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蝶
摘 要:建筑施工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隨著我國全面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的實施,現代建筑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因此,深度分析目前建筑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稅務籌劃管理建議,能夠為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基于此,本文根據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給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建筑企業; 納稅籌劃; 措施
引言: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我國建筑工程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這也表明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將會面臨更加復雜的風險和嚴峻的挑戰,因此,企業必須結合國家當前稅收政策,提前作好稅務籌劃工作,以此對企業的營運和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納稅籌劃的意義及原則
納稅籌劃是指在符合國家稅收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范圍內,提前對企業的經營、投資及理財活動進行規劃和安排,從而取得節稅的效益。納稅籌劃的基本原則有事前籌劃原則、保護性原則、經濟原則、適時調整原則,下面具體介紹:
1、事前籌劃原則
納稅籌劃不能違背當前的稅收政策,因此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必須與國家制定的稅收政策相結合,并在事前統籌安排企業的經營業務并規劃相應的稅務籌劃管理工作,調動業務部門與財務人員積極溝通與交流,在資金流動、成本耗費與利潤環節統籌安排,為企業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2、合理合法原則
施工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必須結合國家相關經濟法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要保證企業在納稅籌劃的過程中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又要避免出現過度避稅從而違反法律的行為,從而在稅務機關征稅時保護企業自身利益,保持企業穩健發展。
3、適時調整原則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法律的完善,國家稅收政策不會一成不變,與此同時,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也要根據相關經濟法規的變化而及時調整,使企業的稅務籌劃行為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要求,才能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平穩而持續的運行下去。
4、平衡收益原則
企業的納稅籌劃活動是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礎之上,能夠達到節稅的目的,從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然而,與此同時,企業的稅務籌劃行為也存在一些潛在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一定要平衡好財務風險和節稅收益之間的關系,使企業不違背國家稅收政策的同時,達到最優經濟效益。
二、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一)納稅籌劃目標不清晰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活動主要由財務部門負責,而大部分建筑企業的財務部門不能結合企業的業務活動做到業財融合,使得企業稅務籌劃環節無法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另外,部分建筑施工企業試圖通過與稅務部門拉近關系從而取得稅收優惠,而這種方式并不能使企業從長遠的角度取得節稅利益,也常常造成企業稅務負擔的上升。
(二)內部稅控環節不完善
隨著企業業務的不斷擴展,其內部組織機構的建立也日漸龐大繁雜,這就導致在鏈條式傳遞發票的環節有可能出現紕漏,例如出現傳遞發票不及時或者發票丟失的情況。納稅方案溝通環節,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納稅信息溝通受阻,甚至根本沒有事前溝通工作,缺乏協作精神,導致企業員工整體對納稅籌劃工作積極性不強,繼而稅務籌劃管理工作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三)企業缺乏專業人才
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對稅務籌劃沒有正確的認識,甚至將納稅籌劃視為避稅和逃稅。另外,管理層也對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缺乏重視,使得財務人員對納稅籌劃工作意識淡薄。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以及經濟政策,財務人員職業素養不高,難以做到與時俱進,他們大多依據已經過時的國家政策信息,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活動無法獲得最優統籌規劃。
(四)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滯后
先有國家稅收政策,再有企業的稅務籌劃管理工作。而企業的納稅籌劃活動需要提前安排,因此經常面臨國家政策已變、企業稅收籌劃工作還沒變的風險。當政府稅收政策發生改變時,建筑施工企業在納稅環節也會存在出現誤差的風險。此時企業將會承擔額外的經濟損失。
三、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企業納稅籌劃的目標
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區分合理節稅和偷稅逃稅概念的差別,納稅籌劃管理工作既要降低企業稅負,還應該降低納稅風險。建筑施工企業應該深度分析國家稅收政策,在遵紀守法、合理節稅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次,企業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納稅籌劃安排,降低涉稅風險。
(二)提升涉稅風險防范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在統籌規劃納稅籌劃活動時,應該預防潛在涉稅風險。在建筑施工類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應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涉稅風險意識水平,企業管理者應該樹立正確的理念,把握納稅籌劃的合法性,防止各種潛在風險。另外,企業在稅務籌劃活動環節初始,要將納稅籌劃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中,在企業中形成稅務管理工作的積極氛圍。
(三)優化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人員應該不斷了解稅法、金融和經濟等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最新政策,企業納稅籌劃由財務部門和辦稅員協同管理,應該將財務部、人事部的工作結合起來,做到深度業財融合。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完善納稅籌劃工作程序,把稅務籌劃的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互結合,提前做好企業經營業務與稅務工作規劃。
(四)企業應利用好外部稅務服務籌劃機構
中小建筑企業如果自身沒有內部稅務部門,那么可以購買專業的代理稅務機構的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稅務成本。同時,企業可以結合企業經營、投資業務咨詢外部代理機構,對企業各種經營方案的風險進行評估,制定可行的納稅籌劃草案,在不違背相關經濟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五)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在建筑施工企業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稅務籌劃方案,高度重視對稅負成本的控制,才能穩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建筑施工企業應充分解讀新的稅收政策,圍繞政府優惠政策,并結合企業各種經營業務,才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納稅優惠政策提高企業地經濟效益。
四、結論
在我國“營改增”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投資融資活動等多個方面的管理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優化內部稅務籌劃體系,善用外部稅務籌劃代理機構,注重培養內部員工的稅務籌劃意識,改進內部稅務籌劃管理體系,從而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在行業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繼興.建筑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J].財會學習,2022(04):129-131.
[2]王順義.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與控制[J].營銷界,2021(Z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