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小玲 晉李
(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癥防治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2)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具有流產史、早婚早育等女性會誘發宮頸癌發生,患者常多伴有外陰瘙癢、下腹墜痛、月經失調等癥狀,若發現異常應盡早就醫。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方式治療,雖然能有效控制病情惡化,但治療過程中患者需忍受極大的痛苦,且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需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整合式心理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利于治療效果[2]。基于此,本文探究整合式心理護理對宮頸癌放化療患者的效果影響,報道如下。
選我院2021 年1 月~2022 年2 月宮頸癌放化療患者80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年齡32~70(51.19±1.02)歲,鱗狀細胞癌14 例、腺鱗癌11 例、腺癌15 例,臨床分期Ⅲ期24 例,Ⅳ期16 例;觀察組:年齡33~70(51.76±1.47)歲,鱗狀細胞癌12 例、腺鱗癌14 例、腺癌14 例,臨床分期Ⅲ期21 例,Ⅳ期19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2018 年NCCN 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的診斷標準[3];(2)患者自愿參與本次試驗;(3)患者能正常溝通交流。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重度疾病患者;(2)臨床治療缺失或者生存時間不足3 個月的患者;(3)近1個月內接受過其他重大手術治療;(4)具有用藥禁忌的患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日常生命指標監測,用藥指導,協助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常規健康宣教。
觀察組實施整合式心理護理干預。(1)支持性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交談過程中應保持親切熱情的態度,營造舒適的交流環境,減輕患者的防備心理。引導患者主動傾吐內心的擔憂恐懼情緒,并且要求家屬參與護理中,主動陪伴關心患者,使其感受到溫暖,加強治療信心。組織集體活動并邀請患者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能夠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并且豐富其生活,從而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另外還應對其實施放松訓練和音樂治療,每天陪同患者在舒緩音樂環境下進行簡單的放松訓練,可以到達放松身心的效果。(2)預防性心理護理:定時開展主題座談會,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患者之間能夠相互交流疾病注意事項和治療有效方法。并且提前告知患者治療方案和病情情況,以免患者因對治療方法的不了解而產生擔憂恐懼心理。(3)人文關懷護理: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加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更好地配合治療。對其進行每月一次的情緒狀況調查,讓患者積極表達其真實情緒感受,從而能夠為其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護理。
(1)焦慮、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測評,SAS 評分≥50 表示存在焦慮癥狀,SDS 評分≥53 表示存在焦慮抑郁癥狀,且評分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存質量量表(SF-36)評測,觀測指標包括自理能力、活動能力、精神狀態、睡眠質量、認知能力,滿分100,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治療依從性:包括積極面對、發泄情緒、消極逃避3 種情況,依托自制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測評,積極面對的患者越多,代表治療依從性越好。(4)護理滿意度觀測值:采用醫院自制評分量表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情況,量表評分滿分100。評分80-100 分為非常滿意,評分60-80 分為滿意,評分低于60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
本文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X2驗證;計量資料以()表示,t驗證,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

表1 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0) 51.65±3.36 26.21±2.11 54.28±3.37 32.10±2.19對照組(n=40) 51.52±3.41 31.34±2.16 54.31±3.31 38.71±2.25 t 0.172 10.745 0.040 13.314 P 0.864 0.000 0.968 0.000組別
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情況比較(,分)

表2 生活質量情況比較(,分)
分組 自理能力 活動能力 精神狀態 睡眠質量 認知能力觀察組(n=40) 79.42±5.21 79.35±3.57 77.38±3.84 78.58±3.47 76.27±3.77對照組(n=40) 69.36±5.16 70.27±3.26 69.47±3.37 69.37±3.62 67.52±3.17 t 8.677 11.8 79 9.792 11.616 11.2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積極面對率31/40(77.50%)高于對照組14/40(3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依從性對比[n(%)]
從表4 試驗數據結果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高于對照組8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宮頸癌已成為危害女性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為患者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由于多數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不深,對自身的健康比較擔憂,以及面對昂貴的治療費用等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負性情緒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阻礙患者病情好轉。為了改善以上情況,相關學者[4]對患者采取了整合式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整合式心理護理工作側重于改善患者的內心情緒,采取有效措施來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積極接受治療。該方式護理效果顯著,因此被廣泛使用到臨床護理當中[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整合式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整合式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究其原因,在整合式心理護理干預下,能滿足患者的正常護理需求,分別從支持性心理和預防性心理展開對患者的護理工作[6]。在支持性心理護理中,通過與患者的交流,鼓勵患者傾吐內心的真實感受,耐心傾聽,并提出有效見解,開導患者。要求家屬參與護理,讓家屬關心陪伴患者,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7]。為患者組織集體活動,讓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喜悅感,并且患者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治療經驗,改善其不良情緒,積極接受治療[8]。另外在輕音樂背景下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使其得到身心上的完全放松,利于治療效果的發揮。而在預防性心理護理中,對患者進行每周一次的情緒狀況的問卷調查,更大程度上了解其內心情緒狀況,以此為依據制定護理方案,對已有方案進行適當調整,以發揮最好的護理效果。向患者講解各治療方案的治療原理,面對患者的疑惑要給予及時正確的答復,以免其產生過分擔憂的心理。
綜上所述,宮頸癌放化療患者采用整合式心理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宮頸癌治療患者的負性情緒,還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同時能改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