切口,充分暴露骨折斷端。切開后將骨折斷端復位,清理骨折斷端瘀血、壞死的軟組織和碎骨塊,恢復橈骨莖突長度,撬撥整復關節面,采用克氏針臨時固定。注意避免損傷橈動脈、橈正中神經。C臂機下觀察掌傾角、尺偏角,選擇適合的型號的T型鋼板置入,操作方法同上。
1.4.2 觀察指標術后隨訪6個月,觀察2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患者骨性愈合時間,復查X線測量掌傾角度、尺偏角度、橈偏角度。
1.4.3 療效判定標準優:腕關節無疼痛,活動度、功能、握力恢復正常,X線檢查結果提示關節面平整,骨折端達到解剖對位或近解剖對位;良:腕關節偶見疼痛,活動度降低<30°,功能、握力基本正常,X線檢查結果提示關節面較平整,骨折端基本解剖對位;可:腕關節疼痛頻繁,活動度降低 30°~50°,功能、握力欠佳,X線檢查結果提示關節面不平整,骨折端未達到對位,略短縮;差:腕關節持續疼痛,活動度降低50°以上,功能、握力顯著減弱,X線檢查結果提示關節面不平整,骨折端對位不良,短縮>2 mm。

2.1 治療效果對2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聯合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T型鋼板內固定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例,
2.2 治療參數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T型鋼板內固定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參數比較 (例,
2.3 術后影像學參數對2組患者術后影像學參數比較,發現聯合組患者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均明顯大于T型鋼板內固定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影像學參數比較 (例,
橈骨由骨皮質和松質骨組成,在遭受外力打擊時易損傷,加之本身合并骨質疏松等因素的影響,可引起橈骨遠端骨折,嚴重者可發生橈骨短縮、關節面塌陷,增加治療難度[5]。橈骨遠端骨折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起骨折移位、畸形愈合、創傷性骨關節炎等嚴重不良后果,繼而影響腕關節活動度而致殘[6]。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常用方法,一般首選掌側切口入路,這是由于橈骨掌側骨質平整,有利于鋼板固定,符合生物力學特點,且血液供應相對充足,有利于骨折愈合、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7]。T型鋼板內固定符合生物力學和橈骨遠端的解剖特點,T型鋼板與橈骨之間貼合較好,并存在一定間隙,對局部血供影響較小。
常規的切開復位對骨折斷端周圍軟組織的創傷大,可能影響血供,并損傷神經、肌腱等組織,不利于術后骨折端及手術切口愈合,還可能增加神經、肌腱損傷、切口感染、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風險。常規的閉合手法復位往往難以處理橈骨短縮、關節面塌陷等問題,正骨是一種特殊的閉合手法復位法,是中醫骨傷科的核心技術。術者在完全掌握橈骨遠端的解剖特點后采用推、拽、按、拿等手法使骨折端整復,具有復位效果好、對組織損傷小等優點,但該方法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整復后即便予以外固定治療還是不能達到滿意的固定效果,影響骨折愈合和腕關節功能恢復。此研究在單純正骨后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避免切開復位和撬撥整復的巨大創傷,同時經小切口置入T型鋼板,可獲得滿意的復位效果和內固定效果。
此研究發現,采用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采用切開復位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可以有效提高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效果,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腕關節活動度、功能、握力,促使關節面平整,骨折端對位,減輕疼痛。這可能與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的手術創傷更小,有利于患者術后進行腕關節功能鍛煉有關。
此研究中采用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采用切開復位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更有利于骨折愈合,這可能與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對骨折斷端周圍軟組織損傷、血運影響較小有關。
此研究還發現,采用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的掌傾角度、尺偏角度、橈偏角度明顯大于采用切開復位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更有利于腕關節活動度的恢復。這是由于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術可更好地恢復關節面平整,促使骨折端對位,減輕疼痛感,更有利于患者早期進行康復訓練,進而改善患者的腕關節活動度。
綜上所述,正骨聯合T型鋼板內固定可以有效提高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效果,縮短痊愈時間,對患者的損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