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朵朵
摘 要:將紅色資源正確運用于高校思政課堂教學中可以創新思政課堂教學內容,可以使思政課堂單一的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讓思政課堂教學工作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獲得全新的發展機遇,為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人才奠定堅固的基礎。本文主要對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進行探析,并對相應的融入措施詳細論述。高校思政課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紅色資源的內容,依據課堂教學所需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正確開發和利用紅色資源,確保思政課的教材教學內容能夠與紅色教育內容相互融合,建設教學長效機制,完善、優化教學課堂。
關鍵詞:紅色資源;高校;思政課;教學;路徑
紅色資源主要是指我國在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的過程中留下的重要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可以推動思政育人,還可以大力發展紅色教育。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高課堂育人效果。在思政教學課堂將紅色資源大力融入,可以提高思政實踐課的方法創新性,可以展現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活動的多樣性。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識,便于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讓課堂教學工作在實際執行時更有價值。
一、將紅色資源融入于高校思政教學課堂的意義
高校思政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思想,而紅色資源教學內容也可以幫助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思想,二者具備一定的關聯性。將紅色資源融入于高校思政教學課堂中具有更多積極的意義,可以讓學生在思政教學課堂中了解紅色歌曲和紅色戲曲,以及紅色文學等紅色文化,可以將解決內容與教材教學內容加強結合,除了可以增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性,還可以拓展文化學識,獲得更多提高課堂學習成效的學習能力,讓自身在后續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同樣擁有眾多的寶貴財富。
另外,紅色資源的正確融入,還可以拓展高校思政教學的內容,讓思政課堂中理論性較強的且抽象性較強的知識內容得到具體展示,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對所學內容提高情感認同,對所學內容增強價值信念,讓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課堂具有較強的育人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紅色資源內容優化思政課堂教學模式,傳統的思政課堂教學模式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中具有較多的應用局限性,機械化的知識灌輸方法并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與所學內容產生情感共振。借助紅色資源的力量優化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后,可以將多樣化的紅色文學在課堂中進行展現,以此給予學生較強的情感沖擊和藝術感染力,在受到全方面熏陶的過程中提高課堂學習實效。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紅色資源內容優化思政課堂教學的話語表達,讓高校高效的思政教學課堂得以建立。
二、將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
借助紅色資源內容的力量素質高校思政課開展紅色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高校學生的愛黨意識,而且也可以幫助高校學生在日后發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成為輔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教學內容。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中注重開發紅色資源,注重合理應用紅色資源,優化紅色資源與功效,讓思政課教學與紅色資源相融合,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目標,達到現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教學目標。
(一)教師要注重開發紅色資源
為了增強紅色資源內容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融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可以了解不同地區的紅色資源分布情況,對大量的紅色文學和紅色歌曲等內容進行搜集,并將其整合后在課堂中進行展現,達到開發紅色資源和應用紅色資源的成效。另外,教師除了要對紅色資源內容加強挖掘,也需要將紅色資源的文化內涵和革命精神加強挖掘,利用提煉的紅色思想和相關精神融入到思政課教學工作中,引領學生在思政課堂中對相關內容習挖掘其中蘊含的紅色精神和內涵,把握住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資源,發揮思政課堂中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
(二)教師要注重合理利用紅色資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合理利用紅色資源,可以建立紅色資源與高校思政教學相融合的長效教學機制,除了可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還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現代化發展目標,增強學生在課堂中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培養高校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例如,以紅色歌曲《東方紅》、《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瀏陽河》等為例,這些歌曲具有較強的情感沖擊力,在思政課堂中對這些歌曲以媒體形式進行展現,并引領學生對該類歌曲學習演唱,可以增強學生與所學內容之間的情感共鳴,讓紅色教育工作開展的更為高效。以紅色文學《太陽照在桑干河》、《紅巖》、《林海雪原》等為例,這些內容在思政課堂中展現時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學生對齊理解和探究時,可以激發內心深處的陣陣漣漪,在豐富文學積累內容的過程中,將紅色發展思想進行建立,將紅色精神完善提升,為推動我國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三)教師要注重優化紅色資源與功效
不斷提高紅色資源融入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教師需要將紅色資源內容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相互融合,并且也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將教學工作的內外部環境和教學系統加強優化和完善,這樣才能使思政課教學改革工作得到全面推進,也可以使紅色文化宣傳力度得到全面增強。另外,若教師在新時期社會發展中注重優化紅色資源與功效,還可以有效的拓展思政課教學的內容和邊界,完善現代思政課教學體系,通過培養更多優秀的大學生,優化社會文化環境,為推進我國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奉獻更多的力量。
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除了可以在課堂中將紅色資源加強滲透,也可以在網絡環境中將紅色資源內容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融合的內容進行宣傳,讓更多社會群眾在各大媒體軟件中,對紅色文化宣傳內容加強熟悉,可以在日常生活與發展中昂揚進取,記住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優化內心世界,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實現文化育人的重要內容。
三、結語
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若參透紅色文化,可以以此樹立艱苦奮斗和不畏犧牲的精神,可以樹立全新的發展目標。除了可以對思想政治課堂中的學習成績提升,還可以獲得全學科和全方面的發展。強化紅色資源的思政教育功能,讓思政教育課程在現代教育背景中展現開展的意義和價值,展現該類教育工作多樣化的育人功能。讓高校教育工作得到推進和提升,讓我國教育行業朝著下一個發展目標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 張政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新時代“雙一流”建設根本任務的戰略思考[J].人民論壇. 2020(25)
[2] 袁銀傳,史素花.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0(07)
[3] 許屹山,傅康.紅色影視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探微——以安徽省紅色文化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4] 孫佩.影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述評[J]. 思想政治課研究. 2019(05)
[5] 李安峰.新時代抗日劇歷史虛無主義現象之反思與突圍[J]. 電影評介. 2019(11)
[6]學習貫徹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筆談[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