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峰
消化道腫瘤是常見的腫瘤類別之一,發病率高,危害大,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消化道腫瘤的發病增長率居高不下[1,2]。該類疾病初期臨床癥狀較為隱匿,不易被發現,大多數患者確診時病情已處于中晚期,錯失手術治療機會,多采用化療進行治療[3]。化療雖然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殺滅腫瘤細胞,但同時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引發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多種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嚴重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嚴重影響患者預后[4]。近年來,臨床研究表明中藥在防治化療后不良反應方面優勢明顯[5]。在本次研究中對柴胡桂枝湯防治消化道腫瘤化療后不良反應的效果進行分析,并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南通良春中醫醫院進行化療的60例消化道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7.39±4.95)歲;其中食管癌8例,胃癌11例,結腸癌7例,直腸癌4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59.26±5.13)歲;其中食管癌10例,胃癌10例,結腸癌7例,直腸癌3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年齡≥18歲,性別不限;經影像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消化道腫瘤;接受化療;精神狀態良好,依從性高,可積極配合治療;臨床資料完整;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訂相關文件。排除標準:采用其他方式治療的患者;心肝腎等功能不全的患者;意識不清、存在精神問題的患者;合并其他腫瘤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接受化療,主要藥物為紫杉醇、順鉑、5-氟尿嘧啶等,依據患者腫瘤的類型、部位、分期等特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照組根據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對癥治療,如對于惡心、嘔吐的患者給予止吐藥,對腹痛、腹瀉患者給予止瀉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組方為柴胡、生姜各30 g,桂枝24 g,白芍20 g,黨參、清半夏各15 g,黃芩、炙甘草各10 g,大棗5枚。隨患者癥狀加減: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10 g;腹脹者加厚樸10 g;大便不暢者加酒大黃6 g。每日1劑,加水煎煮至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用藥4周。
1.3.2 觀察指標①對2組患者總有效率進行對比分析;②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的外周血血象變化,分別于治療前后對2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WBC)、血紅蛋白(Hb)及血小板(PLT)含量進行測定;③對2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比較。
1.3.3 療效判斷標準主要依據相關文獻報道,顯效:未出現不良反應;有效:僅出現Ⅰ級消化道不良反應;無效:出現Ⅱ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6]。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消化道腫瘤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外周血象指標2組治療前WBC、Hb及PL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患者WBC、Hb及PLT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消化道腫瘤患者外周血象指標比較 (例,
2.3 不良反應情況觀察組肝腎損傷、過敏反應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消化道腫瘤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消化道腫瘤常采用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但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組織細胞造成損傷,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增加了治療成本[6,7]。如何防治化療后不良反應的出現,成為消化道腫瘤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中藥對化療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療效[8]。中醫認為化療不良反應主要與脾胃受損、肝失疏泄有關,濁氣上升,精氣下沉,引發惡心、嘔吐、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應[9,10]。柴胡桂枝湯出自于《傷寒雜病論》,為傳統的中藥方劑,具有和解少陽、調和營衛、調和脾胃之功[11]。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陽舉陷,能夠有效地起到疏肝利膽、調和陰陽的作用;生姜、清半夏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降逆止嘔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桂枝具有活血通絡、通陽化氣的作用;白芍、大棗具有養血補氣、止痛的作用;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氣、調和腸胃的作用,同時能夠促進免疫細胞的分化。多種中藥成分共同作用,能夠提升機體的免疫力,促進患者的恢復[12]。現代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湯中含有柴胡皂苷、桂皮醛、黃芩、黃酮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同時能夠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柴胡桂枝湯防治化療后不良反應效果顯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紅蛋白、白細胞及血小板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外周血象變化較小,提示柴胡桂枝湯具有穩定外周血象指標的作用。此外,觀察組肝腎損傷、過敏反應及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柴胡桂枝湯能夠有效減輕化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柴胡桂枝湯有助于降低消化道腫瘤化療后的不良反應,穩定外周血象指標,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