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 張正春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迅速,農村地區的經濟也迅速發展起來。要使農村經濟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須強化多種農業資源的合理分配,必須健全管理體制。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方面,要從農村發展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發展與管理體制,為實現農村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農村;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1 引言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總體上的社會和經濟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是,相對于城鎮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家,其人口在全國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高,這意味著它在整個國家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擴大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解決農民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政府有關部門重視農業經濟管理,做好相應的工作,才能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2.1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農民是制約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推動鄉村經濟健康發展。只有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有關部門積極尋求對策,才能更好地激發農民的積極性。馬克思的勞動財富創造理論認為,共同富裕可以激勵人們創造財富。這一理論從表面上講,是在激勵個人對財富的追求,深層含義是讓所有人都能致富。這個理論激勵了農民在實現自身財富的同時,也為他們的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過去,農民對個體經濟管理的發展并不了解,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農業生產。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2明確我國整體經濟中農村經濟比重
許多人都把發展城市作為國民經濟的中心,然而,隨著農村的發展,其比重卻在逐年增加。要使農村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有關部門要清楚農村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并努力提高其比重。
2.3明確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
要發展鄉村經濟,必須明確其發展方向。當前,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往靠壓榨勞動力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方法正在逐步被淘汰。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過剩,不能一味地復制國外的發展方式。要正確認識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走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之路。
3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1推動農村經濟有序的發展
通過對農村經濟發展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農村經濟發展的內涵是多種多樣的,要強化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必須從體制上、基礎上、人員上加以強化。在此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的高效運用,不僅強化了對資源、人力的利用,而且也在不斷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在保持農業生產秩序的前提下,將原有的農村經濟內容進行了整合。過去,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是種植業、畜牧業和養殖業,農民收入微薄,市場經濟活動不活躍。然而,隨著我國農村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我國的農村市場形態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政府必須采取有效的、新型的農村經濟管理方式,強化對農村市場的經濟管理,使其能夠持續地規范農業生產,從而使農村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而有效地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3.2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與城鎮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造成這一狀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國家在發展初期,把資源、政策等投入到了城市建設中,而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狀況并不好,資源匱乏,基礎設施也比較差。但是,在這一進程中,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運用,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彌補了農民的先天缺陷。在這一過程中,要切實運用好農業經濟管理手段,強化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使鄉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3促進農村總體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是指對農村生產、資源等要素進行管理,以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分配,從而改善生產的質量。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而在此基礎上,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提升經濟指標,也可以增強鄉村發展的力量,可以改善市場的秩序,優化經濟資源的結構,完善產業鏈條,增加農民收入,防止農村經濟在現實發展中出現不合理的問題。通過對我國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特征的分析,認為其經濟管理手段具有很強的內涵,通過運用現代科技、信息資源等新的經濟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4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健全經濟運行機制
為了有效地運用現代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提高農村經濟的經濟管理效益,應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轉變經濟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經濟管理思路;二是要充分了解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并以此為核心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進行優化。其次,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經常會產生各類經濟糾紛,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對有關的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劃分,從而降低農村的矛盾,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最后,要充分運用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合理地規范農戶的經濟管理行為,使其學會使用新的農具,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從而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2強化農業經濟管理
從客觀上講,部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對其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很高。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必須具備基本的理論和專業素質。同時,各部門也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培訓,以增強其人才的素質。在這一進程中,一方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優厚的工資,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增強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吸引力,增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其次,加強對管理者的培訓,并定期組織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為了更好地調動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可以在培訓結束后,將相關的培訓內容與考核內容相結合,以此作為今后的獎懲和升遷依據,從而達到培養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目的。
5 結束語
在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受阻的時期,加強農業經濟的經濟管理,是實現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必須時刻關注時代潮流,全面剖析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從而達到改善農業經濟管理質量、合理調控農村經濟發展進程的目的,為廣大農民指明了發展的主要方向。只有以優質的農業經濟管理為主導,才能充分發揮鄉村特色資源,降低農民的投資,推動鄉村經濟快速發展,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華.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微[J]. 產城:上半月, 2022(4).
[2]王晶. 淺談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 農民致富之友, 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