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生
(《品牌研究》雜志社)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隨著國家層面有關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和加快品牌建設政策文件的出臺,作為傳統媒體的品牌營銷專業期刊迎來了一個顛覆性的時代。2020 年9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1]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為擴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國務院明確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2]這樣,品牌營銷專業期刊不僅在辦刊方式上要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在辦刊內容上也需要進行全面創新以迎接品牌時代的到來。
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發展已成必然趨勢,競爭日趨激烈;但“內容制勝”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期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辦刊內容。相比自然科學而言,品牌營銷專業期刊辦刊宗旨和專業屬性決定了辦刊內容更具前瞻性、指導性、時效性、綜合性等特征。編輯作為期刊社編輯出版、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編輯素養是決定辦刊方向和內容的最主要因素。順應時代發展變化,全面提升編輯素養,科學面對新媒體時代、品牌時代所孕育的機遇與挑戰,是推動期刊社多元化發展的強勁動力和源泉。
本文所提到的品牌營銷專業期刊(以下簡稱“專業期刊”)主要是指刊名、辦刊宗旨、辦刊內容與品牌、名牌、市場營銷等專業相關的期刊。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查詢到刊名中帶有關鍵詞“品牌”“名牌”“營銷”等詞匯內容的期刊有17種(見表1)。品牌作為一門跨多學科領域的新興學科,同傳媒、廣告、傳播、知識產權、標準化、質量管理等相關專業關聯性很強,這些專業領域的期刊也很多,本文所探究的專業期刊編輯素養提升不限于表中所列期刊。

表1 品牌營銷類專業期刊
面對新媒體時代,專業期刊已經逐步向多元化方向轉型發展。創刊于1993年,由新華通訊社主管的《中國名牌》雜志,全方位構建集雜志、中國名牌網和新華社客戶端中國名牌頻道等多位一體的傳播平臺,打造“一刊一網一端雙微”融合互動的傳播矩陣。創刊于2006年的《中國品牌》雜志,在搭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媒體平臺的同時,立足搭建專業研究智庫、促進品牌理論實踐的發展理念,先后成立了各主要行業專業品牌研究中心。2021年,《尚漫》雜志更名為《營銷科學學報》,并依托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作為學術指導單位,致力于創辦市場營銷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2015年,《品牌》雜志變更刊名為《品牌研究》,以追蹤品牌研究理論前沿,搭建品牌學術交流平臺,反映品牌課題研究成果,探索品牌學科建設規律為辦刊宗旨,為實現品牌強國戰略服務。通過以上四種刊物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看到為順應新媒體時代、品牌時代的到來,專業期刊開始向全媒體矩陣和智庫平臺轉型發展。
以“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面對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平臺、新浪微博、喜馬拉雅FM、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專業期刊作為媒體傳播的時效性受到很大的制約。同時,品牌時代的到來,讓品牌營銷理論研究和實踐案例探究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時代的變化對以紙質出版的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對專業期刊編輯不僅要求在審稿、編校、專題策劃等過程中要具有數據分析和網絡信息處理能力,同時要善于整合資源,運用新媒體矩陣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傳播力。[3]
隨著多數專業期刊由時政類期刊向學術期刊轉型,以及期刊社轉企改制逐步完成,專業期刊編輯工作內容不再是單純期刊內容編校工作,而是要逐步隨著期刊智庫平臺的發展向“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轉變。專業期刊除了在辦刊內容上要追求時效性、新穎性、預見性等媒體屬性外,更要將數字化技術和辦刊內容相結合。這就要求專業期刊編輯重視新媒體和品牌營銷環境下的創新、創意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梢哉f,專業期刊編輯既要面對自己編輯職業素養提升的壓力,還要迎期刊社多元化發展和媒體矩陣構建拓展的時代挑戰。
新媒體時代和國家層面對品牌建設的推進對專業期刊編輯構成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融媒體建設,為期刊編輯提供了現代化的編輯技術手段。稿件管理系統、編輯排版軟件、網絡通信交流平臺、移動終端等融媒體工具的廣泛應用,極大地加快了編輯處理稿件的速度和內容傳播的時效。各類專業資訊平臺的多樣化和豐富的內容資源也為編輯的信息搜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專業期刊編輯向“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轉型提供了學習和就業機會。
新媒體背景下,雖然內容傳播方式呈現出多樣化,但優質內容的供給始終是專業期刊的核心競爭力。信息時代碎片化的品牌營銷信息紛亂龐雜,如何獲取專業精準權威的前沿成果、資訊信息是學界、實踐領域最為迫切的需求。這就為專業期刊編輯發揮把關優勢,推出原創優質內容,借助大數據分析、網絡傳播等新媒體資源優勢,利用傳統期刊編輯的深厚積淀、品牌營銷案例數據庫資源,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202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中第五條內容重點就“建強出版融合發展人才隊伍”作了詳細闡述,明確提出“著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出版融合發展人才。打造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創新創造能力突出、引領發展表現出色的出版融合發展人才?!盵4]這也是中宣部關于出版融合發展的首個專門文件,再次從政策層面指明了融合發展是出版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方向,是出版人的必答題??梢哉f,編輯素養的提升關乎期刊的轉型方向與未來發展。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專業期刊編輯面對挑戰與機遇,只有通過內在努力,借助政策機遇,既適應融合發展的時代要求,又能夠充分發揮專業期刊的智庫價值,為推進品牌強國提供智力支持。
品牌營銷類期刊堅持黨對期刊出版的全面領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弘揚時代主旋律;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編輯作為期刊全流程工作的參與者,要把政治理論學習貫穿期刊編輯、出版、傳播的每一個環節。
學習黨章黨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的同時;更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治國理政》等著作中關于品牌建設、品牌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在“三審三校”過程中既要把好政治關,又要緊扣時事政治、國家利益、民族宗教、網絡輿情等社會熱點的方向性。準確把握國家在敏感性問題上所持的觀點及表述用語,如新華社公布的禁用詞及規范用語;中央臺辦、外交部、中央宣辦出臺的《關于正確使用涉臺宣傳用語的意見》等。[5]
期刊作為編輯加工的“產品”,凝結的是更多的智力勞動成果。在我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背景下,作為“編書匠”的期刊編輯更要秉承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辦刊理念。不僅要把工匠精神體現在期刊的編校、裝幀設計、印刷上,更要在辦刊方向、辦刊內容、辦刊模式上,體現出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工匠精神。
通過參加編輯業務培訓提高編校技能,在學習出版專業的基礎知識及理論知識、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國家標準的同時,學習借鑒同行專業期刊辦刊模式和辦刊技巧。隨著微信公眾號、各類APP、視頻號等新媒體成為品牌營銷理論研究成果和經典實踐案例的重要傳播平臺,這就更需要專業期刊編輯熟練專精的新媒體編輯技術,為構建融合發展的全媒體矩陣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互聯網技術引領下的傳統媒體開始向新媒體融合發展,徹底改變了以往傳統媒體傳播的時效性。網絡直播、現場圖文傳輸讓傳播變得更為科學高效。專業期刊隨著新媒體時代、品牌時代的到來,建構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型傳播方式,是順應時代發展變化的必然選擇。
講好品牌故事、傳播品牌聲音,都需要借助新媒體資源更加完美地呈現。面對競爭激烈的傳播環境,專業期刊只有注重培養提升編輯的傳播技能,憑借學術話語權、前瞻性原創內容,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開放獲取平臺等新的傳播媒介,才能多渠道開展品牌營銷科學傳播,提高期刊影響力。[6]為此,專業期刊編輯應聚焦融合發展政策機遇,創新內容傳播方式,以聲音、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向受眾推送期刊內容。從編輯出版向傳播領域延伸,利用現代傳播手段提升傳播職業技能,推進專業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
當下,打造融合發展的專業期刊智庫方陣是中國品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現實需要,是傳統專業期刊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立足之本。品牌智庫建設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保障,專業期刊編輯具備較強的政治理論素養、專業知識背景,有著超前的研究視角和敏銳洞察力。在堅持正確辦刊方向的同時,能夠將國家政策導向與理論研究、實踐探索緊密結合,是培養優秀專業品牌建設人才的主力軍。
期刊編輯憑借對品牌營銷領域基礎知識體系的掌握,審閱編校的都是最新研究成果,持續跟蹤、關注前沿政策信息,能夠很好地運用政策理論指導品牌建設實踐。以專業編輯技能練就“一?!?,以新媒體技術、品牌營銷知識體系為基礎培養“多能”,成為“一專多能”的編輯出版融合發展人才,以適應期刊多元化融合發展。
期刊社通過制定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培育編輯隊伍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這是全面提升編輯素養的核心所在,也是保證期刊正確辦刊方向的根本保障。專業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修養不僅體現在編審稿件嚴格執行編審制度上,同時也體現在同編委、審稿專家、作者、讀者、業務客戶等社會關系的溝通交往中;培養踐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是專業期刊編輯自我素養內在提升的主要途徑。[6]
新媒體時代為品牌營銷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各種直播帶貨、社群微營銷、直銷等新的營銷渠道不斷涌現,一夜成名的“品牌神話”也經常在上演。作為專業期刊編輯面對紛繁多變的品牌營銷現象,運用媒體人的鑒別力和職業道德,為消費者辨別真偽,抵制假冒偽劣傍品牌的不良行為,維護品牌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宣部關于出版融合發展文件的出臺,把出版融合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標志著出版融合發展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專業期刊立足當前我國大力推動品牌建設的嶄新時代,體現出智庫平臺的嚴謹性、科學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圍繞融合發展新趨勢、新理念、新技能,培養提升編輯人才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讓“一專多能”的編輯隊伍成為推動我國品牌建設的中堅力量,引領期刊社向可持續、多元化、高質量的智庫平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