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貞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師要放眼未來,在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設計中要重視發展目標的確立,重視心理疏導方面的生涯規范課程內容設計,重視學業指導方面的生涯規劃課程內容設計。為此,本文對高考改革下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影響作出相關研究。
關鍵詞:高考改革;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影響
前言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和思考方式等,對自己的三年高中生活以及大學專業、畢業后的職業取向等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幫助學生明確奮斗目標,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的補充,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培養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策略
(一)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
我國高中學校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國范圍內只有少數的高中學生接受或者接觸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高考改革之后,高中學生面對的不是必須升入大學和職業學校,有的學生直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工作。學生的選擇是多元化的,必然面臨著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存在于課堂上,更存在于社會實踐中,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擁有扎實的教學基礎,積極地觀察學生,總結學生的特長和愛好,從而正確引導學生。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體驗活動
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要保證學生對其本質有所認識,這是最關鍵的,否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無從談起。一般來說,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是從具體的體驗教學中開始的,教師要結合職業生涯規劃來說明職業生涯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所了解,改變茫然的心理。因此,學校要積極地建立校企合作,開展社團活動,也要為學生搭建走向社會的平臺,積極地輸送學生去實踐、學習、考察,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未來的就業環境,從而提升自我學習的緊迫性,有目標、有目的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校制定科學的生涯教育體系
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普通高中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解決學生目前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困難,更要著眼于未來,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科學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升學、專業選擇、學校選擇等難題,又能提高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因此,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本校學生的發展特征和教育資源,制定科學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在學校建立規范的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是當下的首要目標,通過安排相應的教師開展工作,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可以起到有效督促學生的作用。其次,就是學校開設相關的課程,并與其他課程教育相互滲透,讓學生在高中階段透過各科了解大學專業的學習范圍。最后就是處理好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和學校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做好工作。在生涯規劃教育實際工作中,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提高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效率。生涯規劃教育包括未來職業規劃、學校教育課程、學生未來發展等,所以必須要建立系統的教育體系。
三、開設專門的生涯輔導課程
新高考改革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利,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帶來了許多的幫助和指導,使學生對自己和職業規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生涯輔導課程是專門以生涯規劃教育為基礎而開設的教學課程,是生涯規劃教育的具體載體。普通高中生涯輔導課程讓學生對生涯規劃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學生生涯規劃能力,幫助學生做出合理的規劃。由于生涯規劃對學生未來的生涯規劃影響較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兼顧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教學要從多個方面著手。首先:課堂教學。雖然生涯輔導課程包含大量的實踐活動課程,但是教學課堂仍是生涯輔導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生涯規劃的基本知識,了解高校專業的信息和職業信息。其次,實踐體驗。課堂理論教學要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生還是要通過實踐活動來了解各種職業信息,通過短時間的工作實習來了解自己對未來職業的期望,規劃自己未來。最后,職場觀摩。安排學習小組進行職業體驗,觀看職場中的工作人員工作。通過對相關專業以后從事的工作,也可以讓學生以此為參考,自我評估學習這個專業之后的適應能力。
四、培育一支優秀的生涯規劃教育教師隊伍
專業的生涯規劃教師是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的生涯規劃知識,在學生生涯規劃中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資源提高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掌握生涯規劃基礎知識,認真做好學業、職業生涯規劃等。學校還可讓一些教師去一些生涯規劃教育好的學校進行學習和觀摩,學習其教學模式。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更好地發現自我、認知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翔鷹.新高考背景下中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3):81-82.
[2]李麗.新高考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J].才智,2020(3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