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鈺 吳苑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水平和各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行業發展也十分快速。電力行業普遍采用電費集中核算的方式收取電費。電費集中核算是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采集和復核電費的一種重要方法,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電費回收效率,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電費集中收取是電力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營銷是促進電力市場發展的重要部分,電力行業商品的市場占有率可通過電力營銷實現。電費集中核算方式可提升電力企業營銷效果。工作標準是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工作事項制定的標準,是以人或人群的工作內容為對象,對工作范圍、履行職責、管理權限以及工作質量等所做的規定。如何將標準化管理有效地與電力營銷安全生產中有機結合和實施運用,一直是供電企業安全管理的工作重點。目前,在電力營銷安全生產工作中對于標準化管理的應用,還沒有形成一些理論性的探索以及指導性的方法,文章就此做了該方面的研究分析和經驗總結。
關鍵詞:電力市場改革;電力營銷;管理
引言
電力營銷是為了實現電力供求關系具有協調性,電力企業與用戶之間構建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并通過自身營銷業務,推動用戶主動改善用電方式和消費行為,進而增加企業收益。電力企業在復雜變化的市場環境下,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電力需求,應采取一系列與市場相關的經營活動,向用戶提供所需的電力產品和服務,更好地實現企業目標。電力營銷的實質是對電力市場的需求水平、時間進行調整,通過提升服務質量,保證用戶合理用電。
1現狀分析
營銷專業在管理上存在著業務質量管控復雜、統計數據口徑繁多、領導指揮調度不直觀等諸多問題,且隨著營銷系統2.0全業務的上線,數據統計路徑繁瑣、營銷管理相對粗放。為此,公司的營銷稽查持續強化數字化能力建設,構建了新型營銷智慧三級管控平臺。目前,管控系統投入試運行,該平臺基本滿足公司營銷管理層、執行層等各級人員的精益化需求。但在其他業務領域,一是存在數據不規范、數據質量不高的情況,數據價值難以真正得到有效挖掘;二是前瞻性、增值性的數據服務業務較少,難以突破現有壁壘,數據驅動管理提升和業務創新的作用尚未充分顯現;三是數據價值創造能力有待加強。目前掌握的數據較多參與到企業內部運營管理,而未能充分挖掘其內涵,如在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客戶智慧用能等方面應用較少。
2基于電力市場改革的電力營銷管理建議
2.1將集中電費核算更加合理化
電力資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項資源,電力企業作為電力資源的輸送者,必須合理制定電力資源面向市場的價格,牢牢把握價格因素,減少價格波動,是電力市場營銷的必備要素。在此基礎上盡力考慮大眾需求,使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所使用的電力資源。即使電力行業在我國具有壟斷性地位,但電力資源卻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資源,所以合理制定電力價格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價格合理,才能保證電力資源被大多數人所使用,維系電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占比份額,才能使企業自身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使集中電費核算更加合理化,能夠減少由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電費收取錯誤,還能確保電力市場營銷的規范性與可靠性。
2.2保持好與政府企業的良性互動
在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下,電力營銷服務至關重要,必須深挖數據價值并賦能社會各界,打通政企互動通道,聚焦各方需求。(1)強化政電聯合協同。目前營銷2.0系統已打通政務平臺,實現客戶的證照共享,可進一步聯合不動產交易中心,主動向房產過戶客戶推送辦電信息或直接觸發預受理流程。再比如,可提前掌握政府規劃數據,對小區批量新裝進行提前預判,提供免上門服務等。(2)聚焦城市重點工程。營銷人員需保持高政治敏感度,積極收集城市規劃數據,加強信息共享,提前介入、主動作為、超前服務。另針對省、市級重大項目,可推行專屬能源顧問服務,提供電、清潔供熱(冷)等一攬子綜合用能服務方案。(3)打通電企雙向溝通渠道。近期的有序用電以及電價改革為公司與客戶帶來巨大的考驗,營銷專業可用活已有數據,對政策進行顆粒化拆解,為客戶提供精準增值服務。同時,開展意見“云征集”,鼓勵企業在線參與問題反饋,最終實現數據的雙向碰撞。
2.3組織架構及職責
在組織架構方面,中心為了有效落地實施標準化管理,成立標準化作業行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整個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職責為統一部署現場標準化作業工作,負責組織、指導、監督、檢查與考核,有序推動現場作業標準化工作的有序開展。辦公室又根據不同的業務開展范圍,下轄兩個工作實施小組,即現場作業工作組和實驗室工作組。現場作業工作組負責室外現場作業的標準化組織領導,實驗室工作組對室內實驗室的標準化進行統一組織領導。兩個工作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貫徹落實標準化作業辦公室工作要求,組織優化各自業務面的作業指導書,制定安全隱患庫,校驗標準化作業卡,補充完善安全禁令、危險點及預控措施庫,明確作業安全紅線,做細、做實標準化管理工作。
3結語
現階段滿足電力營銷管理體系服務水平的電網企業市場占有率較低,本文系統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效果無法完全體現,且收到實驗環境和數據應用條件的限制,無法對系統應用下的客戶交易行為進行分析,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在分析電網企業市場營銷工作薄弱環節的基礎上,著重引入電力市場營銷新理念與電力市場營銷新戰略、新模式,緊跟時代步伐。
參考文獻:
[1]周燦煌,鄭杰輝,荊朝霞,等.面向園區微網的綜合能源系統多目標優化設計[J].電網技術,2018,42(6):1687-1697.
[2]侯佳萱,林振智,楊莉,等.面向需求側主動響應的工商業用戶電力套餐優化設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8,42(24):21-31.
[3]鄔良軍,王曉蕓,劉淑賓.S省級電網公司會計集中核算的具體措施[J].財務與會計,2018(12):69-70.
[4]謝瑋,夏水斌,何行,等.基于邊緣計算的電力末端融合系統的優化[J].電測與儀表,2019,56(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