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坤霖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近年來,我國居民日益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對精神文化產品的質量及層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 年,國務院出臺《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推動體育賽事市場發展。奧運會、全運會、世界杯、世錦賽等國際性、全國性的綜合性或單項賽事具有參與人數眾多、賽事級別高、輻射范圍廣闊、社會影響巨大等特征。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在陜西省召開,全運會作為我國賽事規格最高的國內體育盛會,對于促進全民健身參與,檢閱我國各省市體育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十四屆全運會首次在我國西北地區舉辦,大型賽事的舉辦,必將促進陜西省體育事業的發展。
經查閱相關資料與實地走訪調查,陜西省第十四屆全運會比賽場館共計56個,分布于陜西省全部10個地市和西咸新區,2 個項目在省外舉辦,分別為帆船帆板比賽和群眾組網球比賽,其中帆船比賽在浙江象山亞帆中心舉行,群眾網球比賽決賽在湖北京山舉行。
陜西省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作為一次全民體育盛會,其比賽場館分布于陜西省全部10個地市和西咸新區,充分體現了第十四屆運動會“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的口號,通過對場館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遍布陜西省各地市高校、城市運動公園、體育訓練基地等,體育場館賽后也均可用于文化展演、群眾體育鍛煉、賽事開展和旅游觀光等,對于舉辦地居民體育參與度的提升、精神文化的豐富、社區生活質量及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在研究準備階段,該研究在對陜西省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分布情況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運用文獻梳理和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提出大型體育賽事與居民幸福感研究假設,選取居民參與度、社會文化感知、社區生活質量和賽事滿意度4 個維度,探尋大型賽事對于舉辦地居民幸福感的影響,邀請專家對研究假設與理論模型進行指導與修正,設計測量量表和調查問卷,對陜西省10 市1 區舉辦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明晰十四運會舉辦對其生活的影響和幸福感提升的作用,對研究理論模型進行驗證、修正和解釋。
問卷調查對象為陜西省10市1區全運會比賽項目分會場舉辦地居民及賽場觀眾,問卷調查方法為在舉辦地城市及賽場發放電子和紙質問卷,共回收問卷818份,剔除無效問卷123份,共回收有效問卷695份,問卷有效率為85%。為保證調查對象的全面性,問卷調查特選取十四運運動員20 人,賽事工作人員80 人,賽事觀眾168人,電視轉播觀眾272人,舉辦地居民152人。
該研究在參考國內外已有相關研究模型和理論基礎上,通過構建自變量(賽事參與度H、居民幸福感I)和研究變量(社會文化感知M、社區生活質量L、賽事滿意度S),并對以上研究變量進行可測量觀測指標。通過李克特量表對研究變量進行觀測,由調查對象對各測量項目指標進行打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研究居民參與度、社會文化感知、社區生活質量和賽事滿意度4 個維度,探尋大型賽事對于舉辦地居民幸福感的影響效應。
該研究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對居民幸福感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假設檢驗。該研究通過將居民賽事參與度(H)和居民幸福感(I)作為研究自變量,將社會文化感知(M)、社區生活質量(L)和賽事滿意度(S)作為研究因變量,提出以下10 個研究假設(見表1)。H1:居民參與度正向影響幸福感(主假設);H2:參與度正向影響社會文化影響感知;H3:社會文化感知正向影響幸福感;H4:參與度正向影響社區生活質量;H5:社區生活質量正向影響幸福感;H6:參與度正向影響賽事滿意度;H7:賽事滿意度正向影響幸福感;H8:社會文化感知正向影響社區生活質量;H9:社會文化影響感知正向影響賽事滿意度;H10:社區生活質量正向影響賽事滿意度。
參照表1,對提出10 個研究假設進行結構方程檢驗(見表2),來自參與度的路徑系數對主觀幸福感(=0.833,<0.001)、賽事社會文化影響感知(=0.765,<0.001)、社區生活質量(=0.682,<0.001)、賽事滿意度(=0.855,<0.001)具有正向影響。因此,支持假設H1、H2、H4和H6。賽事社會文化影響感知對主觀幸福感(=0.827,<0.001)、社區生活質量(=0.811,<0.001)和賽事滿意度(=0.792,<0.001)影響顯著,支持假設H3、H8和H9。社區生活質量對主觀幸福感(=0.711,<0.001)和賽事滿意度(=0.744,<0.001)影響顯著,支持假設H5 和H10。賽事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具有積極影響(=0.823,<0.05),H7假設成立。

表1 研究假設

表2 研究假設檢驗結果
賽事主辦方應注重對舉辦地居民體育興趣和體育習慣培養,促進居民賽事參與度,提升舉辦地居民主觀幸福感,并通過社會文化感知、社區生活量和賽事滿意度作為影響變量,直接或間接提高居民賽事參與度,提升居民主觀幸福感,發揮大型體育賽事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作用,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