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技術賦能是現代互聯網涉及的一個重要概念,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賦予個人、企業和組織等主體相關能力,通過增強主體的創新意識、專業技能、行業知識與經驗,是以大數據、算法推薦、智能合約等技術為體育產業發展“深耕”的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于智能合約、證券交易、電子商務、物聯網、社交通訊、文件存儲、存在性證明、股權眾籌、身份驗證等領域。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主題為“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強調“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這也是區塊鏈技術國家頂層設計最重要的部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互聯網+體育”的重要性,但“體育+”或“+體育”還不成熟,[1]通過體育產業內容創新和運營升級實現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根本。[2]一方面,體育產業區塊鏈,即利用區塊鏈技術整合體育產業大數據,通過資產數字化打造去中心化、交易靈活、不可篡改等多方權益得到保障的時間價值傳遞網絡。另一方面,體育產業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即適用領域,譬如區塊鏈金融、反興奮劑、粉絲黏度、比賽表現和相關數據、性能指標和統計數據、體育轉播權管理、電子競技、比賽數據記錄、運動員投資、體育IP資產數字化與交易透明化等。盡管區塊鏈技術仍處于概念驗證階段[3],但體育產業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和風險防控已經受到了學界的關注。
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高度融合已經被業界廣泛接受和認可,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體育產業與其它相關產業的融合勢在必行,其應用場景主要涉及體育類區塊鏈融合領域(表1),區塊鏈將撬動全球660多億美元的贊助市場及5 000多億美元的體育產業。

表1 體育類融合區塊鏈應用場景一覽表
例如,京東金融推出了國內首個卡路里銀行,即火辣健身APP,目的是使用戶通過體育鍛煉獲得健康收益,從而產生一種內部激勵動機。運動變現金融模式與體育賽事金融模式相比較,既使用戶體驗到了運動過程又可以享受到物質財富。堅持運動的用戶可以獲得理財與信貸的雙重福利以及更高額度的理財收益與白條額度。蘇寧金融通過在足球俱樂部的布局推出了首款進球加息的理財產品,投資者所支持的球隊進球后可獲得加息資格,額外取得相關收益。體育賽事金融不僅僅提升了體育賽事的趣味性與體驗感,更獲得了用戶參與的黏度和資產收益。日照銀行與安泰集團推出了體育聯名卡,意圖打造集運動、消費、理財、融資一體化的體育金融生態圈。興業銀行與安踏、361度、舒華等國產運動品牌計劃通過產品銷售、賽事舉辦、支付方式等進行深度合作,促進金融與體育產業的高度融合。興業銀行與各大品牌將開展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基于“活力人生”信用卡平臺推出支付優惠、限量款訂購、賽事共推和積分消費。因此,國內外體育產業區塊鏈金融創新模式已經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度(表2)。

表2 國內外區塊鏈技術企業與體育產業區塊鏈金融
在體育產業領域,體育類融合區塊鏈的作用和功能還包括削減成本、節省時間、降低門檻、縮小套餐、實時管理、收入最大化、風險清零、拓展渠道、降低費用、按需定制、提升便利、評估投資回報率、費率優惠、限量供應等。區塊鏈技術所產生的分散、密集的網狀網絡有利于體育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新的收入來源并改善體育產業數據管理,且分布式賬本在體育行業的數字足跡應用變得越來越重要。[4]
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治理邏輯主要考慮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技術賦能于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是基于基礎設施支撐層、區塊鏈核心組件層和開發測試套件組成的區塊鏈通用開發平臺。它能夠提供一站式、低成本服務,被認為是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治理邏輯的理論起點。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分布式數字交易賬本為體育產業領域利益相關者搭建了一個信任且透明的生態信息記賬平臺。因此,依托區塊鏈技術可以打造一個體育產業生態級的BaaS區塊鏈平臺,這是其應用場景治理邏輯的實踐歸宿。
區塊鏈技術在體育產業應用場景方面的技術賦能主要包括區塊鏈積分、虛擬資產溯源/確權、健身鏈、建立聯盟鏈等模塊,且部分功能相互交叉,而“SIBC”邏輯框架又是極為關鍵的治理環節(“SIBC”為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縮寫)。區塊鏈技術與金融具有典型的耦合性和契合性,也是國家頂層設計與大力推廣的重點領域。盡管技術成熟度、治理機制、基礎設施等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構建科學的監管風險防控框架、及時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快速形成區塊鏈金融商用體系非常緊迫[5]。而體育產業領域金融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已經進入快車道,譬如SportyCo公司的SportyCo平臺功能包括實時匯率兌換、智能投資、贊助、捐款合同、賽事眾籌等。vSport與用友金融基于金融和信息安全產品在體育垂直行業的落地應用,提供了通證流通場景并以足球為切入點的體育全產業數字化資產確權和交易平臺,且代幣VSC目前已經在CoinBene開放交易。因此,本研究初步設計了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SIBC”邏輯框架(圖1)。

圖1 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SIBC”邏輯框架
體育產業區塊鏈金融目前還處于初探階段,技術、安全、風險、體育行業屬性等碎片化模塊還需要整合。學者提出區塊鏈技術的可公開驗證隨機性在電子投票、分布式密碼、金融、彩票、賽事預測等應用場景非常適用[6]。由此,體育產業金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邏輯框架主要包括體育企業應用解決方案層(體育行業區塊鏈屬性要素及隱私解決方案)、中間件層(加密安全及分布式賬本等)和區塊鏈基礎層(智能合約模型)。
區塊鏈技術賦能于體育產業應用場景的生態信息系統,包括節點之間的平等和信任、難以篡改、公開透明和簡化運維等,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存儲等技術的融合,提供體育產業生態級區塊鏈應用開發平臺。有學者從信息管理學視角解析了共享信息時代應該保證共享者節點內的有序化,并激勵參與主體合作完成信息整合。[7]這也是區塊鏈應用場景的生態信息系統必須關注的要素,譬如內部信息的監管、人格權益的保護、信息供應鏈的治理等。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生態信息系統主要包括金融、反興奮劑、粉絲黏度、比賽表現和相關數據、性能指標和統計數據、體育轉播權管理、電子競技、比賽數據記錄、運動員投資、體育IP資產數字化與交易透明化等。還可以通過側鏈技術將競賽鏈、服務鏈、金融鏈、球探鏈、健身鏈、代幣鏈等整合形成生態信息系統(圖2)。

圖2 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生態信息系統
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生態信息系統包括:①用戶訪問層,如客服中心、電子商務、賽事跟蹤、粉絲互動等;②數據交換層,如球員轉會交易服務平臺、賽事技術數據交互平臺等;③業務應用層,如門票銷售、VIP會員管理、球迷或粉絲社區專屬錢包管理等;④數據資源層,如分布式數據賬本、賽事財務數據庫、節點鏈數據、競賽統計數據庫、全民健身數據庫等;⑤基礎運行環境層,如分布式計算環境、服務器、分布式存儲設備、分布式操作系統、移動終端設備、P2P網絡、賽事轉播軟件等基礎硬件和軟件。
1995年,世界第一家互聯網金融網絡銀行(SFNB)建立。1998年,第一支互聯網貨幣基金PayPal成立。2005年至今,P2P借貸平臺(Prosper、Lending Club)、眾籌模式(Kickstarter)促進了傳統支付模式和貨幣流動形式的大變革(圖3)。互聯網金融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模塊的第一個試水領域,以美國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為發端源。[8-9]

圖3 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
區塊鏈技術包括驗證與存儲數據、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生成和更新數據、智能合約編程和操作數據、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等,它可以在技術方面最大限度地預防風險的發生。但畢竟互聯網金融是由傳統金融業與現代互聯網區塊鏈技術融合而成,這種融合必然產生不可確定性風險(表3)。[10-11]

表3 美國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與新型互聯網金融風險比較
美國政府對于互聯網區塊鏈金融的風險預判和監管主要是通過相關立法來解決,傳統與新型金融風險主要包括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利率與匯率等,在監管方面的處理非常靈活。
近二十年以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經歷了域外借鑒、初始興起、高速發展等階段,取得了驕人成績,2016—2019年進入野蠻生長階段且風險加劇(圖4)。[12-13]隨后,國家開始陸續出臺相關監管措施,體育產業區塊鏈風險監管由此誕生。

圖4 中國互聯網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由此伴隨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也在逐年加劇,國內體育產業金融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國家在2017—2019年陸續出臺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政策文件[14-15](表4)。

表4 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重要政策(2017—2019年)
中國區塊鏈技術在短時間內發展速度較快,各項政策配套發布頻率高,在安全風險、法律、多元化等方面支撐市場快速發展。
中美互聯網金融在體育版權、數字化貨幣交易、體育博彩等方面采取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通過對中美互聯網區塊鏈的演化歷程與風險監管進行梳理可知:(1)美國區塊鏈金融主要采取鼓勵創新,柔性監管的策略。美國是區塊鏈哈希算法、非對稱加密、P2P通信等核心技術的發源地,鼓勵虛擬貨幣、ICO(首次代幣發行)和相關資產業務創新并實施柔性監管。(2)美國更注重應用場景的監管,譬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紐約金融服務部和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部門,主要對數字虛擬貨幣交易實施過程進行行政裁決和解釋性指導。(3)美國法律監管適度。美國采取類似英國“監管沙盒”的模式,即在安全空間范圍內允許互聯網金融企業測試企業產品營銷和商業服務模式,且不受遇到風險即被監管規則的約束。(4)中國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研發落地速度更快。中國互聯網金融區塊鏈技術盡管起步較晚,但研發后勁更足。中國更關注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的應用,譬如2019年P2P發明專利數已經超越美國,又如體育代幣為運動員眾籌、球隊的球迷所有權細分和永久席位許可證等都準備引入區塊鏈技術。(5)中國采取主動的法律政策配套策略。采取“以鏈治鏈”的監管策略,初步建立起“法鏈”,借助區塊鏈技術來對區塊鏈行業進行監管,建立了金融監管從雙峰到雙維的框架。區塊鏈技術被用于監管而不排除監管者本身,基于區塊鏈監管規則體系所形成的監管提高了風險監管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對公共體育產業的多元化供給、新型激勵機制、共享、標準化、科學化及高效化實施等應用場景方面都有其推動創新作用[16],而區塊鏈技術以中心化、去信任、共識、不可篡改、智能合約等技術特征[17],在技術特性及應用方向上具有共同特征。互聯網是區塊鏈應用高熱度領域,但其中所蘊含的區塊鏈本質特征卻相同,都是從其技術特性演化發展而來。通過對比,中美兩國區塊鏈技術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產生了不同的治理的風險監管措施,而體育產業數字化與互聯網的逐步深入協同,也使得區塊鏈技術、理念成為體育產業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借鑒方向。
基于“SIBC”邏輯框架和生態信息系統視角,對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進行園區標準化規范。區塊鏈技術不僅限于物理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軟件安全、系統安全等技術標準,還包括應用推廣、技術咨詢、場景搭建、人才培養等技術標準化綜合示范園區,避免非系統風險。因此,需要主動開展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標準示范園區研究,即打造體育產業區塊鏈的實體應用標桿和體育產業區塊鏈實體應用的標準示范產業園。要積極開展“區塊鏈+實體經濟”的示范園區探索,譬如福建晉江可以打造“區塊鏈+體育用品制造”示范園區,成立中國區塊鏈監管沙盒晉江分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區塊鏈培訓中心晉江分中心、福建省區塊鏈協會晉江分會等。還可以落實區塊鏈孵化器+實訓基地、區塊鏈人才培訓、區塊鏈技術與商業交流活動、福建省晉江區塊鏈創新創業大賽、福建省晉江區塊鏈產業+區塊鏈實驗室、企業上鏈技術資本嫁接與輔導、區塊鏈產業+企業家峰會等。還可以基于區塊鏈技術聚焦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業態的融合,促進體育與娛樂類、培訓類、旅游類、互動類、消費類等區塊鏈移動APP的應用,打造福建省晉江體育產業區塊鏈標準示范園區。
體育產業區塊鏈信譽平臺的搭建,可以將賽事、金融、場館、休閑、旅游等進行高度融合開發,形成點對點交互數據網絡,構建多中心主體參與治理模式。區塊鏈技術系統的構建能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每位參與組織都是其中一個節點,在遵循相同市場原則的前提下公平競爭、公開互動,無需第三方監管,提升服務效率,而每次的服務也會被記錄在系統中,便于后續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其一,區塊鏈技術的非對稱加密提高了信息所有權驗證以及安全抵御數據庫被篡改的風險,分布式記賬加固了信息防御墻,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透明性和公開性,所呈現的體育數據真實可靠,能夠確保整個數據統計高質量和有效性。其二,體育產業涉及多個不同領域、體育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等運營數據儲存,可能導致利益相關者產生道德風險或逆向選擇,提供虛假數據。因此,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特殊的共識算法防止存儲數據的偽造與篡改。
體育產業區塊鏈政策運行的規范化、透明化和精準化有利于打破政府數字經濟傳統治理思維,推出區塊鏈監管沙盒和容錯糾錯的機制,探索數字資產的確權存證及交易方面的技術標準和模式。其一,制定體育產業區塊鏈金融的應用標準,譬如體育數字貨幣標準、賽事通證標準、球迷投資智能合約標準、明星粉絲眾籌共識機制標準等政策法律。其二,出臺體育產業融合類產品的監管指南或相關政策法律條款。多產業融合交互導致監管標準統一難度加大,需要推出體育產業區塊鏈融合類監管指南。譬如體育類區塊鏈通證交易準則、體育類融合資產投資智能合約條款等。其三,繼續堅持“放松管制”到“負面清單”的政策法律監管模式不動搖,強化“鼓勵、引導、扶持、監管”的政策制訂策略意識。譬如體育產業區塊鏈金融方面允許相關金融機構增加體育類代幣發行與交易規模,根據身份登記與管理、信用等級分類進行利益相關者的智能合約審計,靈活處理體育產業與其它產業交互產生的審計糾紛。其四,完善體育產業區塊鏈風險預警機制。譬如構建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功能性服務平臺與股權管理模式,根據信用風險、欺詐風險、流動性風險、交易風險等加強風險預判,及時制訂市場容錯救濟措施,確保用戶結構和盈利模式的正常匹配。
首先,根據體育產業區塊鏈業務服務的實質來明晰監管對象與責任。打破對體育產業區塊鏈只涉及數字貨幣的認知,重視體育產業區塊鏈的內容服務價值。明確體育企業、球隊組織、第三方服務商的責任邊界,它們可以提供數字貨幣的兌換、交易等服務,還應落實體育產業區塊鏈技術衍生產品的規范供給,從而避免區塊鏈衍生產品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其次,嚴控業務模式與融資模式。體育產業區塊鏈涉及有形與無形資產,極易產生非法經營和募資行為。譬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發行證券等行為會加劇體育產業區塊鏈的非系統風險。最后,提高運營門檻、規范企業注冊和備案制度。譬如球迷鏈、賽事鏈、社區鏈、粉絲鏈等會出現交易風險、數據作假、價格操縱、內幕交易等風險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國家頂層設計為體育產業區塊鏈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而技術賦能于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治理邏輯和風險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區塊鏈的應用充分落實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理念的實踐訴求。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更應該思考科技、體育產業、數字經濟和風險防控的關系。本研究對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治理邏輯、風險演化及防控等問題進行了初步討論,提示體育產業區塊鏈應用場景仍然存在諸多治理瓶頸。盡管體育產業與區塊鏈的融合發展勢必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但也應謹慎樂觀地看待新技術給體育產業所帶來的作用,找出體育產業區塊鏈風險產生的內在規律,從而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