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松 李建榮 李存金
摘要:生態養殖技術在養殖業中的應用廣泛,利用綠色喂養觀念代替傳統養殖理念,有效地提升豬肉產品的品質,擴大健康豬肉市場。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除了能為豬肉制品增加更多的安全性,還能有效減少現代資源的浪費,控制環境污染,全面維護養殖環境的平衡,增強養殖生產的可持續性。該文結合云南楚雄市地區生豬養殖產業進行全面展開分析,提出幾點綠色養殖生產建議,希望起到有效的借鑒生產作用。
關鍵詞:生態豬;養殖要點;養殖模式;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09
Abstract:The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breeding industry,us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feeding instead of traditional breeding ideas,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rk products,expand the market for healthy pork.The application of eco-farming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safety of pork products,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aste of modern resources,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he farming environment in an all-round way,to enha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quaculture production.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ig farming industry in Chuxiong City,Yunnan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hoping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reference to prod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 pig,main points of breeding,breeding model,analysis and research
0? 引言
生態豬的養殖是指一種以高效科學的方式運用人力物力從而實施生豬養殖生產,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綠色的養殖技術、養殖場地衛生無污染、精細喂養等來進行一種綠色安全現代化養殖。在養殖過程中,喂養的飼料保證使用綠色原生態的飼料種類,不應用多種有害添加劑,從而增強豬肉產品的安全性。在喂養生豬的同時,將其糞便等排泄物用于糧食作物生產堆肥或者是能源再生的過程中,形成資源的再次高效利用,增強養殖的產業性。隨著科技進步,現代農業生產養殖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步實現智能化、綠色化,養殖戶也需要積極的相應國家綠色安全食品政策,全面提升生豬養殖的生態化技術手段,從而增強行業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性。
1? 生態豬養殖優勢
在以往集約化的大規模養殖生豬的豬舍中,667 m2的豬舍中,可以養殖高達552頭生豬。如此密集的養殖數量導致在養殖管理過程中豬舍內發出的氣味直接影響周邊衛生,污染周邊環境。傳統養殖中,生豬每日需要使用飼料大約3 kg。同時,由于養殖環境的影響,在養殖過程中生豬的死亡率高達8.8%,嚴重影響養殖生產效益水平。在生態豬養殖生產中,豬舍的面積通常1 000 m2養殖生豬約562頭,養殖的密度相對傳統養殖來說約小,豬舍中的衛生環境得到了提升,氣味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同時生豬每日所需的采食量約為2.5 kg左右,在養殖期間的生豬病死率也降低至0.6%[1]。結合相關研究分析可以發現,生態豬的養殖技術的應用具有更加直接明顯的優勢性,除了更加健康的環境,同時飼養的飼料成本降低,病死率也大幅度的降低。
2? 生態豬養殖技術要點
2.1? 選擇養殖優質生豬品種
在生態豬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需要關注養殖生豬的品種,關注豬肉產品的質量與口感,選擇具有優質培育意義的優良品種。目前我國生豬市場上的引入品種主要是長白豬、皮特蘭豬等從國外引進的瘦肉型[2],雖然說此類生豬品種的生長速度快、體內瘦肉多,但是相對口感會略差。因此,在進行生態豬養殖期間,可以選擇購買此類的豬種,與我國本地優質的豬種進行雜交的品種,從而培育出更加具備良好的生長和繁殖能力、口感好的優質品種,從而為生態養殖提供良好的基礎。
2.2? 養殖場地選擇
在挑選生態豬養殖場建造地點時,需要查看整個選址的地勢,要求建在地勢高、通風好、水電供應齊全、排水性強的地點。在建造生態養殖場時需要結合養殖場的規模大小,及后期需求養殖的生豬數量來預備充足的消納土地,以保障生豬在養殖生長期間,產生的生活排泄物能被充足的土地完全消納,從而避免后續排污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在建立養殖場時,應當遵守相關的生豬養殖場建造規則,需要遠離周邊居民生活區及水域保護區域,養殖場需要保持與公路至少500 m以上,不可建造在限養區或者是禁養區。此外,為了養殖場的后續工作順利進行,在其內部還應當設置生產區域、生活區域、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區、飼料存儲區、生產路等。在養殖過程中做好各項生物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按照現行國家規定進行操作生產流程,全面實現生態化養殖管理。
2.3? 科學合理規劃豬舍
生態豬的養殖管理中,需要發展適度、適量養殖概念,合理的控制生豬養殖數量,保障每頭豬都擁有足夠的活動范圍。推薦使用高架網床的養殖方式,在豬舍內底層區域設置相應的生豬排泄物堆積區域,使用水泥進行底部硬化處理,杜絕出現底部排泄物滲漏的可能型。同時定期的將堆積區糞便進行清理,充分發酵后回田利用。上層高架網上部位生豬的活動區域,糞便可以直接的通過漏縫地板進入積糞區域。一般漏糞地板采取水泥或者是鋼筋支撐,既能確保糞便排入積糞區,還確保不會誤傷到豬腳部位。為了提升豬舍的通風性,在豬舍的二層處可以設置相關的風機增強室內通風效果,一般風機的高度在3.0~3.5m[3]。在豬舍的內部可以設置向內凹陷的墻式飲水器,同時設置集水槽收集滲出的水分,避免由于飲水器的緣由,提升豬舍環境濕度,造成不良病害的傳播。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應當將放養和舍內飼養兩者進行結合,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進行舍內飼養,提升環境的適應性。隨著生豬的生長健壯后,完成疫苗接種,達到有效的抗病能力后,再將其置于戶外進行活動。生豬在戶外養殖期間,可以擁有充足的運動范圍,節約養殖成本,提升肉質水平。
2.4? 生態豬飼養要點
生態養豬與傳統的飼養方式不同,在飼料方面有一些差異性。生態豬不使用傳統養殖中的促生長性飼料,而是充分發揮豬的雜食性,選擇喂養天然綠色的健康飼料。選擇生態農業中產出的綠草、糧食作物等作為生態豬養殖的主要飼料。為了提升生態養殖的可循環性,養殖戶可以將腐熟的生豬糞便運用到農作物的種植管理上,為生豬養殖提供更多的飼料來源。為了獲得更加優秀的豬肉口感,養殖戶在進行生態豬養殖時期可以結合其食物的種類,在其中摻入部分微生物、含礦物質的食物,促使生豬的飲食富有營養化,提升生豬的養殖效果,增強豬肉的口感與質量標準。此外,養殖戶在飼養管理期間,需要結合生豬的精神狀態、排便情況進行觀察,同時詳細記錄每日飼喂的數量、種類、消毒管理、用藥等,做到全面性的觀察與管理。
2.5? 養殖環境重點
在進行引種養殖階段,養殖戶應當確保引種后代在養殖生產中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對于新進引入的豬種需要進行隔離觀察,在隔離觀察定期對引入的豬種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測、消毒,確保引種的安全無帶病。同時,為了獲取更加健康和適宜生產的生豬后代,養殖戶需要嚴格的對母豬進行看管,一旦發現有任何的問題及時做出反應,從而避免各種養殖風險。對于生態豬的養殖豬舍環境,及活動的區域,在進行喂養時要實現無污染,豬舍中環境空氣流通性強。除了要做好養殖環境的干凈衛生無污染,對于養殖操作人員的衛生情況也需要有一定的保障。在豬舍的入口處準備相應的消毒設施,對于來往進出人員進行全面消毒,避免出現帶菌進入養殖環境,造成生豬病菌感染等不良情況,為生豬養殖提供更加健康、高標準的生長環境。
2.6? 飲水點放置要點
由于生豬養殖期間,整個生育階段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所以在喂養上面需要制定科學的飲水制度,合理的調控飲水管理,有效的增強生豬的抵抗力水平。養殖戶在投放生豬飲用水時,需要添加適量的抗生素和鹽分,抗生素和食鹽都具有穩定的殺菌、補充電解質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飲水環境,減少病菌。生豬飲用水來源與環境都需要確保無污染、便捷、干凈,從而長久的保障養殖場生豬的健康生長[4]。
2.7? 合理控制添加劑標準
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對于飲水與飼料的喂養標準需要進行重視。對于飲水與飼料中的食物添加劑的應用需要依照國家可執行養殖標準進行嚴格實施,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種類。在進行生態豬的養殖管理期間,養殖戶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微生態的添加劑、中成藥類的添加劑,但是對于添加劑量需要依照國家標準進行控制用量。適量微生態添加劑和中成藥的添加劑能調節生豬腸胃中的有益菌群的數量,有效抑制危害生態豬健康的菌群繁殖與生長,從而減少生豬養殖期間發生消化類疾病的概率。
2.8? 患病生豬處理方式
再精細的生態豬養殖管理都會產生一些具有傳染性的疫病,養殖戶在進行傳染性疫病的防控時期,除了要按免疫規程加強生豬群體的疫苗接種項目,還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增強生豬群體的抗病性。
養殖戶在養殖期間需要對于傳染性疫病的流行與發生規律進行詳細了解,在某種疫病高發的季節或者是環境條件下,進行提前預防。在飼料或者是飲水中提前加入相應的中成藥制劑,以增強生豬對此項高發疫病的抗性,在此期間需要明確各種化學藥劑的使用規則,避免出現超劑量造成不良的影響。當養殖場內出現傳染性生豬疫病后,養殖戶需要及時的將感病生豬進行隔離處理,對養殖場內環境實現全面消殺,并且向上級的官方獸醫單位進行上報,實施專業的疫病診斷。積極配合相關獸醫部門進行全面的疫病消殺處理,對于病死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盡快的將傳染性疫情抑制在最初階段,從而減少生豬病死感染率。在病情確認后,養殖戶依據病情的病原及發生特征進行針對性的養殖環境消毒。在養殖場的入口處及豬舍入口處設置相應的消毒設備,調配5%氫氧化鈉溶液,對于來往人員進行消毒殺菌后方可進入養殖區域[5]。生態豬在外出放養的過程中,可以在放養的場地周圍設置相應的圍欄,避免其與野生的動物進行接觸,造成病情的傳播影響。此外,還需要定期對豬舍內的排泄物進行清理,避免造成糞便傳播疫情。在養殖過程出出現病死豬,及時的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可將病死豬進行分解售賣。
3? 生態豬養殖管理模式
3.1? 立體養殖模式
隨著當下社會中信息時代的發展,在養殖行業中全新的養殖方式已經逐漸呈現出智能化、科學化、高效化、集約化的生產道路。養殖行業中立體養殖模式的誕生,為我國的養殖行業帶來了更科學、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增加高科技養殖的可能性。立體養殖模式是指在基于合理化的前提下,以生態豬的生活習性為研究,選擇能與其和平共處并且飲食結構相似的畜禽種類,將其引進進行共同管理的一種方式。此種方式的創新理念為當代單一的養殖方式提出了全新理念,自然與養殖合為一體,創造高效的農業效益。在應用的過程中,養殖戶可以利用生態豬的生活習性,種植一些農作物,將生態豬的糞便用于農作物的綠肥,而農作物的產品又可以應用于生態豬養殖中的飼料部分,全面實現生態可循環性管理。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控制資源的浪費,提升養殖場資源的可利用性,還能增強農作物種植收益。將生態豬、家禽及農作物間相互鏈接,開展立體養殖產業,也可以作為一種小型的生態系統的建立,幫助養殖戶實現更高效率的養殖管理,減少資源的消耗,避免環境污染,實現多項的收益。養殖戶在應用立體養殖模式時,可以結合當地的環境特征、養殖需求及市場情況,合理的選擇搭配養殖、種植的對象,以實現更加全面、穩固的收益。
3.2? 多樣化養殖模式
生態豬養殖管理期間,對于周邊的自然環境及條件的要求比傳統養殖產業中的要求要高出很多。養殖戶在開展生態豬養殖的特征為基礎,選擇半圈養、半放牧養殖的模式。在半圈養的過程中,只需要為生豬提供相對比較健康、綠色、無污染的活動環境,同時搭配自然牧養的廣闊活動空間,為生豬打造一個相對更為適宜的養殖環境。在進行自然牧養的過程中,生豬可以食用活動范圍中的牧草,養殖戶可以在區域中分批種植一些生豬喜歡的牧草種類,利用青飼料來取代傳統的顆粒性加工飼料,豐富生豬的營養攝入種類,減少在養殖過程中投入的飼料成本,提升生豬產品質量與口感。但是在開展半牧養的養殖方式期間,應當為生豬提供一個養殖環境良好并且無污染的放養環境,為生豬的放養提供一個安全綠色的放養保障,避免在放養的過程中遭遇到環境條件不良的影響,從而感染上病菌,導致生豬出現一些疾病,影響放養的效果。在自然牧養的過程中,由于牧養的環境種植有部分牧草,并且健康生豬的糞便無污染,可以為牧草作物提供一定的生長養分,也不會造成相應的資源浪費,還能取得較好的環保性效益性。
4? 結束語
為保障生態養殖生豬產品綠色、生態、健康,在生態豬的養殖管理期間,養殖戶需要基于生態生豬養殖的理念,對于養殖的選址、環境要求、飼養標準、疫病防治等等實施全面科學化的養殖管理措施。此外,為了實現地區生態豬養殖的生產化和肉質健康化,養殖戶需要結合當地環境特征,挑選符合當地環境特征、市場銷售需求、優良的生豬品種,從而繁育出優秀的生豬種群。轉變傳統生豬養殖戶養殖理念,執行健康綠色的養殖模式,基于維護周邊生態文明環境的基礎上,執行高效健康的擴展現代生豬養殖產業的鏈條,創造增收的養殖效果。從而促使生態養殖生豬產品綠色、生態、健康,獲取市場消費者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楊艷革.關于生態豬養殖技術要點及養殖模式的研究[J].中國動物保健,2022,24(3):78,90.
[2] 曹敬波.生態豬養殖新技術及發展模式[J].獸醫導刊,2021(3):77,112.
[3] 和國棟.生態豬養殖的幾個技術要點[J].中國動物保健,2021,23(3):68-69.
[4] 肖志華.豬場產房飼養管理及非洲豬瘟防控[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1):105-107.
[5] 徐宏.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9(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