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阜新,群眾文化藝術愛好者自發(fā)組成的各類社會藝術表演團隊遍及全市城鄉(xiāng)。他們多則百人、少則幾十人,有固定的活動場地和活動時間,活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市群眾藝術館為社會藝術表演團隊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提升他們的藝術水準,全力打造百個社會藝術表演團隊(簡稱百團)。百團隊伍在我市的眾多文化活動中也擔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xiàn)已成為阜新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務的品牌,更帶動了全市群眾文化的蓬勃發(fā)展。看到了他們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在生存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他們也同樣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政府的支持。他們能夠健康有序的發(fā)展,并為我市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阜新市社會藝術表演團體成立于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群眾文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離不開的精神食糧。我們本著“繁榮群眾文化構建和諧阜新”的宗旨,以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樂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生活為目的。連續(xù)10年舉辦了阜新市社會藝術表演團體“百團”文藝調演。來自全市兩縣五區(qū)的近百支社會藝術表演團體參加調演,從他們表演的節(jié)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作品反映的是當代題材和現(xiàn)實生活,他們謳歌偉大時代,贊美可愛家鄉(xiāng),反映火熱生活,頌揚民族精神,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和表演水平,展現(xiàn)了我市群眾文化建設成果,它不僅是我市社會藝術團隊的一次盛大交流,更是對全市社會藝術團隊的一次全面檢閱,必將對我市群眾文化建設和藝術團隊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群眾文化包涵了農村文化、社區(qū)文化、企業(yè)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等諸多方面。參與這次活動的藝術團隊來自社會各個層面,他們長年活躍在我市各地的廣大鄉(xiāng)村、社區(qū)、企業(yè)、學校、部隊,給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為我市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當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他們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在生存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他們也同樣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政府的支持。他們是整個群眾文化事業(yè)的一支有生力量,我們有責任關注他們的成長,加強這支隊伍的建設,使他們能夠健康發(fā)展,并為我市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做出貢獻。為此,本人身有感觸,并引發(fā)了一些工作上的思考。
思考一:加強指導,提供平臺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強,文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和自覺。目前,在我市各類社會藝術團隊可謂是星羅棋布,活動頻繁,極大地豐富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成為我市整個群眾文化中的一道亮麗的色彩,他們彌補了政府所能提供的文化上的不足,體現(xiàn)了社會辦文化的良好趨勢。
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社會藝術團隊自身力量的不足,專業(yè)人員的缺乏和業(yè)務能力的局限,使隊伍建設和自身發(fā)展受到了影響,并很難為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這就需要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更需要文化業(yè)務單位的指導和輔導。比如我們可以經常性地舉辦一些各種藝術門類的培訓班,為社會藝術團隊培養(yǎng)一些專業(yè)骨干,我們可以對各類社會藝術團隊隊伍的建設進一些指導,我們還可以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和作品進行輔導,我們更可以通過一些匯演、比賽等活動,給他們搭建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假如我們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產生效果。
思考二:整合資源,服務社會。
一定的社會需要一定的文化相匹配,和諧的社會更需要和諧的文化相匹配。社會藝術團隊在整個群眾文化事業(yè)的建設和發(fā)展,在服務社會、服務基層、繁榮文化、惠及百姓的文化共享工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我們應該有效地整合這方面的資源,加大扶持力度,溝通交流渠道,增強隊伍建設,提高藝術質量,以便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
整合文化資源,首先要清楚這些文化資源的分布情況,適當?shù)貙@些社會藝術團隊進行歸類,了解團隊的歸屬性質和活動情況,擴大團隊之間的交流,提供最新的文化藝術信息,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引導,肯定他們在整個文化建設的作用,進一步確立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使社會藝術團隊能夠有序地發(fā)展。社會藝術團隊的存在,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文化建設的需要,在社會需要他們的同時,他們也需要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作為全市群眾文化的龍頭單位,市群眾藝術館有責任成為關心和扶持他們的力量,我們應該也必須將社會藝術團隊納入到整個群眾文化隊伍中來,他們不應該是孤立無助和各自為陣的群體,而應該成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過程中一支有效的生力軍。
思考三:制定措施,科學管理。
政策和措施是保證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科學管理是促進團隊建設的保障。要推進社會藝術團隊的健康有序發(fā)展,使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就必須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對于不同情況的社會藝術團隊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幫助,對于生存困難和松散游擊的社會藝術團隊應該加強必要的科學管理。比如給予適當?shù)恼幕涃M補貼和獎勵機制,制定社會藝術團隊管理條例和考核制度等等。
從連續(xù)10屆的全市社會藝術表演團隊文藝調演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中既有像市歌舞團這類市場運作的業(yè)余文藝團體;也有像附屬企業(yè)資金的文藝團隊,更多的全憑自身愛好,自我組建的業(yè)余文藝團體。由于他們各自所處的情況不同,因此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同,所以我們還應做更進一步的細致調查研究,掌握更周全的材料,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同樣,不同的團隊性質也形成了不同的團隊結構和規(guī)模,他們中有綜合性文藝團隊,有以歌舞為主的藝術團隊,有單純的舞蹈團隊,有單純的合唱團隊,也有單純的民樂團隊,這也需要進行疏理,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條例和考核制度。
總之,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貫通,缺一不可的,要切實加強我市社會藝術表演團隊建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應將此項工作放到議事日程,給予關懷和重視,精心扶持和培育,使我市的社會藝術團隊能夠健康發(fā)展,為我市群眾文化發(fā)展和繁榮發(fā)揮更大作用。
作者簡介:陳芳芳,1978年4月,蒙古族,遼寧營口人,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群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大學本科學歷,專業(yè):音樂表演(聲樂),研究方向:音樂表演、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