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波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問題出現,我國宏觀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要對經濟運行狀況有準確的把握,需要對經濟運行的原理加以研究。商業經濟的理論是指導商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支持,在踐行商業經濟理論的同時也要結合實踐探索對理論進行研究。本文將就盛業經濟的理論創新與發展實踐探索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商業經濟;理論創新;發展實踐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01
前言
任何一種商業經濟的理論都必須企業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要求在生產力不斷變化當中不斷的對商業經濟的理論進行修正。我國的商業經濟理論長期知道農業社會的經濟發展,近代以來,西方的經濟學開始占據主導地位。目前世界經濟已經發生顯著的變化,急需要對現有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商業經濟理論的分析和研究。
一、中外商業經濟理論的發展與創新
(一)中國商業經濟理論發展歷程
中國很早就有了商業市場,商王朝的開創者成湯的祖先被認為是中國商人的鼻祖。春秋時代諸子百家都對商業經濟的發展有自己的理論和看法。法家認為國家應當主動干預經濟,在奴隸制時代開創了齊國的霸業,而道家則主張與民無爭,清靜無為,倡導政府減少對經濟的干預。這些思想在今天看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當時成為了重要的經濟思想,為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二)西方傳統經濟學理論的現實窘境
西方的經濟學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傳統的經濟學本奉行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隨后由于大范圍的經濟危機開始轉向凱恩斯主義。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凱恩斯主義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經濟學界逐漸開始轉向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緩解了西方的經濟困境,卻在全球進一步造成了財富分配的不平衡。最終全球化的經濟導致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及緊隨其后的一系列危機。人們被迫開始重新審視新自由主義[1]。
(三)新經濟形勢呼喚新經濟理論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商業經濟思想還是西方經濟學的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每一種經濟學的理論只適用于其當前所在的社會情況,要讓經濟理論思想不斷的跟上經濟現實,就要不斷的對經濟理論進行研究。目前我國以至于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都面臨中新情況,原有的理論都無法完全貼合經濟現實的發展。我國取得的經濟成就對于商業經濟理論的發展有這種重要的意義,新的經濟形勢呼喚著新經濟理論的出現。
二、宏觀經濟新常態的特點與商業經濟發展
(一)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點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濟增長出現了新的變化。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快速展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且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在不斷進行擴大內需的同時,也在穩定外需,謀求更多的發展空間。總體上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恢復到了一個穩定的水平,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國際經濟發展戰略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發展,企業漸快經濟轉型[2]。
(二)中國商業經濟發展的實踐成就
我國的商業經濟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上升,在現代電子商務、商品批發、農產品批發已經零售和餐飲業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1.現代電子商務的發展
現代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零售業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形態。電子商務網購零售額在社會總零售額中的比例不斷攀升,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速度遠超世界平均水平。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電子商務越來越多的影響到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隨著網購的普及,我國的物流行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實體經濟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爆發出了強大的力量。更多的新技術仍然在被不斷的研發出來,云計算和大數據將進一步拓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2.商品批發市場的轉型
我國的商品批發市場是社會主要的商品銷售中轉站,盡管今年批發市場的總體數量有略微的下降,但是交易總額穩步上升,這說明商品批發市場正在經歷重要的轉型期。比如義務的小商品交易市場就開始打破傳統的藩籬,在優勢基礎上開始創辦實業,拜托對原本市場的依賴,推進商品批發銷售的改革。在對內不斷擴大市場需求的同時,還在不斷的向海外開拓市場。越來越多的商品走出國門,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商品批發市場鄭經理著新的發展高峰[2]。
3.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公益性
農產品是由農民生產的,相對而言農民處于社會弱勢地位,在商品市場上需要政策性的扶持。農產品是全民生活必需品,農產品的生產有公益性。如今,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公益性逐漸收到了重視。各級政府在農產品批發上積極參與、妥善部署,建設了眾多的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同時兼顧農產品市場的調節功能。
4.零售業的新時代
零售業收到了電子商務的巨大沖擊,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這使得越來越多的零售實體店被市場淘汰。上場、超市和購物中心的銷售額增長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在應對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零售業的零售總額仍然保持著高于10%每年的增長率。這說明網購尚不能完全取代零售業的地位,而零售業也在借鑒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力圖走出一條適合于零售業的道路,比如智慧零售概念的提出。商品銷售的內容并不僅僅是商品,還包括了服務質量等其他因素,這是零售業與電子商務相比之下的優勢[4]。
5.餐飲業向精品化發展
我國的餐飲業開始逐漸從大眾化方向想高端精品化發展,越來越多的餐飲業完成了行業定位的轉型,促成了中國餐飲業零售總額不斷上漲,在高端化的領域繼續開拓未知的發展空間。在管理和服務上,餐飲業也在始終向精品化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商業經濟的理論創新知道著實踐的發展,我國在新的商業經濟理論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經濟成就,宏觀經濟加快轉型,電子商務、商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業和餐飲業都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參與到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大潮中來。
參考文獻:
[1]郭梅君.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
[2]劉志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3]閆春.創新開放度與開放式創新績效的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2.
[4]劉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思想發展研究[D].山東大學,2013.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