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瑤 王志峰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涌入,港口在各個國家多領域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港口物流發展的步伐較大地影響著港口的競爭力,總體而言港口物流競爭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同時在“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之下的中國,連云港已經展開了新一輪港口建設,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高地,構建出“一港兩基地”總格局。如何從強調地緣區位的“交匯點”到強調戰略功能的“強支點”成為了連云港港口未來發展需要探尋的任務。本文在“一帶一路”國家政策背景下基于連云港港口物流的實際發展情況,利用SWOT-PEST研究方法多角度分析連云港港口的競爭力優劣勢,從五個角度為連云港港口未來的規劃發展提出合理意見以期為港城未來發展建言獻策。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港口已經成為各國之間競爭實力對比的重要環節。港口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不僅是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引擎,同時也帶動了物流行業急速擴張,物流業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凸顯,可見港口與物流的發展是水乳交融的一個整體。另一方面港口又被稱為“國際物流中心”,港口物流發展的步伐較大地影響著港口的競爭力,港口物流競爭力也彰顯了國家綜合實力。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交往的日趨頻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為主體,以江河商港為輔助,并集聚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構成綜合立體式國際航運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們對現代物流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與成熟,物流產業界、學術界以及政府部門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越來越高度重視發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港口物流的發展從傳統物流階段到配送物流階段進一步到綜合物流階段,而今進入到港口供應鏈物流階段。雖然我國經過多年發展港口物流服務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橫縱向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物流意識上以及物流硬件設施方面。港口物流服務水平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港口物流發展的相對滯后。和國際接軌的速度比較慢,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各大港口之間結構性的矛盾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成為了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瓶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連云港港口迎來了跨越式發展時代,多式聯運優勢地位得以凸顯、服務質量逐年攀升,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穩步增加,直至今日逐漸演變為集貨物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化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港口,但是相較于我國其他一線港口仍存在較多問題。連云港港口基于戰略新的發展背景下,應該抓住機遇,根據自身發展狀況和特征,圍繞“一帶一路”深度開展經貿合作,積極融入到“一帶一路”發展建設中去。基于上述方法對連云港港口物流現狀的分析,連云港SWOT-PEST矩陣分析表如下所示。
雖然連云港港口物流近年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都在穩步、快速的提高,然而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基于SWOT-PEST矩陣分析方法讓這些問題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3.1 腹地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落后。連云港作為我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并沒有抓住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機遇,經濟發展方面長期落后于蘇南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地區。這是由于不注重工業發展,城市工業化緩慢,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鏈,與周邊經濟發展迅速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2 經營管理不到位,管理體制不完善。連云港港口的管理及經營等不是很到位、經營運作的理念還比較落后、基礎設施的完善配套跟不上,連云港港口的物流發展相比于位于連云港南部的上海港的物流發展差距還非常巨大,伴隨著周圍臨近的南通港,日照港等中小型的港口的快速起步和發展,也給連云港港口的物流帶來不小的壓力和競爭。

?
3.3 缺乏平臺互動,不重視戰略聯盟。連云港港口的良性發展缺乏與周邊港口之間的聯動機制,加強聯盟內部溝通與聯系,進而實現信息互動、資源共享更有利于港口長期穩步的發展。
3.4 港口物流缺乏長期規劃及準確定位。連云港港口物流發展過程中的條塊式的管理體制制約了快速發展,物流部門之間組織協調能力不足、地區之間的權責不明晰都加速了這種進程,這種局面勢必會影響港口的長期發展。
3.5 綠色物流理念不深入。連云港港口物流發展過程中綠色物流的理念體現的還不夠,連云港港口不僅要在實現各主體經濟利益的同時,還應該更加追求一些資源節約型的屬性,提高利用率,把綠色物流作為港口發展的一種軟實力來經營。
4.1 多元化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優化港口軟硬件環境。在“一帶一路”政策環境的支持下,連云港的進步與發展是巨大的,工業化進程相對緩慢進而導致了連云港港口物流發展格局受限,因此應該發展港口腹地經濟最終提高港口物流競爭力。例如提高地區GDP水平、優化產業結構、采取多方措施吸引先進企業入駐港城等。縱觀國內外著名港口的發展特點可以得出集疏運系統對于港口建設發展的重要程度,連云港港口想要取得大的突破必須在此方面下足功夫。
4.2 創建港口服務共享平臺,促進港口之間相互協作。“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不僅拓寬了連云港發展渠道同時更是給港口的多方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機。能否實現連云港港口之間的資源共享,平臺互動成為了制約港口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由國內外港口發展的經驗可以看出,成功的港口非常重視建立戰略聯盟,即深化合作、互利共贏,加強聯盟內部溝通與聯系,進而實現信息互動、資源共享。例如連云港港口可以與周邊的日照港、青島港等建立多種合作目的的戰略聯盟,實現資源互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作為現代化的港口,連云港港口可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子物流服務共享平臺,將港口金融、港口物流、港口銷售等業務科學地進行整合,提高辦事效率的同時加強港口之間的信息監管力度,制定相關信息平臺的運行政策,關鍵也要建立事先預報與危機預警機制,確保共享的信息是安全可靠的。
4.3 尋求政府多方扶持,注重打造品牌港口。港口的發展好壞與政府各類工作是分不開的。政府對于港口物流競爭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落實,數不清的港口城市陸續加入貿易發展的隊伍中,以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為例,它的建設與發展就得益于連云港政府部門大力的政策扶持與輿論宣傳,各地各部門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不斷加快項目穩步建設,強化站位意識、使命意識與責任意識,同時提升載體平臺層次,擴大向東向西雙向開放,全力開創連云港開放發展新局面,這些都無不體現連云港政府部門的有效作為。
4.4 完善服務管理體制,增強協調發展能力。科學的發展理念對于完善港口服務管理體制至關重要。“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給連云港港口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如何在眾多港口中擁有一席之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務管理制度,制度約束行為,可以使港口按部就班的有序發展,避免混亂。連云港港口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建立政府、學校、企業與社會四方的合作機制,利用多種新興媒介方式做好宣傳工作,不斷強化港口物流服務協調發展的意識。人才也是港口發展的重要環節,連云港港口物流的發展需要專業的物流人才,要以引進外來人才,培養本土人才,用好現有人才作為選拔人才的原則,建立人才引進和培養長效機制,設立人才引進與培養專項基金,以吸引外部人才及穩定人才。
4.5 推進綠色逆向物流,構建物流經濟利益體。大力推進綠色物流和逆向物流。綠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是如今物流的趨勢,如何去平衡環境污染和物流系統的效能,制定相關的優惠措施和方案,建立廢料的重復利用的逆向物流系統,是連云港港口物流發展需要考慮的問題。積極推進門到門業務,和零庫存的服務,大力發展第三方以及第四方物流,數量和質量并重,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快速反應,并提供柔性化的服務,不斷地提高物流服務的附加值,超越客戶的滿意,充分發展電子商務,使其和港口物流業有效融合,使用高標準、規范化的物流鏈上的新技術等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