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璟 畢素榮
摘 要:涉網絡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件往往存在犯罪時間跨度長、受害群眾數量多以及證據難收集、犯罪數額難確定等特點及辦案難點。檢察機關辦理此類案件時,要充分發揮訴前主導作用,綜合運用引導偵查、退回補充偵查、自行補充偵查等方式,完善證據體系,準確認定翻供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利用大數據分析思路,通過對查獲的銷售賬本記錄與銀行賬戶交易明細、部分購買者的付款憑證進行數據化分析比對,確定賬本記錄的真實性和證據證明力,精準認定各被告人的犯罪數額。
關鍵詞: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偽劣農藥 網絡銷售
一、基本案情及辦理過程
2015年起,張某某、霍某某夫婦先后虛構“青島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注冊“青島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未取得任何農藥生產、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向王某某提供標簽、圖樣,委托王某某生產偽劣農藥,并通過互聯網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王某某以租住的民房為加工窩點,在未取得任何農藥登記證及相關農藥生產、經營許可的情況下,組織工人生產偽劣農藥,銷售給張某某、霍某某。截至2019年5月,張某某、霍某某生產、銷售偽劣農藥771萬余元,王某某生產、銷售偽劣農藥333萬余元。經農業農村部農藥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檢測,加工窩點現場查扣的成品農藥均不合格。
2019年5月29日,張某某、霍某某和王某某被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抓獲歸案。2020年3月17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檢察院以張某某等三人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提起公訴。2021年2月8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某、霍某某、王某某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至300萬元不等。三被告人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21年4月28日,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判決已生效。
二、辦案難點和解決路徑
(一)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的真實性認定
本案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被抓獲當日的第一次訊問中稱,自己是本案的發起人和主導者,其丈夫霍某某負責單線聯系、委托王某某生產偽劣農藥;張某某、霍某某虛構生產廠家和廠址,使用多個不同微信賬戶,以銷售經理、客服、會計等不同虛假身份與購買人在網絡上聯系,使用他人銀行卡賬戶作為收款賬戶;承認公安機關查獲的19本賬本系其記賬所用。審查逮捕期間,張某某全面翻供,稱有罪供述是偵查機關故意誘導形成,不是真實意思表示,不知道霍某某在生產、銷售偽劣農藥,只是聽從霍某某的指揮負責記賬,記賬內容是根據霍某某的指示形成。與此同時,霍某某為了保全其妻張某某,也稱是自己在主導,張某某只是幫忙記賬;王某某的供述和辨認證實與其電話聯系的是霍某某,未證實張某某是否參與。審查逮捕階段的證據證實,公安機關在抓獲張某某和霍某某時,并未查獲偽劣農藥,也未能獲取張某某、霍某某利用網絡對外銷售的微信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僅繳獲19本記賬本。審查以上證據不難發現,除了其有罪供述和賬本外,并沒有其他直接證實張某某犯罪的書證、物證和證人證言,在張某某全面翻供的情況下,單憑賬本并不能直接證實張某某的犯罪主觀故意。
針對張某某在審查逮捕階段的翻供問題,一方面,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結合所查獲賬本上有關購買人的姓名信息,盡可能落實足夠多的購買人身份并取證,從購買人一方獲取指向張某某的犯罪證據。另一方面,檢察機關深入挖掘張某某有罪供述與在案其他證據的關聯點。經引導公安機關補充購買人的證言,發現所有購買人證言均證實農藥客服人員為女性,而張某某和霍某某均供述銷售農藥的只有其夫妻二人,并無他人。通過審查張某某有罪供述中提及19本賬本中有一些特殊符號對應某一筆貨款或支付給王某某的加工費,檢察機關審查賬本發現,一些數字有下劃線等特殊標記,但霍某某供稱只有張某某知道符號的含義。霍某某的供述證實張某某記賬并非根據其指示形成,而是張某某自主完成。
檢察機關辦案人員結合收款銀行賬戶、購買人證言等對賬本中帶有符號的數字抽樣進行核實和驗證,發現賬本中標注特殊符號的數字和銀行賬戶中一筆特定的資金往來如購買人所付款項、轉給王某某的加工費等的數額一致,從而證實了張某某有罪供述中關于符號含義的真實性。為進一步核實張某某有罪供述的合法性,檢察機關辦案人員調取并查看了張某某有罪供述的同步錄音錄像,確認錄音錄像過程和訊問筆錄的一致性,訊問過程并無誘導的跡象;且從訊問的時間上看,有罪供述是在張某某被抓獲后的第一次訊問時做出的,當時偵查機關尚未對查獲的19本賬本進行全面審查,偵查人員客觀上不具備知曉符號含義的可能性,不可能誘導張某某做出如此準確的解釋。
通過對上述證據的分析論證,檢察機關辦案人員認為,張某某的有罪供述和在案證據能夠相互印證,且排除了合理懷疑,能夠證實張某某是本案的主要策劃和實施者之一,其翻供的辯解和霍某某的供述系故意為其脫罪,不應采信。最終,法院的判決采納了檢察機關辦案人員的論證思路。
(二)大數據賦能破解犯罪數額認定難題
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對張某某賬本上記載的金額進行了人工統計,將統計金額800余萬元作為張某某、霍某某和王某某三人的共同犯罪數額,并以此數額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辦案人員認為,該案張某某、霍某某借用他人的4個銀行賬戶收取銷售偽劣農藥的貨款,因銷售時間長達5年,收款賬戶的交易流水信息數量龐雜,不能直觀地和查獲的賬本一一對應,因此簡單地依據賬本總額作為本案的犯罪數額,以及將4個銀行賬戶的收款總額作為銷售數額均存在證明力不足的問題。而本案中,逐一核實全國范圍內近千名購買人信息,通過匯總購買人付款的數額認定犯罪數額也并不現實。此外,對于生產偽劣農藥的王某某來說,雖然其使用自己的賬戶收取張某某支付的加工費用,但因王某某和霍某某均稱二人之間除了農藥銷售款之外,還存在部分借款行為,賬戶的資金往來較為繁雜,因此王某某犯罪數額也不能通過簡單地匯總銀行轉賬記錄的方式確定。669F644C-A95E-4792-8AE3-D5C6440B409D
面對該案犯罪數額認定難的現狀,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注重借鑒大數據分析思路,一方面,對公安機關查獲的張某某的19本手寫賬本上的金額、符號標記以及調取的7個涉案銀行賬戶的交易明細通過EXCEL進行了數據表格化處理,并將整理出的賬本中記錄的近2000條銷售信息與涉案多個銀行賬戶5年的交易流水數額進行對比,確認其中1185條銷售記錄與銀行流水完全相符;另一方面,將部分購買人提供的轉賬記錄、購買信息與賬本記錄和交易流水再進行比對,三者的數額也得到了印證。通過大數據比對,有效印證了19本手寫賬本記載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準確認定了張某某和霍某某的犯罪金額為771萬余元。
同樣,在對王某某犯罪數額的認定上,檢察機關也充分運用了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根據張某某有罪供述,其在給王某某結賬時,并不是單筆訂單逐一支付,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將數筆訂單合并付款,并在賬本相應的交易記錄下面畫一條線,然后將付款的總金額和時間寫在線的下方。檢察機關將19本賬本中劃線處下方的金額進行匯總和整理,將不同賬本中標注同一時間的所有金額相加,再與相同時間段二人賬戶之間的流水進行對比,發現2015年至2019年間,張某某向王某某實施的71筆轉賬行為的時間和金額均與賬本中記載的一致。最終,認定王某某的犯罪數額為333萬余元。
三、辦案思考
(一)以有罪供述和在案其他證據之間的相互印證認定翻供被告人的犯罪事實
犯罪分子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和心理,到案后否認犯罪以及先承認犯罪后又翻供的情形,在司法實踐中經常存在。因此,需要以有罪供述和其他在案證據的相互印證,來認定翻供被告人的犯罪事實。
雖然不輕信口供已經成為司法人員普遍的共識,但實踐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依據有罪供述定案以及獲取有罪供述后忽視通過有罪供述收集與供述印證的其他證據來固定口供的現象。如本案在偵查初期,張某某及霍某某供述中都承認了利用網絡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的犯罪事實,因此公安機關并未調取張某某、霍某某利用網絡銷售的證據如微信聊天記錄等,使得本案客觀性證據相對薄弱。在審查逮捕階段張某某翻供,加之本案網絡犯罪人貨、人財分離的特點,給司法人員審查認定事實帶來一定的困難。檢察機關根據購買人證實客服系女性、記賬本符號只有張某某能解釋、符號對應的數字和銀行流水一致、同步錄音錄像證實公安機關不存在誘導可能等情況,結合偵查階段張某某的有罪供述,綜合認定本案張某某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其翻供辯解不能成立。
(二)充分履行訴前主導責任,提升引導取證和補充偵查質量
檢察官在辦理涉網絡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時,要在捕與訴、引導偵查取證、判斷運用證據、準確適用法律規定等過程中履行主導責任,充分發揮“捕訴一體”優勢,提升引導取證和補充偵查質量。
本案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通過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確定案件取證方向,引導偵查機關及時、廣泛收集購買人的證言,從而獲得充足的付款數額樣本,在賬本記錄和收款賬戶流水一致的基礎上,通過比對賬本和購買人的付款記錄,從兩個方面驗證賬本記賬數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認定案件犯罪數額的思路獲得法院判決認可。同時,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環節,開展自行補充偵查,發現王某某使用的另外兩個涉案賬戶的信息,并引導公安機關對新賬戶信息進行補充偵查,通過對其中一個王某某已經注銷的銀行賬戶的流水進行分析比對,發現該賬戶中數十萬元的流水金額與賬本記錄一致,為準確認定王某某的犯罪數額提供有力支持。
*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266061]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二級檢察官[266109]669F644C-A95E-4792-8AE3-D5C6440B40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