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冉 呂勝利
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是臨床消化系統常見病,此病起病時間雖不突然,但具有復發、病程長的特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健康[1]。腸化生一般指腸上皮化生,是指形成胃黏膜的細胞發生改變或被替換的情況[2]。慢性胃炎時,胃黏膜上皮轉變為含有帕內特細胞或杯狀細胞的小腸或大腸黏膜上皮組織,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老年人中更為多見[3]。腸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CAG伴腸化生(IM)因其具有易癌變的特點,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由于其病因病機復雜,已成為疑難病之一,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危害[4]。腸化生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狀態,有研究認為這種變化可能是由幽門螺桿菌(Hp)引起的,Hp將某些食物的一部分轉化為化學物質,導致胃細胞發生變化[5]。雖然有些患者可能出現胃酸反流問題或與Hp感染有關的癥狀,但腸化生是無癥狀的。這意味著沒有任何與這種情況有關的明顯癥狀,臨床上腸化生主要是通過內窺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發現的[6]。
在CAG伴LM的治療上,西醫采取促進胃腸動力、抑酸、護胃等策略,特別是通過口服奧美拉唑、果膠鉍、痢特靈、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殺菌治療Hp感染的腸化生[7]。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控制Hp感染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臨床癥狀,但在分子水平上無法逆轉腸化生,不能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其他治療方法大多以保護胃黏膜完整等為主,不能達到比較滿意的臨床效果[8]。近年來,人們發現抗抑郁藥對此病有一定療效,但大多療效不明顯,難以從根本上治愈。近年來,通過大量的基礎和試驗研究證實中醫藥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降低復發率,而且在逆轉胃黏膜腸化生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并為胃癌的防治做出積極貢獻。只有明確病因,找到根本原因,治療才能有效。傳統中醫藥在治療多種腫瘤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其獨特的優勢引起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9]。胃復春膠囊是由紅參、香茶菜、枳殼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健脾益氣、活血解毒的功效,臨床可用于萎縮性胃炎的治療[10]。此研究采用胃復春膠囊治療脾胃虛弱型CAG伴IM,旨在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整體調節、多渠道、多靶點的優勢,提高臨床療效,為CAG伴IM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1.1 一般資料選取達拉特旗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CAG合并輕中度腸化生病的患者共7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5.63±11.44)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8例)與對照組(38例)。2組患者治療前在性別、年齡、癥狀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此研究已獲得達拉特旗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此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經消化內鏡中心診斷為CAG合并輕中度腸化生病者[11];所有受試者均通過活檢病理組織學予以證實,且沒有進行過胃部手術;依從性良好,能配合診斷、治療和復查。排除標準:胃黏膜嚴重發育不良;Hp感染;消化性潰瘍、癌變或病理檢查一次癌變但同時伴有肝腎功能不全、嚴重腦血管病、內分泌系統、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對實驗藥物產生過敏反應,免疫缺陷病,精神疾病,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38例: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430,20 mg/粒)治療,每日1次,每次1粒,一個療程為3個月。觀察組38例:口服胃復春膠囊(國藥準字Z20090697,杭州胡慶余藥堂有限公司)治療,每日3次,每次4粒(1.44 g),飯后服用,一個療程為3個月。
1.4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所有受試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運用血液流變儀檢測每位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狀態。療效指標:治療3個月后,上腹痛、腹脹、厭食、打嗝等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者為痊愈;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明顯改善者為顯效;癥狀體征有改善者為有效;與治療前相比,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反而加重者則為無效。
臨床癥狀評分:于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觀察2組患者胃脘脹滿、胃脘疼痛、胃脘灼熱、乏力氣短等癥狀情況,并進行賦值量化,每個癥狀按輕、中、重分級記分,采用4級3分法評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比較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脾胃癥狀:對主要癥狀(腹脹、腹痛、腹部灼熱、體疲、肢體疲乏)和次要癥狀(反酸、口干、口苦、疲乏、睡眠不良、排尿異常、排便異常)分別進行評定。采用4級3分法評分,主要癥狀評分:無為0分,輕度為3分,中度為6分,重度為9分;次要癥狀評分:無為0分,輕度為1分,中度2分,重度為3分。總分=主要癥狀評分+次要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估: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價內容包括身體功能、身體角色、身體疼痛、一般健康、生命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10個維度,滿分是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 94.7%, 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1.0%),觀察組愈顯率為76.3%,優于對照組的3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血液流變學參數變化治療后,觀察組各血液流變學參數(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紅細胞壓積)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治療后各參數值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參數比較 (例,
2.3 脾胃主癥治療前后積分治療前,2組患者脾胃主癥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治療3個月后,經中醫診斷,胃脘脹滿、胃脘疼痛、胃脘灼熱、乏力氣短等癥狀積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間比較,觀察組癥狀積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治療后,觀察組脾胃主癥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脾胃主癥積分比較 (分,
2.4 脾胃癥狀積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2組患者脾胃癥狀積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脾胃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脾胃癥狀積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近年來,伴有輕中度腸化生的CAG病例增多。這種病通常由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發病后胃黏膜厚度減少,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病變部位被胃黏膜替代,這是一種癌前病變[12]。對于ZM的臨床治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保護胃黏膜;通過服用復合維生素(或維生素B族)和益生菌預防癌癥;飲食方面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冷、硬、熱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煙酒,避免濃咖啡和濃茶,盡量避免吃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避免吃得過飽,吃得過快;每半年至1年復查胃鏡+病理,以及檢查Hp,目的是盡快發現疾病的變化[13]。
與過去相比,中醫藥在治療相關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用中醫藥治療患者,除了可以阻斷疾病的發展外,同時能有效逆轉病變,為胃癌的防治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4]。中醫藥對治療和預防CAG體IM有顯著療效,胃復春膠囊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主要由紅參、香茶菜、枳殼組成,臨床多用于治療胃炎屬脾胃虛弱證者[10]。此研究觀察胃復春膠囊治療CAG伴IM的臨床效果。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有效率(94.7%)、愈顯率(76.3%)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液流變學測定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參數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胃復春膠囊能改善CAG和IM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治療后觀察組的脾胃主癥積分、脾胃癥狀積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認為胃復春膠囊可以補氣健脾、活血益氣,起到加強胃部黏膜血液循環,緩解胃黏膜充血缺氧狀態的效果。此研究提示胃復春膠囊對于CAG伴IM具有優異的治療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適合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