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佰芳
(五蓮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生殖健康科 山東 日照 262300)
PCOS屬于女性身體內分泌與代謝均出現紊亂的一種疾病,多數會產生在育齡時期,重要特征表現就是排卵障礙和高雄激素血癥以及胰島素抵抗等,對處于育齡時期的女性身體生育功能、身心健康均有較大影響[1]。當前,此種疾病以藥物治療為主,例如:a.控制高雄激素血癥類的藥物;b.促排卵類的藥物;c.降低身體胰島素抵抗類的藥物。其中,來曲唑屬于臨床醫學上比較常用的一種促排卵類藥物,并且能夠獲得較理想的療效[2]。而二甲雙胍屬于可協助控制胰島素抵抗問題,并且能以另一種角度去改變患者卵巢功能,以此完成促排卵目標。針對于此,我醫院選擇隨機抽樣的方式獲得從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入的53例PCOS不孕患者為樣本,重點分析來曲唑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的效果性,詳細的治療內容為:
1.1資料
以隨機抽樣的方式獲得我院從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入的PCOS不孕患者53例為病例樣本,參考計算機表法分配出兩個小組,基礎組(n=26例):年齡值24歲到35歲,均值(27.51±2.13)歲;病程范圍0.5年到6.5年不等,且均值為(4.57±1.85)年。研究組(n=27例):年齡值25歲到36歲,均值(28.03±2.36)歲;病程范圍1.0年到7.0年不等,且均值為(5.40±1.59)年。所有資料內容選定SPSS24.0計算,統計后P值>0.05。
納入標準內容[3]:(1)與現在婦產科學當中關于PCOS不孕病癥相關診斷的標準符合,屬于稀發排卵或者沒有排卵;(2)通過B超檢查項目,結果呈現患者卵巢中有超過10個以上直徑處于2mm到9mm左右的卵泡,且卵巢容積大于10ml;(3)收入的53例患者和其家屬都對本次探究內容知情并自愿加入。
排除標準內容:(1)由于其他因素致使胰島素抵抗問題與高雄激素血癥等;(2)存在其他的婦科類疾病;(3)男方不孕或者少弱的精子癥;(4)因為甲狀腺或者糖尿病誘發高胰島素血癥。
1.2方法
基礎組僅以來曲唑(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1001)完成治療,即在患者月經的第五天到第十天開始持續性的服用本藥片劑,保證每天1次且每次為2.5mg。在月經的第十天之后,通過陰彩檢查,觀察其卵泡與子宮內膜發育問題,如果子宮內膜低于4mm,可服用補佳樂戊酸雌二醇片(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09)改善,劑量為每天2mg到6mg;等到卵泡發育的直徑超過18mm之后,可以肌肉注射一些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定標液(劑量為每次1萬U)用于促進排卵,且在當天與次日指導患者同房,在治療期間內如果確診為懷孕,需馬上終止治療[4]。
研究組以來曲唑、二甲雙胍完成聯合治療,其中來曲唑與基礎組方法同步,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激素因子,包含a.雌二醇;b.卵泡刺激素;c.黃體生成素;d.睪酮。
觀察患者的妊娠結局,即是否妊娠。在患者接受了全部療程的治療干預后,半年內妊娠情況。
觀察患者的治療相關指標,包含a.空腹血糖;b.空腹胰島素;c.胰島素抵抗指數;d.胰島素分泌指數。
1.4統計分析
53例PCOS不孕患者的治療數據輸入“SPSS24.0”,激素因子、治療相關指標為計量資料,按照t計算;妊娠結局為計數資料,按照X2計算。統計結果有差異,為計算P值<0.05。
2.1激素因子
治療前,2組的激素因子各水平較接近,無差異,P值>0.05;治療后,2組的激素因子各水平有差異,P值<0.05。見表1:

表1 統計2組的激素因子水平
2.2妊娠結局
研究組的妊娠率達到66.66%(18/27)比基礎組38.46%(10/26)高,有差異P值<0.05。見表2:

表2 統計2組的妊娠情況(n/%)
2.3治療相關指標
治療前,2組的治療相關指標均比較接近,沒有差異表現,且P值>0.05;治療后,研究組的治療相關指標優于基礎組,有差異P值<0.05。見表3:

表3 統計2組的治療相關指標
2.4不良反應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產生率7.40%(2/27)與基礎組7.69%(2/26)相當,無差異性,且P值>0.05。見表4:

表4 統計2組的不良反應(n/%)
PCOS屬于致使女性沒有辦法進行自然受孕多見因素,其在發病機制方面也十分的復雜,和患者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均有一定關聯。當前,臨床研究表明,這種疾病的重大病因就是性腺軸功能產生紊亂,以此使得卵巢分泌出過多的T與身體出現高胰島素抵抗[5],而且,胰島素抵抗與T生成以及沒有排卵會形成正向的循環現象,結果就會使得月經稀發或者閉經等不孕的系列病癥。所以,這種疾病接受治療的重點就在于促使卵泡濟寧發育,然后降低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的相關指標。
當前,針對PCOS不孕癥的患者也主要是實施藥物治療,選擇來曲唑屬于其常用的一個藥物[6]。這種藥物是第3代的芳香化酶抑制劑,能夠經對芳香化酶的有效抑制,進而控制住雌激素水平的上升,增加患者排卵率。此種藥物擁有著較短的半衰期以及較高的選擇性等特征,患者選擇口服之后,會很快的進入到身體中產生作用,與此同時,對于鹽皮質激素以及糖皮質激素等不會產生影響,并且對于患者全身的各個系統以及靶器官也沒有潛在的危險毒性作用,通常有較好的耐受性。
除此之外,臨床上的PCOS不孕癥病例也有著程度不同的胰島素抵抗問題,會使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系列功能遭受較大影響或干擾。選用的來曲唑藥物對于患者胰島素抵抗情況沒有太大作用,不容易對高胰島素血癥相關影響加強控制[7]。然而,二甲雙胍屬于比較多見的胰島素增敏劑,這種藥物在藥理作用方面能否經控制肝葡萄糖有效輸出,進而改變其附近組織對于胰島素表現的敏感性問題,以此強化了葡萄糖實際攝取量,最終改變了患者身體中胰島素指標水平。在同時,也可以控制黃體化激素指標水平的增高,讓月經周期慢慢的恢復到規律狀態,利于排卵的進行[8]。而且,此種藥物還能夠調節血脂以及改變機體中的脂肪分布情況等。將上述兩種藥物有效的聯合運用,則能夠高效的控制住患者身體對雄性激素的分泌或者合成等,最終控制雄性激素指標,改善卵巢對于促進排卵藥物作用的敏感程度。
本次探討中,2組的激素因子各水平有差異,P值<0.05。研究組的妊娠率66.66%比基礎組38.46%高,P值<0.05。研究組的治療相關指標優于基礎組,有差異P值<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產生率7.40%與基礎組7.69%相當,且P值>0.05。這樣的研究治療結果與舒靜[9]等人關于PCOS不孕的治療結局類似,體現出來曲唑與二甲雙胍聯合應用于PCOS不孕患者治療中,能夠獲得更高的療效性,提高妊娠率。
綜上,PCOS不孕患者經來曲唑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后,獲得的療效優于單一以來曲唑治療,最終改善了患者的妊娠結局,并且優化了激素因子與治療相關指標,這樣的治療方案有推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