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梟(四川農業大學,四川 雅安 625014)
1.滎經黑砂器
滎經黑砂器即產自滎經小城的黑砂器,傳承了兩千余年,極具地方特色。滎經砂器的制作始于春秋后期、戰國早期,定型于秦漢,后發展延續至今。因極具本土特色的燒制材料(白善泥、二煉煤煤渣)和傳統的土窯燒制方式,所以只有這里生產的黑砂器,才有資格被稱為“滎經黑砂器”(圖1、圖2)。

圖1 滎經黑砂傳統砂鍋

圖2 滎經黑砂器燒制
滎經黑砂器是歷史底蘊深厚、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具有珍貴的文化價值。2006年,“滎經砂器燒制技藝”被四川省政府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滎經黑砂器自此走進更多國人的視野。2009年,滎經被譽為“中國黑砂之鄉”,從此有了“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的說法。2013年,滎經砂器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2.滎經黑砂文化傳承現狀
滎經黑砂器的生產方式是家庭作坊式手工生產,技藝、外觀、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滎經黑砂器的市場始終無法得到發展和擴大。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各類智能餐具的相繼出現,對滎經黑砂器的市場和文化傳播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滎經黑砂器的傳承主要延續傳統傳承方式,如家族傳承、子承父業、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以口傳心授來延續。傳承方式的老舊加上其需要傳承人十年如一日地專注于實踐,讓滎經黑砂文化的傳承變得更加艱難。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黑砂器的制作人戶不足五十,這直接影響了滎經黑砂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當今時代是數字化時代,數字信息和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也面臨著全球化與數字化的挑戰。我國正視并重視新時代帶來的種種變化,2020年,國家文物局提出大力發展博物館“云展覽”,支持博物館發展在線業務,大力加強文物數字化建設。
我國已經成功建設了許多數字博物館,比如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數字敦煌等。為傳統文化設立數字展廳,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傳統文化的傳播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
滎經黑砂文化傳承現狀不容樂觀,它的文化價值未被人們看到。因此,我們需要用更新的手段來發展滎經黑砂文化。于是我們推出“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試圖利用數字技術將滎經黑砂文化傳承下去。
1.用戶體驗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用戶體驗的定義是:用戶在使用一個產品或系統之前、使用期間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認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應、行為和成就等各個方面。如果產品能夠具有高度的同理心,不僅可以贏取用戶體驗滿意度,而且還可以獲取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加深用戶感受。
2.交互行為
交互行為,顧名思義是相互作用的交流互動行為。若設計者想實現與用戶的互動,可以將輸出信息展示給用戶;當用戶對設計者的信息作出回應并反饋給系統時,就實現了兩者的互動和信息交換,這便是交互過程。當交互行為產生時,用戶的體驗感會增強,會更主動地去獲取信息。
數字時代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已成為發展傳統文化的一種新模式。滎經黑砂文化與交互設計之間的結合,正是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碰撞。滎經黑砂器的制作過程是動態、可感的,這個過程,就是“交互”的過程。將滎經黑砂文化與交互設計相結合,不僅賦予了交互設計獨特的文化內涵,也讓滎經黑砂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對滎經黑砂器充分研究后,需將文物知識信息化,歸納文物的創作背景、文化內涵,并對其外形特點、藝術手法等細節作出通俗易懂的提煉,最后形成對文物最精簡的總結文案展現給觀者,讓觀者在有限的時空里,能夠高效地了解滎經黑砂器的文化信息。
1.設計博物館標志,彰顯滎經黑砂器主題
標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符號,具有極強的顯著性。標志常置于數字博物館網頁的顯著位置。一個有內涵的標志,不僅圖案具有美觀性,而且還涵蓋了豐富的文化信息,在彰顯自己的特點和主題的同時,體現博物館的內容、作用,向觀者傳達更多的消息,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把握整體色彩、設計風格,營造滎經黑砂文化獨特氛圍感
滎經黑砂器,具有獨特的外形、顏色、風格,為了體現它的與眾不同,數字博物館的視覺呈現也應獨具一格。滎經砂器以黑色、灰色、紅色三色為主,造型古樸豪放,周身散發著肅靜溫潤之美。因此,網頁整體色調應該偏向黑色、紅色等沉穩色,其設計風格偏古典,網頁的設計也需體現滎經黑砂器獨特的形狀、線條和質感。
3.加入動畫設計,增強體驗感
圖形與文字相比,圖形會讓所傳達的信息變得更直觀、形象;與靜圖相比,動態的圖形更能吸引觀者的注意力。因此,在數字博物館中添加動態圖形、動畫,能吸引觀者的注意力,讓觀者沉浸其中,增強觀展體驗感,從而加深觀者對黑砂文化的理解。
1.利用聲效和震動,調動用戶的觀感,增加沉浸式體驗
聲效和震動有一種互動的沉浸感,能加強用戶體驗,因此可適當增加聲效和震動的設計。生活中,有許多利用感官增加體驗感的案例,比如在設置手機鬧鐘調整鬧鈴時間時,會發出傳統手表里撥動齒輪的聲音并使手機發生震動,這時音效和震動刺激著人,讓用戶有一種真實調動時間的感覺。因此在數字博物館中,增加對音效、震動的設計以增加觀者的體驗感和知識獲得感是必要的。
2.設計創新小游戲,加強趣味性
為了加強數字博物館的趣味性,還可以將文物的歷史、文化內涵作為背景,設計互動小游戲,通過簡單的游戲互動,讓觀者有愉快的感官認知。例如,在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中,設計一款制作滎經黑砂器的小游戲,將滎經黑砂器獨特的形狀、燒制過程融入小游戲,讓觀者在娛樂過程中也能學習文化知識。“玩游戲”的過程不僅讓觀者產生愉悅的體驗感,還讓觀者對滎經黑砂器的文化內涵、工業價值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3.不經意間,為觀者制造驚喜
在一些小細節處為用戶制造驚喜,可能對產品的功能沒有實際幫助,但如果這份驚喜超出了用戶預期的體驗,會讓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上升。當觀者已經參觀數字博物館20分鐘,若系統自動彈出獎勵頁面,為觀者頒發“滎經黑砂文化傳承者”的稱號,觀者的驚喜感和體驗感都會隨之大大增加。
1.掌握用戶的心理預期,構建流暢的交互體驗
在交互設計中,滿足用戶的心理預期,是設計的基本要求。控制用戶的心理預期可以通過管理交互進度、時間等方式。構建流暢的交互體驗,需要系統及時作出反應,不讓觀者處于被動狀態,若出現問題或需要用戶等待時,要提前告知觀者這一信息,或者給予觀者更多的主動權。
2.讓觀者操作更方便,降低認知成本
讓觀者操作更方便,這是設計交互細節時需要注意的,若交互過程輕松,就能盡可能地縮短用戶操作時間,同時也能降低觀者的認知負擔。在進行數字博物館UI設計時,盡可能利用普遍的設計模式,避免過于追求創新而增大操作難度。為了降低觀者的認知成本,在保證內容可讀性的前提下,應該最小化可選項,避免選項的冗雜與重復給觀者帶來認知負擔。
3.給予及時的操作反饋
對用戶的操作給予及時反饋,是交互設計的基本原則。操作反饋是幫助用戶隨時感知此時的狀態,并告訴用戶下一步應該如何操作或者幫助用戶作出判讀和決定,以滿足用戶的控制欲,消除不確定性給用戶帶來的負面情緒,提升用戶體驗。因此,無論是在何種狀態下,都需要給予觀者及時的操作反饋,讓觀者能明白此時的情況。
傳統博物館中的展品多為靜態,觀者的互動體驗嚴重缺失,難以將自己的感受激發出來(圖3)。

圖3 滎經黑砂器博物館
在數字博物館中,觀者擁有主動權和選擇權,這為觀者與滎經黑砂器之間的互動奠定了基礎。觀者參與交互的過程,就是滎經黑砂文化傳播的過程,該過程極大地促進了滎經黑砂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的創設,是對滎經黑砂文化的創新,對滎經黑砂器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對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交互設計的研究,意在通過交互的方式,加強觀者對滎經黑砂器的理解,從而有效地傳播滎經黑砂文化。通過交互設計,真實化還原黑砂器,能充分體現滎經黑砂器的“活”性。增強數字博物館的交互設計,讓觀者親身體會滎經黑砂器的魅力,有利于挖掘滎經黑砂器的文化內涵。
滎經黑砂器是中華歷史優秀的文化產物,傳播其文化內涵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對滎經黑砂器的發展現狀、滎經數字博物館建設作出分析,并以此對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交互設計策略進行研究和構建。加強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交互設計,首先需要整理數字黑砂館內藏品的文化知識,使其信息化;其次還需要制作契合主題的網頁設計,為觀者營造愉悅的視覺體驗;再次創新多元的展示形式,加強觀者的沉浸感;最后,構建流暢的交互體驗,提升有效的操作反饋。加強滎經黑砂器數字博物館的交互設計,對滎經黑砂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具有重大作用。但在千變萬化的新時代,如何將滎經黑砂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如何更好地將滎經黑砂文化繼承下去,仍然是需要我們探索和實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