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及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大部分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形式單一,注重對文本的語法分析,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對文本有整體意義上的了解與掌握;大部分學生閱讀能力較弱,中考時在閱讀方面失分率較高,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等。因此,教師們可對初中英語閱讀任務進行多元化設計,吸引學生興趣,并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任務;多元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畢業學生在閱讀方面需達到五級水平,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有較強的邏輯能力、歸納能力、預測能力,并能將閱讀技巧運用于閱讀題目中,完成閱讀要求。從河南中考英語試題題型自2020年做出的調整來看,考察內容更傾向于閱讀方面試題,所占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且題目形式多樣。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至關重要。但通過對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內外關于閱讀課的調查,我們發現,無論是教師的授課過程,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問題。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與學現狀
(一)教師授課方面
對于閱讀課,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老師還是會沿用傳統的教授方法,更加強調語法規則而忽視學生的語言功能,尤其在河南中考英語試題題型未改變的時候,單向選擇題目會引導老師把語法知識從整個語篇語境中剝離出來,單純地強調其中包含的語言知識,因此教師很容易引導學生過多強調語法知識的重要性,卻忽視學生在閱讀時需具備的語言功能,導致學生忽略語篇環境,不能從整體上去理解語篇的含義,因此碎片化的英語學習并不能從本質上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學生學習方面
絕大多數學生感覺河南中考英語試題調整后的題型難度急劇增大,新的考察方式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是個挑戰,以前是只需要加強對語法知識的讀記就會獲得不錯的分數,而現在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學生在閱讀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類:重視了語法知識而忽略了詞匯量的積累;側重于語篇的字句翻譯而忽視了語篇的整體環境;傾向于研究做題方法而忽略了對語篇的深入理解等。這些做法與新課標要求相悖,因此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不容易,從而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就會削弱,如此循環對其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消極影響。
二、閱讀任務多元化的具體設計
通過對初中英語閱讀教與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相關資料的查閱,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育工作者及專家已經在相關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旨在改善閱讀課的授課方法習慣,采取高效且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設計, 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概述我對閱讀任務多元化設計的想法:
(一)精選合適文本,豐富閱讀內容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我們發現有一多半的學生進行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成績,并且大部分學生僅僅喜歡閱讀簡易讀物,且內容只局限于課堂上老師講解的課文及練習冊上的閱讀篇目,閱讀材料單一,閱讀面狹窄。而想讓學生主動閱讀,積極閱讀,精選一個合適的閱讀文本尤其重要。因此如何才能精選出恰當的文本呢?以下是我的幾點想法:第一,學生的思維簡單而形象,更喜歡鮮明的事物,而對于平淡的、靜止的或抽象的內容則不是十分感興趣。所以,教師在挑選文本的時候,內容上要選擇能吸引學生的。第二,學生一般對貼近生活的內容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文本時要側重于學生的認知偏好,不僅內容上要與學生的所見所聞密切相關,語言上還要簡單流暢,活潑有趣。第三,既然是有意識的閱讀訓練,就不能放任學生什么書都讀,教師應該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之上,有目的地選擇有教育意義和啟發意義的文本。第四,教師還可以結合本土文化等,精選有關當地特色的文本材料,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英語能力的同時,也能感召學生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學生責任心與自豪感。
平時學生們很少有時間有機會進行課外閱讀,閱讀量有限,因此精選文本尤為重要,教師要利用好學生英語報或其他雜志、分級閱讀材料等,有效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依據對中考題型及難度的分析,挑選適當文本,從基礎上向中考看齊。
(二)運用思維導圖,增強閱讀效果
教師在上閱讀課時,如果沿用傳統授課方法,側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語篇整理理解的話,學生會對整體文本理解不透徹,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尤其會表現出對于閱讀的文章思維混亂,條理不清,或者過度解讀作者意圖,思路跑偏,甚至基本上靠猜才能完成題目等等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很好的解決辦法便是把思維導圖引進閱讀課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理解閱讀文本,因為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通過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因此,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本脈絡,讀懂文本主旨,深度理解文本,增強閱讀效果。教師可以精選中考閱讀文本帶領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繪制與運用,潛移默化影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三)轉換閱讀題型,注重閱讀反饋
每一個老師有希望學生能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一眾教育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多元化,旨在一改以往枯燥無味的課堂,從而使如今的閱讀課堂豐富多彩起來。通過對近幾年中考題型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依據課本內容轉換題型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反饋,比如:教師帶領學生把閱讀課文本進行深層加工,同時改編成為中招考試中閱讀理解的D篇,或語篇填空,或五空盲填等題型。甚至還可以在聽說課課堂上,把聽說材料轉換為選詞填空的形式進行深一層訓練,除此之外,一些閱讀材料還可以改寫為與題目相關的作文材料。依據此核心思想,英語課堂設計形式會非常豐富且多元化,學生在培養提升閱讀習慣與技能的同時,還將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更應大膽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文本的改編活動,因為教師們在學生們的改編內容里,也能很容易捕捉學生們認為的重難點,如此又能有針對性地設計任務,鞏固夯實基礎知識,使英語課堂形成良性循環。
三、閱讀任務多元化的意義
落實初中英語閱讀任務多元化設計,并將其運用于英語閱讀課堂,對于教師方面,將會提升其理論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并在實踐中對于《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過精選閱讀文本,運用思維導圖,并對閱讀課進行細致的整合分析,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實用性,重視閱讀教學,不僅會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而且也會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學生方面,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學生通過完成多元化的任務設計,能高效掌握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樂于閱讀、善于閱讀,并提高閱讀能力。
因此,初中英語閱讀任務多元化設計,對于初中英語閱讀的教與學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總而言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教學任務設計來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閱讀任務多元化的設計要緊扣中招閱讀題型。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思路清晰,有條不紊,促進其語言知識不斷內化生成和發展。
作者簡介:田盼盼(1987.09-),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伊洛中學英語教師。
課題名稱:中招閱讀反撥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與研究
課題批準號:2021YB1036
課題類別:河南省教育教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21C8418D-1028-4DBC-A528-E34C58CFC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