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市
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高中生是學習我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階段,在高中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增強愛國情懷,培養人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階段實施傳統文化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增強民族自信,弘揚民族精神。本文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論述在高中生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生 中國傳統文化 必要性 有效策略
引言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認知,進而提升思想高度,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汲取了從古至今先人的偉大智慧,其中包含了智育和德育,教師通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將高中學生培養成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1、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社會主義國家建設者的需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實踐的驗證和歷史的沉淀,包含了許多智慧的結晶,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能提升高中生的文化修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在國際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提高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就必須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特色,筑牢我國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避免文化霸權主義進行價值觀的滲透。隨著我國影響力的提高,許多外國友人來中國進行中文學習,參觀我國孔子學院,高中生作為下一代的接班人,必須進一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2利于培養學生道德素養
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下,主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德育對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高中生傾向于個性化發展,喜歡研究吃穿,甚至存在攀比心理,個別學生行為怪異,就是為了標新立異,這些行為嚴重影響社會風氣,有失道德風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來講求勤儉節約,尊重師長,其中包含的思想智慧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糾正不良行為,改變社會風氣。
1.3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當前的高中生主要被00后所占據,他們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沒有經歷過大的困難和挫折,沒有體會過生活的艱辛,所以當面臨人生苦難時,承受能力較差,心理健康受到影響。這些高中生缺乏歷練,心理較脆弱,很難承擔起國家大任。當下必須對高中生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豐富內心世界,灌輸積極情緒,促進心理健康成長。學習蘇軾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人格品質,從古代偉人中體會到淡泊名利,脫離世俗的儒雅,從近現代戰爭中學習到軍人不畏犧牲,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諸如此類的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培養道德素養,提高綜合素質。
1.4增強民族自信心
高中生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了解到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體會中國力量。我國物質文明遺產和精神文明遺產,體現出我國在世界的發展水平,高中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愛國情懷,讓他們對我國發展充滿信心和動力。
1.5提升文化品位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功利主義思想,很多學校的教育也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重技術輕人文,傾向于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專業文化知識,提高學習成績,以找到好的工作崗位,爭取較理想的薪資,但人文主義教育較為缺乏,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太了解,不能體會文化的高貴和儒雅。對高中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能全面提升文化修養,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下,接受慢節奏的生活,既有為幸福生活奮斗的動力,又有脫離世俗的韻味,提升道德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總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像在筑牢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石,增強民族凝聚力。高中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能培養道德素質,提升文化品位,消除生活中的焦慮和憂愁,更多的是悠然自得的勇氣和奮斗的力量。
2、對高中生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2.1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環境
在情境學習能進一步增加實踐經驗,校園文化環境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具有直接影響,教師可以在班級創設文化角,通過粘貼制作傳統文化小故事或繪畫等為學生營造班級環境。學校領導可以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對校園文化環境進行改造,制定校園文化長廊。也可以組織傳統文化類的比賽,例如講故事比賽,繪畫比賽等,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作用,進行文化滲透,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促進人才培養。
2.2構建文化傳播機制
在學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需要教育者制定教學策略,實施文化教育,也需要有先進的文化傳播機制,為傳統文化的滲透打定堅實基礎。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對高中生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時,必須構建新媒體文化傳播機制,搭建新媒體網絡傳播平臺,且以學生學習需要為主,學校是強有力的后盾,必須要挖掘多方面渠道,以增大文化影響力,對教學產生積極作用。教師可積極借助新媒體傳播平臺,通過直播、錄視頻等方式推送高中生傳統文化教育課堂,增加社會各領域認同感,提高支持度。
2.3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能增加高中生的實踐經驗,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各個高中學校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到社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會人生百態,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文化博物館、紀念館等進行參觀,領略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魅力,在參觀的過程中增加民族榮譽感,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弘揚民族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提升高中生文化修養,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正是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高中生是下一代的接班人,必須要對高中生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夯實中華文化的根基,在國際化浪潮下,打下我國生存發展的一片天地。教師在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從學生實際發展需要入手,合理地構建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高中生群體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彰顯高中階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和作用,促進高中階段教育教學活動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碧芬.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J].校園英語,2022(11):145-147.
[2]趙云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增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J].中學生英語,2022(12):10-11.
[3]謝柯,張清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模式創新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2,43(01):113-119.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2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