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雙艷 張皖 王星星 胡秋雨 張得志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課程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物流系統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規劃內容。隨著物流系統的復雜化、多樣化、智能化,對課程教學體系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對課程教學進行創新,實現深度學習高階思維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作為物流工程與管理類的專業必修核心課程,《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從系統的視角,探析和教授物流鏈上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各環節的規劃方法和技術。分析物流中流量、流向、流程、流速對物流系統設計的影響。以奠定學生解決物流系統規劃方法的基礎,形成整體系統的設計思維,其包含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抽象性,同時實踐性也很強。該課程的教學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物流行業的基本技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院校設定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課程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物流戰略的選擇和設計;物流網絡的規劃和布局;物流運輸的方案選擇及運輸工具的選型,運輸路徑規劃;倉儲方案設計與管理技術;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規劃與設計;物流信息系統及平臺的設計;物流系統的績效評價方法及構建。但通過教學過程的實踐和反思發現《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課程教學還存在如下問題:①內容的設計過于寬泛,理論偏多實用案例偏少,且缺少特色。②跨學科的主題內容少,顯得單一,達不到行業多元知識融合應用的要求。③行業特色結合不充分,未能體現不同類高校的服務目標。④同時課程內容還存在諸多和物流建模與仿真,運籌學、物流系統工程、物流工程導論、倉儲和配送課程內容的重復,其課程創新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對《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課程教學創新應系統進行,從內容重構,教學方式,教學環境改革三方面進行。
2.1 課程內容重構。為了實現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課程體系的創新優化。應從具體的教學內容,授課方法,學科交叉與涉及的知識進行創新改進。將冷鏈物流、區塊鏈技術、農林產品物流的相關規劃與系統設計內容加入教學中。實現教學內容的高階性升級,通過課程內容革新,讓學生掌握以下的能力:(1)物流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通過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對物流基礎數據進行采集[1]。實現物流基礎數據聯通,消除物流企業信息孤島,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2)銷售預測能力:利用用戶消費特征、商家歷史銷售等數據,通過數據預測分析模型,對訂單、促銷、清倉等多種場景下的銷量進行精準預測,為倉庫商品備貨及運營策略制定提供依據。(3)物流網絡規劃能力:基于歷史大數據、銷量預測數據,構建成本、時效、覆蓋范圍等多維度運籌模型,對倉儲、運輸、配送網絡進行優化布局;庫存部署:在物流網絡中科學部署庫存,智能預測補貨,實現庫存協同,加快庫存周轉,提高現貨率,提升整個供應鏈效率。(4)農林類物流設施設備規劃能力:農業物流鏈上的各類設施設備的歸類,作用功能,運行基本原理的掌握、設施設備選擇和配置能力。(5)規劃思考和行業洞察能力:運用數據分析升級信息決策方法,挖掘分析農產品倉配、生鮮快遞、城市配送各個子功能模塊的歷史數據,從而實現真正的智慧物流,為行業物流企業和物流行業及相關部門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
2.2 教學方式創新。互聯網已經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它深刻改變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價值理念[2]。運用適當的數字化和線上平臺教學工具,結合學校和行業特色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善,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通過融媒體提供課前課后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全過程管理與溝通的平臺,師生溝通及時反饋、課堂實時練習與測驗、過程性考核與評價、學習效果全景分析、優化學習指導。并利用QQ群公告和超星公告明確告知學生教學流程以及其它注意事項,確保線上授課順利進行。
2.3 教學環境創設。建立掌握跨學科知識的教學團隊,實現新知識的引入,教學模塊的任務分解。創建融通交叉學科知識的課程設計任務、實踐環節設計等,課堂教學內容與線上學習資料的銜接安排。確保了學生能掌握跨學科的知識以及克服拓展知識面學習的困難。
(1)創新重點。在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方面融入現代科技技術,新設備工藝、農林物流系統規劃的內容,并嘗試多樣化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規劃設計的實踐能力。在混合式課程的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更多地考慮“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能給學生什么”[3],以“學生為中心”,重點加強師生雙向交流,加強“不同類行業物流特點”、“項目實踐理論”、“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傳授知識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嘗試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新農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設要求的知識,以激發學生愛農學農的熱情,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2)創新執行。創新是針對《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核心專業課程特點,充分發揮高校本科培養對象的學習特點,在教授課程基礎理論上,建設智授系統、智課環境、智為平臺,引入信息化新技術[4],同時導入行業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最新動態,綜合運用超星泛雅在線預習,超星學習通任務,編排涉農林類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專題研討互動,課后通過云平臺等多種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農林物流系統的討論和工程實踐。通過行業調查、農林物流項目數據收集,整理編寫教學項目,安排提前預習、專題講座、互動討論、邀請專家講座和自主研究與學習等多種形式,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和新的要求,并設計學生實地參觀調研和企業專家進課堂等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