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
(貴州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貴州貴陽 550000)
使用有效、可靠、實用的工具來監控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所承受的訓練負荷是非常必要的,這能確保賽前訓練的最佳化,并減少過度訓練的風險。監測訓練負荷(training load,TL)的方法有很多。Foster等人提出了一種基于主觀疲勞感覺(RPE)建立的訓練負荷評定方案。這種方法稱為session-RPE(sRPE),它同時考慮了訓練的強度和時間。
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和發展,sRPE 在抗阻力訓練、速度訓練、間歇性訓練、耐力性訓練等訓練中,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監控方案。這種方法與其他的訓練監控方法有高度的相關性,如通過心率、三維加速度計等監控TL。相比于國內傳統的通過肌酸激酶、尿素氮、睪酮的TL監控方法,sRPE方法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它是一個簡單、無創、低成本的TL 監控方法。該研究的目的是幫助同行對這種TL 監控方法有更好地了解及應用,并對這種方法在國內競技體育領域應用的可行性進行探討。
該 文 以session-RPE、session RPE、training load、sRPE 為檢索詞,在百度學術、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PubMed、ResearcheGate 等數據庫搜索引擎進行了查詢。當查找到的論文使用Foster 等人提出的session-RPE監控方法時,將對這項研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在該理論提出之前,就有很多的研究已經提出了訓練負荷監控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將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和運動員的運動表現結合在一起,可以判斷運動員的身體疲勞狀況,從而進一步確定運動員訓練內容和計劃是否需要調整。另外,對于一些團隊競技項目,如籃球、足球等運動,監控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和比賽負荷,可以幫助教練員制定輪休、運動員休息和訓練的策略。基于這種情況,Foster 等人在2001 提出了session-RPE 理論。這監控方法的建立基于一定的前期理論,它是主觀疲勞感覺評價量表的建立和發展,這個量表提出之后已被廣泛研究用于臨床和運動。從那時起,RPE 量表被驗證其具有有效性,并成為測量體育活動中運動強度水平的有效手段。
sRPE 通過訓練或比賽的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TL或比賽負荷。session 是指訓練課持續時間,單位是min。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后給出主觀疲勞感覺分數,即RPE 值,描述平均訓練強度。通常情況下,運動員在訓練后應該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的訓練評分怎么樣?評分規則使用RPE 量表。Foster 等人將RPE 量表修改為CR-10量表(表1)。

表1 Foster 等人改良的CR-10 量表
根據Foster 等人的評價量表,6、8、9 是沒有表述的,其存在的意義在于,運動員的主觀疲勞感覺不屬于表中的任何一項表述時,運動員可以選擇兩種表述之間的評級,以便于更加準確地給平均訓練強度評分。運動員提供的這個數字是指整個運動過程的平均強度。在開始正式測試或者訓練之前,運動員應該按照標準程序熟悉量表。然后,通過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長(min)的乘積來計算每個訓練課次或者比賽的TL的大小。例如,對于一次100min的訓練,運動員訓練后的評級為4(Somewhat Hard),那么TL 計算結果則為100×4=400a.u(Arbitrary Units)。TL計算公式表示如下。

根據訓練微循環的sRPE方法,還可以計算出訓練的單調程度和“應變”指標。實際上,訓練的單調性是對日常訓練可變的一種衡量,這種可變性已被證明與過度訓練的出現有關,當單調訓練與高TL 相結合時。訓練的單調性采用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weekly mean TL為一周內的平均日TL,SD為一周內計算的本周每天TL 的標準差。當球員的TL 比較高時,可以用來監控訓練的指標是訓練壓力。這個指標等于每周TL與單調評分的乘積。
只有在高強度訓練恢復后,才能促進運動員運動水平的提高,因此計算訓練壓力這項指標是有價值的。例如,當TL 高且每天訓練負荷變異性降低、訓練的單調指數(Monotony)變高時,訓練受傷的幾率就會變高。這種高壓力的訓練與傷病發生概率和不良的運動表現相關。

一般來說,高水平的訓練壓力通常只有在練習準備階段才會達到,那時沒有定期的比賽。電子表格可以用來方便計算團隊和個人運動員的這些分數。這些分數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運動員制定最佳的訓練周期。
從2001 年,session-RPE 理論創立至現今,共查找到該理論在體育學中的研究論文,共計576篇,如今該理論在運動訓練中的研究已經比較全面。
研究已經涉及了大量的競技項目,如游泳、籃球、排球、網球、橄欖球、足球等運動。Haddad 等人于2017 年對以往有關sRPE 的相關研究內容進行了歸納,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實驗結果等。具體信息可以參考Haddad等人2017年的研究原文。
現將部分研究的重點內容進行說明,sRPE在創立之初,受到的最大挑戰是,這種TL監控方式是否有效。之后有很多的學者對這種監控方法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如sRPE 在抗阻力運動中應用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Egan 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在訓練后,采取一次RPE測試比在整個抗阻力訓練過程中使用多次RPE要簡單得多;sRPE在評價運動強度的可信度同樣得到了驗證。另外,這種監控方法在間歇性運動、速度性運動、有氧運動的運動模式中,其有效性同樣得到了驗證。還有一些研究人員將sRPE 監控方法與其他運動監控方法進行了相關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sRPE與心率監控、血乳酸值都有著很好的相關性。
發展至今,sRPE 的研究已經基本完善,其有效性已經基本得到肯定,但實際上,sRPE 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從本質上講,這種監控方法并不是運動員訓練監控的客觀指標反映,如運動員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可以用心率和乳酸閾等客觀指標,反映訓練負荷。準確來說,sRPE 統計的階段變化結果,實際上是運動員對該訓練階段的主觀感覺的數字化統計,其并不反映真實的TL。sRPE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仍然是在訓練監控中非常有效的工具,因此,現代的訓練監控,sRPE 是一種很好的訓練監控工具,但其很少單獨使用,往往與其他訓練強度的監控方法配合使用,從不同的層面來判斷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和身體狀態。據查證,該種方法已經被一些體育公司或者個人設計到訓練監控應用軟件中,來更快捷、更科學地監控運動員的訓練,通過這些數據來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改進或者更改訓練計劃。在Farhan 等人的研究中,他們將澳大利亞足球訓練隊一個賽季的訓練與比賽的訓練內負荷通過sRPE展出來,如圖2所示。

圖2 澳大利亞整賽季所有訓練的負荷強度分布組成[20]
sRPE在我國國內的研究中并不多見,在查找到的所有的參考文獻中,僅有一篇。馬國強等人于2014年寫了一篇關于sRPE 在自行車運動中應用的文章。sRPE 的理論誕生于2001 年,在近幾十年的研究中,這項理論的發展越來越全面,并且其實用性和有效性已經被印證,其在競技體育中的應用已經被國外學者廣泛認可,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是國內學者對該理論在國內的宣傳和科普較少。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可能會對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產生影響,而教練員可能對sRPE這種監控方式存在一定的異議。
sRPE訓練監控方法在國外研究比較全面,從理論的有效性和使用價值上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并且在各個項目的訓練過程中都有應用。sRPE 理論在國內的相關研究較少,這可能與該理論在國內推廣與科普較少、教練員與運動員對該理論認識不足有關。
開展國內關于sRPE 在中國競技體育體制下應用的可行性研究,若有一定的可行性,應積極推進該方法與客觀的訓練監控指標配合應用,形成更科學、更有效的訓練監控體系,幫助運動員和教練員更好地訓練,減少運動損傷,提高訓練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