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媛

武漢的劉阿姨今年50 多歲了,剛剛退休,自己和老伴的身體健康,孩子們爭氣,工作都不錯,唯一讓劉阿姨操心的就是二女兒懷孕的事情了。這個女兒已經結婚5 年了,肚子始終沒有動靜,檢查過后才知道是雙側輸卵管堵塞,醫生建議做試管嬰兒。
劉阿姨和女兒打聽到,試管嬰兒的智商要比正常嬰兒高,這本是好事,但嬰兒患癌癥的概率也高。導致二人一時拿不定主意,焦慮不已,誰不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呢。另一方面,二女兒已經33 歲了,眼看著就是高齡產婦,她們沒時間等。情急之下,二人聯系了家族中的醫生親戚,希望獲得專業的解答。
醫生解釋,試管嬰兒和正常受孕后生出來的孩子是沒有區別的,只是受孕的過程不同,也就是受孕地點不同而已。試管嬰兒在試管中受精,自然受孕是在輸卵管中受精。
試管嬰兒要經歷促排卵、取精和取卵,應用藥物促使女方排出更多的卵子,等卵子長到合適的大小,由醫生取出,并與取出的精子混合一起在體外(試管內)讓精卵細胞結合形成胚胎后,再送回母體(子宮)著床、妊娠、發育,并最終自然分娩生育的過程。其生長和發育過程與正常胎兒一樣,不會在智力和身體發育方面存在差異。
正常的懷孕是通過男女雙方進行性生活,由性行為導致精卵結合著床懷孕的。從遺傳基因來講,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孩子的遺傳基因都來自父母,兩者沒有區別。而孩子的智力主要與父母的遺傳物質、環境、營養和后天的教育有關。
當然,試管嬰兒作為輔助生殖技術,受孕過程有兩個環節與自然懷孕不同,一個是應用藥物進行促排卵,另一個是受精方式在體外(試管內)。
不過,促排卵藥物是模仿人體的激素,排出的卵子和自然排卵的卵子沒有區別。體外受精的環節也是模仿人體的環節和條件進行的,與自然精卵結合也沒有區別。
最后,癌癥與自身攜帶的致癌基因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很多臨床研究已經表明,試管嬰兒不會增加乳腺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患病風險。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試管嬰兒技術得到了更多認可,但試管嬰兒治療畢竟是一個創傷性治療,應該遵守嚴格的適應癥。
可以進行試管嬰兒的適應癥:不孕不育患者,通過反復的人工授精都失??;女方的輸卵管堵塞或存在盆腔病變,影響了輸卵管撿拾卵子的功能;中重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子宮腺肌癥;男方中重度的少弱畸形精子癥。
這些人不適合試管嬰兒:女方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卵巢功能衰竭,沒有卵子;無精子癥(只能進行供精的試管嬰兒);子宮的環境不適合胚胎種植,比如:嚴重的子宮內膜缺失、子宮粘連,胚胎無法在子宮內膜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