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志強
摘要:所謂的生本教育就是在教學中真正的以學生為主人,通過學生探究,教師引導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主要做好對學生引導工作,以及自己教學理念的改變。本文將結合生本教育理念對提升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進行討論,為提升學生的終身探究意識的形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物理
在生本理念下,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機會,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主動學習的形式下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知識的獲得感,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會變得更加主動,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這些正是新課改需要達到的效果。因此,無論是從教師的角度還是學生的角度,生本理念在教學中的落實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學生在生本理念下,綜合素養也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小組探究
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可以向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對生活現象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探究汽化和液化的關系,了解沸騰現象和沸點。教師在開展本課教學時,可以先為學生展示生活現象,生動的生活現象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機。之后,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探究發現問題、提出猜想。比如在研究沸騰與沸點時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兩個情境視頻:第一個視頻是在日常生活中加熱一壺冷水,觀察從水面平靜到翻滾小水泡,再到水面翻滾的過程;第二個視頻是拉薩人民加熱一壺水的過程。這兩個視頻中分別標注了冷水的溫度、水面翻滾時的溫度以及加熱冷水至沸騰所用的時間。在播放完兩個視頻之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總結觀察到的水沸騰前后氣泡、聲音和溫度的變化。學生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水在剛剛開始產生氣泡時就已經沸騰了,此時氣泡比較稀疏,體積也比較小;有的學生則認為水在徹底翻滾起來之后才算是沸騰,此時氣泡變大并且稠密。教師將這個分歧化作問題引導班級內所有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同時鼓勵大家在組內提出其他問題。有的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冷水溫度相同,燒至熱水沸騰的時間卻不相同;有的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同樣是翻滾狀態,兩個溫度計顯示的度數卻不相同;還有的學生詢問這究竟是不是沸騰狀態,在沸騰之后水溫是否還會繼續上升,有沒有上線。在實驗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借助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為小組合作在實驗中的實踐研究做好鋪墊。
二、通過問題,引導小組合作實踐
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問題為中心,進行實踐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小組學生需要自主設計并分布任務,通過合作完成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和實驗內容由小組成員共同設計,教師進行適當補充。例如:在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之后,教師從上一個環節小組代表提出的問題中找出重點研究對象:沸騰現象中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在探究這一現象時,小組成員合作設計實驗內容,分布任務,梳理實驗操作步驟,設計記錄表格,然后將實驗方案上交給教師。教師就各個小組的實驗計劃進行補充,要求學生注意安全,精確每一個步驟中的數據。在小組合作的任務分布中,有的學生負責操作實驗步驟,有的學生負責計時,有的學生負責觀察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有的學生負責記錄。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在水沸騰前每隔3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在水出現氣泡之后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在水面出現氣泡之后每隔30秒記錄一次水溫,在水沸騰之后繼續進行實驗,直到水沸騰10分鐘之后停止實驗。有些小組在實驗過程中不但測量水的溫度,還嘗試測出水蒸氣的溫度。也有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想要找出影響水的沸點的因素,于是他們嘗試著將其他物質加進水中,將火調大或調小等等。每個小組在實驗結束之后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圖像,形成平滑的曲線,然后共同進行分析。學生在合作中通過觀察曲線發現隨著時間的變化,水溫逐漸上升,并且上升速度逐漸增快,直到沸騰之后,水溫不再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水的沸點雖然很接近100℃,但沒有真正到達100℃。此時還有的學生執著于沸點不同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每個小組深入了解氣壓對水的沸點的影響,同時使學生了解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教師在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實踐的過程中鼓勵大家利用數學圖像和數據進行分析,每個學生都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逐步感受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三、組間進行交流,拓寬研究思維
在引導學生實踐探究完畢之后,教師再次可以組織小組間的交流活動,使學生在交流中拓寬研究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組內交流和匯報的過程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提升。像在探究完沸騰現象中溫度與時間變化的關系之后,教師組織交流活動。有的小組提出在實驗中測量了水蒸氣的溫度,自己小組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水蒸氣的溫度比水溫高,但是在實驗測量時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數據。教師可以播放學生的實驗過程,引導所有小組共同探究,了解究竟是搜集的資料出現錯誤,還是實驗過程出現了問題。有的小組提出一個現象,在騙術中有一個油鍋撈錢的技能,但實際上是在油中加入了醋,降低了沸點,那在水中加入醋是不是也可以降低沸點。教師可以進行現場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驗證想法。在這一階段,小組長可以幫助其他成員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個性觀點,反思和總結實驗過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探究式的物理教學模式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物理課堂枯燥的現狀,增加課堂活躍度,從而進一步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使物理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物理課堂知識,更好地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掌握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勇誠,白孝忠,顧曉芳.項目驅動自主合作共同提升———基于項目學習的初中物理學習方式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0,(35):37-39.
[2]金浩祥.小組共同體合作學習模式引導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名師在線,2020,(33):47-48.
[3]孫華.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