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甘肅省慶陽骨科醫院內科 甘肅 慶陽 745000)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常見的一種多發性疾病,主要發作群體是中老年人,一旦發病后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乏力、心悸、頭痛等),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質量。我國近些年來臨床中接診的高血壓患者數量日益提升,很多高血壓患者都伴有心、腦、腎等功能障礙,其中冠心病是臨床中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一旦發病就會加重高血壓病情,降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效果[1]。臨床中主要采用藥物方式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通過長期服藥來達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臨床中常見的治療藥物種類很多,效果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為了提高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臨床醫師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藥物治療方案。本研究分析了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片(Ⅱ)聯合通脈養心丸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期間收治的120 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兩組資料(P>0.05),能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基礎資料 觀察組(n=60) 對照組(n=60) t/X2 P男33 35性別0.135 0.712女27 25年齡(歲) 56.52±3.27 56.13±3.21 0.659 0.511體重(kg) 58.32±4.26 58.84±4.34 0.662 0.509病程(年) 5.21±1.26 5.35±1.21 0.620 0.535納入標準 排出標準符合《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 合并精神類疾病經血壓、心電圖檢測確診 合并惡性腫瘤資料完整 對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依從性高 合并糖尿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合并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
1.2.1 對照組。對照組口服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規格:5mg)。10mg/次,1 次/d。治療30d。
1.2.2 觀察組。觀察組口服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片(Ⅱ)(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09,規格:鹽酸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為10mg:5mg,5mg/次,1 次/d)+通脈養心丸(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制藥廠,國藥準字:z12020589,40 丸/次,2 次/d)。治療30d。
(1)對比兩組血壓水平,以收縮壓、舒張壓水平評價。(2)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顯效:血壓、血脂、心功能均恢復至正常水平,臨床癥狀消失;有效:血壓、血脂、心功能、臨床癥狀大幅度改善;無效:血壓、血脂、心功能、臨床癥狀無改善。(3)對比兩組血脂水平,以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LP(血清脂蛋白)水平評價。(4)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5)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以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評價[2]。
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治療前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血壓水平(,mmHg)

表2 對比兩組血壓水平(,mmHg)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147.82±5.73 128.64±7.61 96.52±4.35 83.12±3.16對照組 60 147.16±5.61 141.87±7.03 96.82±4.53 91.54±3.64 X2 0.637 9.891 0.370 13.530 P 0.525 0.000 0.712 0.000分組 例數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n,%)
TC、TG、LDL-C、HDL-C、LP:治療前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血脂水平()

表4 對比兩組血脂水平()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60) 對照組(n=60) t 值 P 值TC(mmol/L)治療前 5.32±0.54 5.35±0.52 0.309 0.757治療后 4.26±0.38 4.85±0.54 6.921 0.000 TG(mmol/L)治療前 2.26±0.47 2.31±0.53 0.546 0.585治療后 1.61±0.43 2.08±0.59 4.986 0.000 LDL-C(mmol/L)治療前 3.05±0.56 3.12±0.57 0.678 0.498治療后 2.13±0.34 2.74±0.87 5.058 0.000 HDL-C(mmol/L)治療前 1.34±0.53 1.38±0.52 0.417 0.677治療后 3.59±0.73 2.32±0.84 8.839 0.000 LP(mg/L)治療前 235.64±34.26 234.18±35.12 0.230 0.818治療后 184.13±21.37 205.38±22.54 5.299 0.000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n,%)
LVESD、LVEDD、LVEF 水平:治療前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

表6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60) 對照組(n=60) t 值 P 值LVESD(mm)治療前 68.64±3.27 68.51±3.24 0.218 0.827治療后 44.63±4.21 52.36±4.53 9.682 0.000 LVEDD(mm)治療前 73.37±5.64 73.52±5.54 0.146 0.883治療后 53.41±4.15 62.27±4.13 11.721 0.000 LVEF(%)治療前 35.62±2.31 35.19±2.25 1.032 0.303治療后 55.24±4.23 42.39±4.46 16.192 0.000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是心血管內科臨床中常見的、多發的一種疾病,如果高血壓患者受到多種因素(精神過度緊張、飲食習慣等)的影響會誘發冠心病。冠心病的主要表現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對患者的心臟功能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問題,血壓長時間處于較高狀態,會導致冠狀動脈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導致合并發作冠心病。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3],我國每年大約有300 萬患者死于心血管類疾病,其中有一半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個獨立高危因素。有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高血壓,有7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伴有高血壓。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病情復雜,如果患者血壓長時間處于較高狀態,會導致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單純控制血壓,療效并不明顯。臨床中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普遍使用藥物的治療方式,最常使用的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通道拮抗劑等。參與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口服氨氯地平,其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通道拮抗劑,口服后能夠有效抑制由于鈣引導的主動脈收縮,但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結合、解離受體,發揮藥效的時間也較長,起效時間較短。另外氨氯地平能夠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諸多療效如增加心血量、冠脈流量、心肌供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運動能力,激活LDL 受體,抑制合成膠原,抗動脈硬化等。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片(Ⅱ)是臨床中治療高血壓的新型藥劑,主要適用于單獨服用氨氯地平或貝那普利治療而不能很好控制血壓的患者或代替氨氯地平聯合貝那普利治療,主要成分是5mg 氨氯地平和10mg 貝那普利,對控制血壓極為有利。
通脈養心丸是臨床中用于缺血性心臟病治療的一種中成藥,主要藥物成分有地黃、醋制龜甲、大棗、麥冬、制何首烏、五味子、黨參、雞血藤、阿膠、桂枝、甘草等,具有養心、補血、通脈、止痛的作用,對于心絞痛、心律不齊、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患者有著良好的療效[4]。現代藥理學證實,通脈養心丸具有抗炎、抗心肌細胞缺氧損傷、抗氧化等療效。其中地黃具有保護神經、消炎、凝固血液、提高免疫力等;制何首烏保護神經和肝、抗菌抗炎、降脂降糖、抗衰老等;阿膠補血、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等;麥冬調節免疫功能、抗心肌缺血和血栓、耐缺氧、抗腫瘤、降糖等;黨參提高免疫能力、降血壓、對胃腸運動有效調節、擴血管、抗潰瘍、對微循環有效改善、提高造血能力等;桂枝抗驚厥、抑菌消炎、降壓、抗過敏和腫瘤、擴血管、促發汗、鎮靜、解熱、抗病毒、利尿、抗聚集血小板、解痙鎮痛、抗凝血等[5]。大棗保護肝臟、提高免疫能力、抗轉型變態反應、遏制增殖癌細胞等。
綜上所述,聯合藥物(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片(Ⅱ)+通脈養心丸)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血壓、血脂、心功能,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較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