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遠
霍亨索倫城堡
在德國西南部城市斯圖加特郊外的一座山上,屹立著一個巨大的哥特式城堡。在各國游客心目中,德國新天鵝堡也許是最著名的城堡,但實際上真正屬于德意志帝國皇權核心的所在,是這座名為霍亨索倫城堡的碩大建筑。
盡管現在名氣不如新天鵝堡,但是“霍亨索倫”這名字絕對是德國人難以遺忘的:大名鼎鼎的霍亨索倫皇朝,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象征,也是從1871年到1918年之間帶領德意志帝國成為歐洲五個列強之一的那個皇朝。
如今,這座原本早已落寂的霍亨索倫城堡再次吸引人們的目光,而始作俑者則是這座城堡的主人:德皇威廉二世的曾曾孫喬治·弗德里希·費迪南。在他的身份證和相關身份法律文件上,他的名字后面還會有這樣一個頭銜:普魯士王子。
兩年前,普魯士王子決定訴諸法律,試圖爭取回霍亨索倫家族在柏林東郊波茨坦的一座行宮,以及宮內上千件藝術藏品的所有權。沒完沒了的法律消耗戰,成為了當代霍亨索倫家族在德國土地上的“新戰事”。
沒錯,在實行共和制的今天,聯邦德國政府依然承認他的“普魯士王子”頭銜。與此同時,在德國依然有為數不少名字里帶有“馮”(von)的貴族。由于擔心再次引起社會撕裂,德國政府一直對這些舊帝國的遺老遺少們的頭銜采取默認的態度。
普魯士王子的非官方頭銜,還包括霍亨索倫家族普魯士旁支的族長,以及霍亨索倫城堡的業主。盡管頂著一個王子的頭銜,這位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也許會加冕稱皇的“70后”德國人,現在以建筑設計為生。他的客戶非富即貴,他的生活也富足優越,但頭上早已失去昔日帝國時代的榮光。
翻開今天的歐洲地圖,普魯士早已不復存在,而普魯士王子如今在德國也沒有什么政治實權。當代的普魯士王子也許不再圖謀君臨德國,但對祖上流傳下來的私人家產,卻依然念茲在茲。
一戰前修建的柏林郊外的波茨坦西西莉亞宮,到底有多大?
它有176個豪華房間,還有一個廣袤的后花園以及巨大的噴泉裝置。沒錯,這座宮殿就是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后,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三巨頭舉行會晤并發布《波茨坦宣言》的地方。隨著冷戰拉開帷幕,這座宮殿所在的整片地區都被劃入東德領土。
在斯大林時代,東歐陣營各國對戰前的王公貴族們展開了一場大清算運動。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境內的王室和貴族階層,被剝奪了他們的世襲資產,霍亨索倫家族的后人從此也跟波茨坦的這座宮殿無緣。
1978年出生的普魯士王子,如今把目光放在原本屬于自己家族的波茨坦西西莉亞宮。他的申訴理由是,在兩德重新統一后,聯邦德國在1994年出臺了法律,規定在東德被剝奪資產的原居民,可以申請索回之前屬于他們的物業。但有一道門檻卻卡在了霍亨索倫家族的面前:那些曾與納粹政權合作過的家庭,被剝奪贖回東德資產的權利。
波茨坦西西莉亞宮
那些曾與納粹政權合作過的家庭,被剝奪贖回東德資產的權利。
于是,雙方的司法拉鋸戰集中在:到底霍亨索倫家族有沒有跟納粹政權合謀過?在德國國會的多次聽證會上,負責文化和歷史的議員們和歷史學家們進行過多次激烈的辯論。一些人指出,威廉二世的兒子自1936年后,多次向希特勒寄生日和新年賀卡,字里行間充滿仰慕和崇拜的意味。但說到倆人是否有真正的合謀,各方還沒能拿出真實的證據。
2016年1月15日,列支敦士登大公漢斯·亞當二世(左二)參加列支敦士登國家節慶典
盡管祖上已被廢黜了皇權,霍亨索倫家族依然有財力和精力在這個法律拉鋸戰中耗下去。今天的普魯士王子,跟親自與“鐵血宰相”俾斯麥一起指揮千軍萬馬的祖上不可同日而語,卻也佐證了霍亨索倫血脈流傳下來的都不是省油的燈。
跟德國廢帝后代相似,中歐彈丸小國列支敦士登的王室,也發起了一場針對前東歐陣營國家的司法戰。列支敦士登原本是奧匈帝國境內一個擁有一定獨立主權的小公國,其家族跟人數龐大的哈布斯堡家族也有過通婚的歷史。
在今天屬于奧地利和捷克的土地上,列支敦士登家族擁有多座莊園和城堡。有意思的是,現任列支敦士登大公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依然擁有一座巨大的城堡,而列支敦士登大公一家也多數生活在維也納,甚少出現在自己統治的那片狹小疆域。
在一戰結束后,奧匈帝國覆滅,然而這個深埋在山脈里的小公國卻存活了下來,至今成為了歐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本來與世無爭多年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國,在冷戰之后卻在歐洲引起了一陣外交風波:由于大公家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物業在冷戰時期被收歸國有,冷戰結束后,這個阿爾卑斯山脈里的小王朝希望拿回本屬于自己家族的領地。
列支敦士登大公漢斯·亞當二世,坐擁的國度雖然微小(國土面積只有160平方公里),作風卻極其強勢。作為歐洲僅存的絕對君主,漢斯·亞當二世對內不退讓任何實權,對外則寸土必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列支敦士登不承認捷克斯洛伐克(乃至解體后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主權,只因為后者并未理會列支敦士登的需求。
如果列支敦士登能夠拿回位于捷克的領地,那么列支敦士登家族在國外擁有的土地,將會比列支敦士登本國面積還要大十倍。這其中包括了兩座已經列入世界教科文組織名單的著名城堡:萊德尼采城堡和瓦爾季采城堡。
為了贏回這些祖輩住了700多年的土地,列支敦士登火力全開,先是否認捷克的主權,之后于2020年又在歐洲人權法庭起訴捷克政府,認為其行為侵害了列支敦士登公民的權益。
但估計列支敦士登的勝算其實很小。畢竟,當年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后收繳列支敦士登的依據,是驅逐其境內日耳曼居民的政策,而這種戰后國家間的種族大置換,幾乎沒有返還原資產的例子。
而且,列支敦士登的領土索要,牽涉面積廣,但受影響的人卻極少。用捷克外交部的話說,這種要求“只為了滿足一個人(列支敦士登大公)的利益”。
萊德尼采城堡
瓦爾季采城堡
坐擁大片土地、住在具有歷史價值的城堡里、手頭有一批昂貴的藝術品和珠寶首飾,仿佛是當下貴族和沒落王室的生活畫像。但是實際上,這些不能直接投入經濟生產的資產,搞不好可以是一筆龐大的負擔。
在BBC一部名為《英國貴族》的紀錄片里,就有這樣一句話:“在十個爵爺中,有七個患上了抑郁癥。”想方設法維持住自己的城堡和莊園的經濟周轉,成為了他們一周七天的主要活動。
用英國王公貴族中地位僅次于溫莎家族的第十一任馬爾博羅公爵的話說,“我每天都要為保存馬爾博羅城堡而戰斗”。這位老邁的爵爺并非沒見識過自己家族的中道衰落。在他的爺爺第九任馬爾博羅公爵任內,家族莊園到了幾乎破產的邊緣,還好他在第三段婚姻中迎娶了一個美國女富豪,最終用美國人的錢重新救活了這座龐大豪華的莊園。
像列支敦士登大公這種占了一個國家,還要在國外繼續搶地盤的小君主,實屬得理不饒人。這位大公收納過去遺失了的城堡和莊園,但并不需要以它們作為收入來源。畢竟,漢斯·亞當二世這個世界君主富豪榜上排第六的山國之君,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家族經營的銀行—LGT集團的擁有者。這個由列支敦士登家族實際管理的銀行在全球都有網點,在2021年的總值超過2000億瑞士法郎。
巨額的財富,給予了這個山國小朝廷在國內的巨大權力。根據列支敦士登憲法,大公對議會制定的法律以及首相的任命,具有一票否決權。2012年,列支敦士登就大公的否決權進行投票,最終公投結果顯示,大公以76%的支持率保住了自己的一票否決權。
在公投拉票期間,列支敦士登大公只做了一件事,就讓國民屈服了:他揚言,要是公投失敗,他將攜帶所有財富和LGT集團一起搬離列支敦士登,讓這里的居民生活水平馬上一落千丈。
跟海灣地區的絕對君主制國家類似,大公用高福利政策,成功維系住國民對自己的支持度。有錢、任性、強勢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在歐洲范圍內也只能算是個特例。
1975年,第11任馬爾堡公爵約翰·斯賓塞-丘吉爾在布倫海姆宮
回到之前的英國馬爾博羅公爵莊園,任性的代價非常高昂:目前在世的第十二任馬爾博羅公爵,曾是一個花花公子,不僅被曝長期吸毒,還在電視記者前動粗打人,是所有英國頂流貴族中最聲名狼藉的一位。他的行徑,導致其父親第十一任公爵終止了他的莊園繼承權,直到父親和委托的管理委員會認為兒子擺脫毒癮后,才作出是否重新賦予其繼承權的決定。
為了贏回莊園的繼承權,這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癮君子不得不每天開著吉普車,到莊園的各個角落監督維修的工程,還要在城堡組織各種收費旅游項目,以賺取維持城堡運轉的費用。最終,在父親的首肯下,管理委員會才把繼承權重新授予這個痛改前非的花花公子。
馬爾博羅莊園比白金漢宮還要輝煌。這里的第一任主人是曾率領英國海軍擊敗宿敵法國,為英國奠定帝國霸業的馬爾博羅公爵;后來在二戰中為英國力挽狂瀾的一代名相溫斯頓·丘吉爾,也在這里出生。
如今,名字同樣頂著一個“丘吉爾”的第十二任馬爾博羅公爵,每天愁的是什么時候莊園的屋頂浮雕需要怎么修補,到了什么季節就要組織什么游園項目,以及每天賺了多少參觀者的門票等問題。當記者問他希望在歷史上留下什么痕跡的時候,公爵的回答就是:“我只希望作為莊園的守護者被記住。”
時至今日,除了漢斯·亞當二世這樣的少數例外,西方國家的王公貴族們大部分都已不再掌管一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他們祖上留下的財富和資產,成為了他們每天勞碌的包袱。他們與其說是城堡和莊園的主人,還不如說變成了城堡和莊園的一輩子打工人。但無論是德國廢帝還是馬爾博羅公爵的后人,他們都以王室和貴族后裔的身份而自豪,也樂于為祖上留下的頭銜和包袱操勞到最后。
責任編輯謝奕秋 xyq@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