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隱喻與中醫理論創新

2022-07-02 14:38:20黃雄杰肖卓然賈春華賴敏劉慶華
世界中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理論創新創新

黃雄杰 肖卓然 賈春華 賴敏 劉慶華

摘要 隱喻通過熟悉的、已知的“始源域”來認知不熟悉、未知的“目標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認知思維模式,其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自然語言中,隱喻無處不在,傳統中醫概念與理論是以天文、地理、人事等為“始源域”,投射到“目標域”人體,而構建起來的基于隱喻認知的理論。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當代中醫將面臨許多中醫學從未發現或意識到的人體生命現象與臨床問題,現象需要解釋,問題需要解決,二者都需要理論創新。隱喻蘊含的類比創新屬性和中醫學的隱喻認知特點,共同決定了當代中醫理論創新仍然需要隱喻作為重要的科學探究模式與解釋方法論。

關鍵詞 創新;隱喻;中醫理論;取象比類;中醫思維;理論創新;腫瘤

Metaphor i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 Xiongjie1,2,XIAO Zhuoran1,JIA Chunhua1,LAI Min1,LIU Qinghua1

(1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00,China)

Abstract Metaphor is a basic cognitive thinking mode of human beings to recognize unfamiliar and unknown “target domains” through familiar and known “source domain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Metaphor is everywhere in natural language.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re based on metaphor cognition by projecting astronomy,geography,social fields,and other source domains to the target domain,the human bod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contemporary TCM faces many unprecedented or unrealized human life phenomena and clinical problems.The phenomena need to be explained an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both of which require theoretical innovation.The attributes of analogy and innovation contained in metaphor and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 in TCM together determine the fact that moder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CM still needs metaphor as an important mode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ology.

Keywords Innovation; Metaphor;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anifes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nk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umor

中圖分類號:R2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10.012

隱喻不僅是自然語言中一種普遍的修辭現象,還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通過熟悉的、已知的、具體的“始源域”來認知不熟悉、未知的、抽象的“目標域”的這個認知過程是隱喻的核心。不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創新與發展,都是從已知向未知的探索,隱喻認知常常帶來關鍵性的啟示與靈感。隱喻無處不在,中醫學概念與理論是以天文、地理、人事等為“始源域”投射到“目標域”人體而構建起來的基于隱喻認知的理論。在西方醫學沒有全面進入中國醫療體系之前,中醫學是以傳統的認知模式進行理論創新與發展,之后,中醫學與西醫學成為中國的二大主要醫療體系。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現代中醫已不能回避西醫學,當代中醫面臨著許多傳統中醫從未發現或意識到的人體生命現象與臨床問題,現象需要解釋,問題需要解決,二者都需要理論創新。本文從隱喻所蘊含的認知、類比、創新等屬性,隱喻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創新中的作用,結合中醫學的隱喻認知特點,探討隱喻在中醫理論創新中的作用,進一步指出當代中醫理論創新仍然需要隱喻作為一種重要的科學探究模式與解釋方法論。

1 隱喻與創新

1.1 隱喻與認知 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是西方最早系統闡釋修辭原理的著作,隱喻在書中作為一種語言修辭現象被論述。隱喻的研究從古希臘開始到18世紀一直囿于修辭學的研究范式內,1725年隱喻的認知功能由意大利哲學家和修辭學家G.Vico發現,20世紀80年代Gorge Lakoff將隱喻研究徹底納入了認知語言學領域,從而實現了隱喻研究范式的創新[1]。隱喻不僅是語言修辭的需要,其認知功能也越來越被認可。語言、隱喻、認知三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隱喻在語言和認知之間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隱喻化是語言中的一種普遍特征[2]。隱喻是根植于人類的概念系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表達思想的有效工具,是人類普遍、基本的思維模式。馬菁[3]認為,隱喻的認知功能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1)隱喻是觀察認識世界的途徑;2)隱喻能提供觀察世界的新方法、新角度,是人類由未知通向新知的橋梁;3)隱喻能創造新意義并表達新思想。

1.2 隱喻與創新思維 創新的基礎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新思維是指人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切對創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維活動;狹義的創新思維則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直覺、靈感、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4]。通常講的創新思維指狹義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高級的思維活動,是多種思維形式辯證統一的綜合性思維。隱喻是基本的認知思維模式,因此隱喻性思維也是創新思維的基礎之一,隱喻性思維也常常以非邏輯思維形式出現。從隱喻的認知功能的3個方面可以看出,隱喻性思維的探索和理解新事物的特點說明其本就具有創新思維的屬性。歐憶和賈德江[5]認為隱喻在科學探索中的作用就體現在思維中,對隱喻的理解是一種類比推理的過程,理解新事物需要以熟悉的舊事物的知識為基礎。離開隱喻去進行所謂的“純科學”探討是不可能的,人類思維的隱喻特征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決定了科學探索的過程也包含著隱喻的思維過程。隱喻能力可以反映人的創新能力,也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與探索工具[6]。

1.3 隱喻與科學創新

隱喻性思維是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隱喻不僅在人文藝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科學領域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與隱喻的聯系源于科學思維與隱喻思維的內在聯系,束金星和徐玉娟[7]認為,隱喻思維是構成科學類比和科學范式的本質思想基礎,科技隱喻能夠展現認知者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力,承擔著連接已知與未知的橋梁作用,同時建構認知者的知識結構,促成科學理論的誕生。隱喻作為新的科學事實和概念前瞻性發現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作為社會的、文化的、認知的工具“制造”出相關的科學知識與技術。隱喻促使科學理論與其他非科學理論乃至與整個社會、歷史、文化語境之間進行有效的對話和交流,從而激發科技創新,從外部推動科技創新的加速發展。隱喻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作用引起了科學哲學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

1.3.1 在自然科學領域 最富于成果的隱喻就是英國生理學家威廉·哈維在研究血液運動過程中所提出的“圓周循環運動”的隱喻,后來被證實的血液循環成為生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弗萊舍·哈里斯1912年在《科學》雜志發表了《科學中的隱喻》一文,作為最早的專門研究科學隱喻的文獻之一,詳細地考察了化學、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諸多自然學科中的隱喻案例,極富說服力地指出了科學隱喻的現實存在性、表現、功能及其意義,認為成功的科學隱喻所具有的一種整體性的特征傾向就在于:由主觀性走向客觀性,由不可見性走向可見性,由純概念性走向實存性,由猜想性走向可證實性[8]。安軍[9]在論述科學的隱喻的本質時,列舉了數學隱喻、物理隱喻、化學隱喻、生物隱喻等。

1.3.2 在社會科學領域 隱喻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政治學領域,隱喻在政治話語中廣泛存在并有著重要地位,使復雜抽象的政治理念易于理解而在普通大眾中廣泛傳播,能夠實現“協調情感和社會認知,構架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實現政治勸說的目的”[10];在經濟學領域,祁大為[11]研究了科學哲學視域下的經濟隱喻;在管理學領域,張浩等[12]研究了水的隱喻及“水式管理”思路;在心理學領域,葛魯嘉[13]研究了心理學思想演進和理論構造中的隱喻;在哲學領域,何麗野[14]研究水與火:中西哲學的核心隱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學;在教育學領域,隱喻性思維教學被廣泛運用于中小學語文[15]、英語[16]、化學[17]、物理[18]、數學[19]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隱喻學在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個社會學科領域廣泛存在。

隱喻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創新發展中的作用,既有作為科學理論建構核心概念的科學概念隱喻,也有作為科學假想或類比推理的科學隱喻思維,二者都在科學創新中發揮了作用;此外,隱喻可以將不同事物建立起一種想象性的關聯,因此隱喻在跨學科創新中常被運用。中醫學具有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和傳統文化的社會科學屬性,隱喻在中醫學中的作用也不例外。

2 隱喻與中醫學的創新發展

2.1 隱喻與取象比類 “取象比類”是中國傳統科學的一種基本思維方法,其基本形式是用一種事物的性質來說明另一種事物的性質[20]。將現代隱喻和中國古代取象比類的認知方式進行比較,隱喻的認知過程是從“始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取象比類則是從“近取諸身”到“遠取諸物”的一種“比類”的思考過程,二者的認知過程極為相似,都是通過一個事物來認知另一個事物。馬子密和賈春華[21]運用隱喻認知理論,對取象比類的結構、機制等諸要素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可以將取象比類稱為“中國式隱喻”的認知模式,現代隱喻認知與取象比類具有人類思維方法的“同源性”。在中醫概念形成和理論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取象比類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傳統中醫理論主要的認知與建構工具。賈春華[22]運用隱喻認知理論分析中醫理論,提出中醫學是一種基于隱喻認知的理論的觀點,在“取象比類”語境下形成的中醫學理論,可以說是由眾多隱喻所構成的,隱喻不僅可以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同時也是確立治則、創制方劑的重要源泉。中醫理論源于古人取象比類即隱喻認知后得出的結論,隱喻認知貫穿于中醫理論形成、創新、發展的整個過程。

2.2 以天文、地理、人事(社會)為始源域的中醫學

一般認為,取象比類最早源于《周易·系辭下》:“古之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多處明確提到“比類”,如“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素問·示從容論》);“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恒,從容知之”(《素問·疏五過論》);“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素問·征四失論》),等等。以取象比類為理論建構基礎的中醫學,若以隱喻分析來看,中醫學理論是以天文、地理、人事為“始源域”,以人體的生理、病理、診療、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為“目標域”,建構的一種基于隱喻認知的理論。

2.2.1 以天文為“始源域” 天象神秘莫測,古人仰望天空,晝觀日行,夜觀星月,取天象以應人體?!鹅`樞·歲露論》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通過月相海水的消長變化來類比認識人體氣血的盛衰變化。古代醫家雖然并不清楚現代天體引力的作用,但是他們通過隱喻思維比類推理發現,月球的周期變化對海水、地球生物有重要的影響,月相、潮水與人體氣血之間均存在以月為周期性的節律變化。再如,《類經圖翼·大寶論》載:“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比粘鰱|方,普照大地,給予自然萬物能量,隱喻類比于人體,太陽如同人體內的真陽,真陽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保證[23]。朱震亨認為日月應人體之氣血?!陡裰掠嗾摗り栍杏嚓幉蛔阏摗费裕骸叭諏嵰?,亦屬陽,而運于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者也。人身之陰氣,其消長視月之盈缺……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見陰氣之難于成?!边M而提出了著名的“陽有余陰不足”的中醫學說[24]。

2.2.2 以地理為“始源域” 古人將自然界山川地理與人體的不同部位相映射,取地象以應人體。《靈樞·邪客》曰:“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植物隱喻在中藥藥性論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探索與解釋作用,植物顏色、部位、質地、形狀、習性等不同決定了植物類中藥的功效,如《本草備要·藥性總義》曰:“藥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干者內行臟腑。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里。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盵25]河流隱喻在中醫學中也被廣泛應用,如中醫學增水行舟的治法源于河流行船的認知經驗,將河流流量減少則行船擱淺的經驗隱喻映射于人體,若腸道津液虧虛則腸中堅結不解,可采用增加水量以行舟、增加陰液以使堅結穢濁得以通下,如《成方便讀》所言:“其津枯者,非甘寒養陰、增水行舟之法,何以使腸中堅結之濁,順流而下?!盵26]

2.2.3 以人事(社會)為始源域 在古代政治制度中,各個部門有不同的官職與職能,以官職與職能投射來說明臟腑功能的具體論述見于《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以官職為“始源域”,以人體臟腑功能為“目標域”,通過官職的職能來說明對應的人體臟腑功能。此外,方劑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理論也源于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用來隱喻方劑中不同藥物之間的主次配伍關系,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此外,軍事隱喻在中醫理論中也有較多運用,張景岳將軍事隱喻運用于組方遣藥之中,如《景岳全書》古方八陣與今方八陣[27];徐靈胎《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論》云:“是故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興;藥之設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故病之為患也,小則耗精,大能傷命,隱然一敵國也。”[28]將國家的用兵打仗與人體祛病用藥作類比。

3 當代中醫理論創新與隱喻

3.1 當代中醫學需要理論創新 理論指導實踐,而理論也來源于實踐,實踐是形成理論的源頭。理論創新是為了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任何學科都需要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才能帶來學科發展。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同樣符合此種辯證關系。中醫學是歷代醫家為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而發展起來的醫學,在不斷與疾病斗爭的實踐過程中,中醫理論不斷創新發展,中醫理論創新即是為了解決新的臨床問題。中醫學派發展史就是中醫理論的創新史,中醫理論的創新都有其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的學術背景。當代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需要各個方面的努力,而理論創新是重要內容之一。任何一種理論必備的特征之一是解釋性,即解釋其學科領域之內的現象。科學理論的解釋力主要是指一種理論對經驗現象作出解釋的效力或有效性,也包括解釋方法的可靠性、做出預測的準確性以及提出解決方案的可行性[29]?!妒澜缬^-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認為:“一個適當的理論應該準確預測和解釋相關的數據?!盵30]當現有理論不足以解釋新現象和解決新問題時,就需要理論創新了。醫學新現象新問題是醫學理論創新的原動力,在醫學的發展過程中,當現有醫學理論不足以合理解釋醫學新現象,新的臨床問題無法用現有醫學理論有效解決時,就需要醫學理論創新帶來臨床實踐的突破。

從清代溫病學派產生以后,中醫學理論體系框架已經比較完備,如同修一棟樓,主體工程已完成,民國至今的中醫理論發展即對理論體系的繼續完善,如同給這棟樓加窗戶、地板以及裝修等。中醫學在傳統中醫理論框架下,能系統地解釋天人合一、人體生理、病因、病機、治法、藥性、組方配伍等。然而,現代醫學在宏觀與微觀層面對人體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發病機制、診斷、疾病發展規律等進行了深入全面的認識,有些新的現象中醫學未發現或意識到,當然也就涉及不到對其的認識與解釋,例如現代醫學對慢性腎病、肝硬化、肺癌、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病理生理、發病機制、診斷、發展規律等方面有了全面、全程、微觀的認識,而古代中醫學對這些疾病的認識不夠全面,缺乏對疾病發展全程規律的認識,即使有認識也多是宏觀層面的。當代中醫學不能與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絕緣而繼續完全按照中醫學的臨床模式發展。以肺癌為例,無癥狀或以咳嗽為主訴的早期肺癌患者,古代中醫與現代中醫對此病的發展、轉歸、治療、預后等的認識不一致,這對當代中醫的治療思維與決策有明顯的沖擊。西醫辨病配合中醫辨證成為當前中醫臨床的基本思維模式,這種臨床思維模式基本是傳統中醫臨床模式的延續,是傳統中醫理論在當代面臨臨床新局面的權宜之計的臨床模式。傳統中醫理論如何解釋這些新現象?從目前來看,傳統中醫理論尚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些新現象。例如,對于肺癌的病因、轉移、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中醫學理論的解釋都是碎片化的,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合理地解釋病因、轉移、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等全程化的發病規律的理論。從理法方藥的次第來看,合理地認識與解釋現象很重要,直接關乎治則治法、方藥的后續創新與運用。傳統的辨證論治的確不過時,仍然是中醫臨床的基礎,但面對臨床的新局面是不夠的,至少還有完善的空間。例如,癌癥的轉移是腫瘤疾病的致命因素,當代中醫如果不能創新中醫理論而合理地解釋這一疾病現象,就不可能對中醫腫瘤的治療有根本性的突破。中醫學中六經、衛氣營血、三焦等辨證治療中歷來就有截斷疾病傳變的理論。對于癌癥的轉移,若從“先安未受邪之地”來看,是具有截斷癌癥轉移的可能性的,因此需要我們在繼承傳統中醫傳變截斷理論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創新。

3.2 當代中醫理論創新需要構建新的隱喻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守正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創新是守正的目的,遵循規律,有創造性地認識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道上實現新發展,只有揭示新的歷史條件下事物發展規律性,實現認識的飛躍,以新認識指導新實踐,才能把事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31]。因此,中醫理論的創新需要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尤其是遵循自身特有的中醫思維規律。正如王琦院士[32]所言,理論創新必須保持與中醫基礎理論“質”的融合,即符合其理論思維的特征。在西方醫學還沒有成為中國的主流醫學以前,如上文“隱喻與中醫學的創新發展”所述,中醫學一直在以傳統的隱喻認知方式為主解釋人體生命現象與臨床問題,從而推動中醫學理論的創新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學與西方醫學并列成為中國的二大主要醫療體系,中醫學面臨的臨床問題與格局,明顯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西方醫學對中醫學的影響是不可避免和不能回避的。以隱喻為認知基礎構建起來的中醫學,在現代醫學揭示了越來越多的人體生命現象與疾病發展規律的情況下,面對二套醫學體系認知下的人體與疾病的醫學新局面,中醫學的發展是不是就不能或不需要運用傳統的隱喻認知手段了呢?

隱喻是人類普遍的基本的思維模式,在面臨新現象新問題時,隱喻起到了連接問題情景與方法論的“橋梁”作用,提供觀察事物的新方法、新角度,能創造新意義并表達新思想,是人類由未知通向新知的重要途徑。隱喻所蘊含的認知、類比、創新等屬性,在任何學科的探索創新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隱喻具有借助已知事物解釋未知事物的語言功能,能起到構建科學語言、解釋新現象的作用,為理論創新提供了語言支持。當代中醫學需要理論創新面對不同以往的醫學新局面,結合前文“隱喻與認知”“隱喻與創新思維”“隱喻與科學創新”和“隱喻與中醫學的創新發展”,隱喻對當代中醫理論創新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傳統中醫概念與理論是由眾多隱喻構建起來的,未來仍然是中醫學的主體基本理論,中醫學未來無論怎么創新,繼承都是根本。隨著醫學的發展,影響人類健康與壽命的因素已由過去瘟疫、感染、新生兒死亡率高等,轉向常見多發的慢性病以及心理疾病。現代醫學對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發病機制、診斷、發展規律等方面有了全面、全程、微觀的認識,有些新的人體生命現象和臨床問題是中醫學從未發現或意識到的,當然,與以往的現象與問題也不是一類,當代中醫不乏用傳統中醫理論去解釋這些新現象與新問題,然而,似乎是套用式的解釋,解釋顯得碎片化,缺乏一以貫之的全程性把握。當代中醫理論創新的重點之一,就是需要理論創新去重新認識和解釋慢性病中的這些新現象,而不是認為萬變不離其宗,固守傳統理論去解釋新現象,才能在理法方藥各個環節都取得創新突破,才能解決臨床新問題。中醫理論創新需要遵循自身的規律,中醫思維是核心,結合隱喻認知的特點與中醫學的隱喻認知發展,需要構建新的隱喻去合理解釋慢性病中的新現象,構建新的隱喻模型為解決新問題提供方法論。下面我們以腫瘤類疾病舉例加以說明。

3.3 當代中醫需要構建新的隱喻模型來創新發展中醫腫瘤理論 惡性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與壽命的嚴重疾患,攻克惡性腫瘤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攻克腫瘤的第一步是認識腫瘤。從中醫四大經典誕生起至今,中醫防治腫瘤積累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踐資料。隱喻作為人類普遍的認知方式,古代中醫不斷嘗試運用隱喻性思維認識腫瘤,豐富發展腫瘤的防治理論,隱喻認知腫瘤并非只有中醫理論,現代醫學中,腫瘤的生長方式、外形特征、生長速度以及擴散方式都借用了植物隱喻來說明[33]。劉寧[34]按瘤類疾病、積聚癥瘕類疾病、癰疽瘡瘍類疾病、息肉類疾病等4類疾病劃分,系統回顧了古代中醫腫瘤史,并從隱喻認知的角度分析,將古代中醫為腫瘤構建的隱喻模型歸納為以下幾類:積聚隱喻、蕈菌隱喻、翻花隱喻、結塊隱喻、巖石隱喻、鬼隱喻、管道隱喻、空間隱喻等根隱喻,其他相關隱喻是由這些根隱喻派生出來的具體隱喻。其中,管道隱喻與空間隱喻屬于普遍性隱喻,而前5種隱喻更具有針對性,專門為腫瘤而設。中醫腫瘤的理法方藥理論正是以上述隱喻思維模型為基礎結合已有中醫概念與理論而形成的。相似性是隱喻產生的基礎,從相似性角度而言,隱喻分為2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始源域與目標域原有相似性為基礎構建的隱喻,一種是在始源域與目標域之間重新創造的相似性為基礎構建的隱喻[35]。古代中醫構建的腫瘤隱喻模型也是以相似性為基礎,這種相似性主要是基于對腫瘤的癥狀和發生發展規律特點的觀察,針對不同特點而構建的不同的隱喻模型,從而創新發展了古代中醫腫瘤理論?,F代醫學日新月異,世界各國在近幾十年的腫瘤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現代醫學所揭示的腫瘤的癥狀與發生發展規律,一部分是對古代中醫認識的補充,一部分是古代中醫學科所限而不可能發現或意識到的。例如,侵襲與轉移是惡性腫瘤危及生命的最主要的生物學特征,因為現代醫學診斷手段的飛速發展,現代醫學對于原發腫瘤易于侵襲與轉移到某器官部位的認識較傳統中醫更加微觀與明確。再者,當代中醫面對現代醫學關于腫瘤侵襲與轉移的不同以往的新發現,在運用中醫理論解釋方面缺乏理論創新,不足以合理解釋新發現,因為理論必備的一個特征是預測性,然而,當代中醫在臨證中,并不能基于某種中醫理論通過分析傳統四診收集的病史資料和現代醫學各類檢查及診斷結果,對腫瘤下一步的轉移及轉移部位有比較準確的預測性判斷,當然也就無法進一步在處方配伍中體現“先安未受邪之地”預防用藥,以截斷轉移而降低死亡率。

醫學新現象新問題是醫學理論創新的原動力,中醫學也不例外。結合整篇文章關于隱喻與中醫理論創新的論述以及中醫腫瘤古代隱喻史,我們認為,當代中醫腫瘤理論的創新需要構建新的隱喻模型。1)在傳統中醫腫瘤隱喻的基礎上構建新的隱喻模型。古代中醫為了認識腫瘤基于腫瘤的不同特點而構建了很多隱喻模型,這為從中醫理論角度認識腫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構建新的隱喻不是放棄以往的隱喻模型,而是在此基礎上針對現代醫學發現的腫瘤新特點,構建新的隱喻模型更全面深入地認識腫瘤。2)以現代醫學所發現的腫瘤新癥狀新特點等新現象為認知目標域構建新的隱喻模型。古代中醫構建的各種隱喻模型如認識大象一樣,從不同的側面認識腫瘤,因此,我們需要結合現代醫學發現,基于新認識的相似性構建新的隱喻模型,補充和豐富中醫腫瘤理論。3)針對某一腫瘤疾病或某一腫瘤患者,需要構建戰略隱喻從全局、全程、整體上認識與把握腫瘤疾病,進一步確定戰略指導下的具體治則治法。戰略最早是軍事方面的概念,最初主要運用于戰爭中的全局性的謀略規劃,而當代戰略規劃已經廣泛運用到其他學科,戰爭隱喻是中醫古代認識疾病的常見隱喻,腫瘤疾病作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壽命的常見的慢性病[36],對腫瘤構建合適的戰爭隱喻,尤其戰略隱喻,能更好地從全程、全面、整體上認識與把握病情,由此確定更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4)在已有的和新構建的基本隱喻基礎上構建復合隱喻。概念隱喻分為基本隱喻和復合隱喻。復合隱喻中包含有基本隱喻,復合隱喻是由一個或多個基本隱喻或復合隱喻構成的。從古代腫瘤隱喻模型來看,古人在認識某一腫瘤時,構建的隱喻多為基本隱喻,而基本隱喻是基于腫瘤某一特點為相似性基礎而構建起來的。腫瘤的癥狀特點及發生發展規律都是多樣的,很難在現實中找到某一事物與腫瘤的多個特點同時具有相似性,也就無法構建基于高度相似性的基本隱喻,而僅僅通過單一方面的相似性構建的基本隱喻是不足以全面認識腫瘤的,因此,需要基于已有的和新構建的基本隱喻基礎上構建復合隱喻來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腫瘤。

參考文獻

[1]左廣明.從修辭到認知——隱喻研究范式的創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24(10):80-83.

[2]劉振前,史煜.日常英語中隱喻的普遍性及其與認知的關系[J].外語教學,2002,23(1):3-8.

[3]馬菁.從修辭格到認知——淺析隱喻的發展過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0(4):105-108.

[4]王躍新.創新思維學教程[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9:3.

[5]歐憶,賈德江.隱喻的認知功能在科學探索中的作用[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4):72-74.

[6]劉振前,石磊.隱喻能力——創新能力研究的工具與維度[J].德州學院學報,2016,32(5):1-4.

[7]束金星,徐玉娟.科技隱喻的認知理據解讀[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4):79-84.

[8]郭貴春.科學隱喻的轉向[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0(3):1-7.

[9]安軍.科學隱喻的元理論研究[D].大同:山西大學,2007.

[10]孫曉磊.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特色隱喻英譯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8(2):147-151.

[11]祁大為.科學哲學視域下的經濟學隱喻研究[D].大同:山西大學,2019.

[12]張浩,王昕,樓杏丹.水的隱喻及“水式管理”思路[J].領導科學,2019,35(13):68-70.

[13]葛魯嘉.心理學思想演進和理論構造中的隱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9(5):155-165.

[14]何麗野.水與火:中西哲學的核心隱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J].社會科學,2003,25(6):86-90.

[15]鄭新麗.高中語文教科書插圖構圖的視覺隱喻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11):51-56.

[16]林夢茜.概念隱喻在高中英語介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0.

[17]馬鶴彧.化學教學中運用視覺隱喻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18]胡揚洋.我國物理隱喻教學思想的回溯與超越[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1):29-33.

[19]沈利玲.數學課堂中教學隱喻語言模式的多維度剖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9):57-59.

[20]王前.中國傳統科學中“取象比類”的實質和意義[J].自然科學史研究,1997,16(4):297-303.

[21]馬子密,賈春華.取象比類——中國式隱喻認知模式[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2,14(5):2082-2086.

[22]賈春華.中醫學:一種基于隱喻認知的語言[J].亞太傳統醫藥,2009,5(1):11-12.

[23]李志庸.張景岳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798-799.

[24]朱震亨.格致余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3.

[25]汪昂,鄭金生.本草備要[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

[26]張秉成.成方便讀[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160-161.

[27]李志庸.張景岳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1575-1607.

[28]徐靈胎.醫學源流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9-40.

[29]周然.關于中醫理論創新與理論中醫學研究的思考[J].中醫雜志,2015,56(1):2-3.

[30]理查德·德威特.世界觀-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M].2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76.

[31]黃庭滿.深入理解守正創新的豐富內涵[J].理論導報,2021(4):53-54.

[32]王琦.論中醫理論的特質與路向[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5,11(1):4-10,13.

[33]侯星宇,黃慧雯,賈春華.惡性腫瘤生長植物隱喻的認知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7,19(9):1507-1510.

[34]劉寧.中醫腫瘤類疾病的隱喻認知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1.

[35]劉永蘭.從常規關系角度解讀兩種基本隱喻[J].英語廣場,2016,17(5):20-22.

[36]劉端祺.“腫瘤是慢性疾病”——一個并不輕松的話題[A].大連醫科大學、醫學與哲學雜志社.醫學與人文高峰論壇暨《醫學與哲學》雜志第四屆編委會第一次會議論文匯編[C].大連醫科大學、醫學與哲學雜志社: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醫學與哲學雜志社,2016:3.

(2021-10-19收稿 本文編輯:芮莉莉)

猜你喜歡
理論創新創新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堅守與創新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5:10
商業經濟的理論創新與發展實踐探索
鄧小平南方講話關于生產力問題的理論創新
科技視界(2016年16期)2016-06-29 20:52:56
2015~2016年中國國際政治學研究熱點述評
人民論壇(2016年8期)2016-04-11 11:44:1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脈絡
人民論壇(2016年9期)2016-04-07 11:5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va|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v欧美|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伊人AV天堂|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亚洲动漫h| 伊人AV天堂| 欧美色香蕉|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中国精品久久|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99草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小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婷婷午夜天|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四虎亚洲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嫩草国产在线|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欧美a在线视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99视频全部免费| 国产91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