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成鋼,朱 寅,李明霞
(常州市食品藥品纖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常州 213022)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快速靈敏、成本低廉等特點,在市場食品生產、流通領域等大范圍、高頻次快速篩查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農貿市場的食用農產品占比較大且流通速度較快,傳統實驗室檢測模式很難滿足對其進行快速監控要求。近年來,國內市場監督管理政府部門要求加強開展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監督檢測工作,即在農貿市場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以下簡稱“快檢室”),對市場售賣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并在短時間內出具并公示檢測結果。本文著重從快檢室的建設與內部管理方面進行闡述,以供相關人員 參考。
(1)設置獨立的快檢室。快檢室應與市場內的其他場所有效隔離,避免交叉污染和相互干擾。
(2)快檢室面積不少于15 m2,農貿批發市場需根據實際檢測規模相應增加。
(3)快檢室應能滿足放置相關設備及實驗操作的條件要求,可按照接樣、前處理、檢測分析、數據處理、試劑存放以及樣品存放等需求細分功能區域(見圖1、圖2)。對互有影響、可能干擾檢測結果的相鄰區域應采取有效分離或分隔措施。

圖1 農貿批發市場快檢實驗室布局參考圖

圖2 農貿零售市場快檢實驗室布局參考圖
配備與工作職責相適應的設備設施(見表1),包括但不僅限于制樣設備、前處理設備、快速檢測設備、數據處理、記錄設備和辦公設備等[2]。儀器設備的量程、精度、靈敏度等性能參數應能滿足檢驗工作需求。

表1 快速檢測設備設施基本推薦配置表
設備應具有唯一性編號及標簽標識。建立儀器設備檔案、臺賬,新購或維修設備應經過驗收,確認儀器性能和狀態后方可投入使用。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重要影響的設備應進行檢定或自校準,并確保在檢定或自校準周期內使用。儀器設備由經過授權的檢驗人員操作,并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轉[4]。
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置快檢產品。建立快檢產品的驗收程序,包括驗收方法和指標等,并保存相關記錄。指定專人對快檢產品進行管理,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對快檢產品進行存儲,做好溫濕度監控,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5]。定期對影響檢測質量的重要易耗品、供應品和服務的供應商進行評價,并保存評價記錄和合格供應商名單。其他試劑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配制的各種溶液應明確標識,并注明溶液名稱、濃度、配制日期、有效期和配制人等信息。
實驗區域具備與快檢工作相適應的水、電、氣、照明和安全應急等基本設施,并保證其功能正常使用。配備必要的溫控設施,以滿足樣品、試劑耗材的存放及實驗環境條件。配備必要的通風設施,以保證實驗過程中有毒有害氣體的揮發和排放。廢棄物的排放和處理應符合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
(1)配備與檢測量相適應的檢測人員,確保快檢工作的正常開展。農貿零售市場至少需配備2名檢驗人員,其中1人為專職人員。農貿批發市場可根據實際檢測規模增加人員配置[6]。
(2)從事快檢工作的人員應具有一定的食品、化學、生物、藥學或相關專業專科以上學歷;或具有至少半年的相關工作經歷,具有與所從事工作相適應的專業基礎知識。
(3)新進/轉崗人員應經過上崗培訓,確認勝任后方可從事快檢工作。
(4)制定人員培訓計劃,定期組織開展人員培訓工作,具體培訓主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②食品快檢標準、快檢檢測原理、檢驗流程、結果判讀及質量控制等相關的技術要求;③供應品驗收、儀器維護保養、信息系統操作等;④實驗室安全防護、應急處理、急救知 識等[7]。
(5)定期做好人員的監督考核,確保數據質量和檢驗工作的公正性。
(1)快檢室應制定農貿產品快檢檢測工作流程(見圖3)。快檢室應根據政府部門公示的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及實驗室快檢結果、時令變化、關注程度等情況科學制定并動態調整監測計劃。監測計劃應涵蓋監測品種、監測項目、監測批次,監測頻次和攤位覆蓋等內容。檢驗項目應涵蓋但不限于農獸藥殘留[8]、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及真菌毒素等的檢測項目(見表2)。

圖3 農貿市場食用產品快速檢測工作流程圖

表2 快速檢驗項目參照標準表

(續表2)
(2)抽樣宜在交易高峰前進行。依據監測計劃進行抽樣,當市場供應情況與監測計劃不一致時,抽樣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檢測品種、檢測項目和批次數量。抽樣時應注意樣品的代表性,抽樣量應滿足檢測和復驗的需要。抽樣時應使用潔凈食品容器盛裝樣品,防止交叉污染。
(3)樣品的接收和登記。樣品應有唯一性標識,核查登記樣品信息,包括品名、編號、抽樣日期、抽樣地點、被抽檢攤位和抽樣人員等。
(4)樣品制備和保存。抽樣后應及時進行樣品制備,及時檢測。樣品制備應使用潔凈的制樣工具,制成樣品應盛裝在潔凈容器中,置于規定溫度環境中保存。樣品的制備,包括取樣部位、制樣方式、取樣量等要求應以快檢標準或快檢產品操作說明書 為準。
(5)樣品檢測。優先選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快速檢測方法,也可選用評價合格的快檢產品方法。嚴格按照快速檢測方法(標準)或快檢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確保檢測結果真實、準確、有效。對于農貿零售市場,抽檢樣品應在交易高峰前完成檢測,對于農貿批發市場,必須保證當天的樣品當天完成檢測。如實記錄檢測信息,確保檢測記錄的原始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檢測信息應包括但不限于樣品名稱、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判定結論、檢驗日期、檢測人員和快檢試劑批號等。對于初檢不合格的樣品,加大抽樣量復驗,結果以復驗 為準。
(6)質量控制。制定內部質量控制計劃,可選擇人員比對、留樣再測、盲樣測試以及參加外部質量控制活動等方式開展。
快速檢驗技術在食用農產品檢測中的科學運用是保護人們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是檢測技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建設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室以及加強內部管理能更好地保障技術的規范化應用。對于發現市場產品問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具有重要意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