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吳亞平 溫宗奇
社區老年文藝宣傳隊正在排練節目。
近年,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持續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聚焦老年群體需求,努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
興隆縣東區北社區轄區共有居民4383戶、5875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758人。該社區于2020年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積750平方米。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小花園草木蔥蘢,綠意盎然,房間干凈明亮。伴隨清晨的鳥鳴,老人們在這里健身、下棋、聊天,和諧溫馨。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從健全制度、建立臺賬、設施改造、環境改善、志愿服務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提升社區為老服務水平,讓宜居適老的社區環境真正惠及老年人。
在養老服務中心活動室,十幾個身著亮麗裙子的居民正在排練歌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她們是我們組建的祥和藝術團老年人文藝宣傳隊成員,藝術團現有 30人左右,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建立以來參加活動50余次,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東區北社區書記王小坡說。
“我們正在為‘七一’排練歌舞《復興的力量》,大家積極性都很高,每次都準時來彩排。我們還經常排練一些節目去敬老院慰問演出,大家都覺得很有意義,充實了我們的老年生活。”71歲的祥和藝術團副團長崔發說。
在日間照料室、閱覽室、健身室、淋浴間、餐廳等區域,干凈明亮,規劃布局合理,老人們各得其所,樂在其中。
83歲的劉玉林剛打完乒乓球:“我每天都來,打打球、看看書、下下棋,感覺生活有滋有味,有時中午都不回家,那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訂餐軟件特別方便,一會兒就送到。”
“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情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理發店、飯店、洗浴中心、保潔家政公司、醫院等10多家服務行業經營點簽訂加盟協議,加盟點為網絡分布的服務形式,為服務對象提供生活保障服務。”
王小坡說:“我們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制作了愛心助老服務卡,社區老年人持愛心助老卡到轄區內為老人服務網點可以享受5%~10%的優惠。”
自2022年4月底興隆縣衛健局創建全國友好型社區以來,東區北社區在原有基礎上,通過衛健部門手把手指導,扎實從健全制度、建立臺賬、成立隊伍、開展活動、特色服務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創建工作。
東區北社區還整合社區資源,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通過上級組織幫、慈善機構助、社區自己籌等辦法,引入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志愿服務隊、助老團隊,對已經收集整理的高齡老年人基本情況、就醫記錄和治療情況,定期回訪更新,提高健康服務的效率和針對性。
“我們社區是興隆衛健局正在打造的首家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我們有信心完成創建工作。”王小坡說。
今年初,興隆縣衛健局與興隆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制定了《興隆縣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方案》,并于4月底組織全縣有關部門和鄉鎮召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調度會,圍繞創建標準、評分細則、申報流程等進行解讀培訓及具體安排部署,確保創建工作規范高效推進。
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等,為患病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定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指導,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興隆縣衛健局主任科員芮金鑫介紹,5月以來,興隆縣對半壁山鎮大碌洞村、藍旗營鎮大山村、大水泉鎮迷子地村、平安堡鎮土城頭村、霧靈山鎮塔前村、東梅寺村和縣城內8個社區進行實地督導,從居住環境、日常出行、社區服務、社會參與、氛圍營造、管理保障等多個方面開展全方位“下沉式”檢查指導,確保創建落地不走偏不走樣。
在創建過程中,興隆縣注重把握各爭創社區工作進展,安排專人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社區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最終,通過對照評分細則逐項打分,6個農村社區和4個城鎮社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到位,社區綜合服務能力建設領先,已建立獨居、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探訪制度,經常開展尊老助老孝老家風宣傳,在提升為老年人服務質量、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相對突出,深受轄區居民認可,具備創建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必備條件。
目前,10個社區正在緊鑼密鼓完善創建相關工作。其中,東區北社區、大碌洞村等社區已通過縣級初審,待市級實地審核、省級復核等程序結束后進行國家級評審,預計10個社區將于7月底全部完成創建工作。
興隆全縣常住人口271628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66646人,占比達21.5%。現有公辦養老機構兩所,共設床位88張,入住特定困供養人員74人,98%以上為65周歲以上鰥寡孤獨老年人。
“我縣養老模式為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99%以上老人更愿意選擇居家養老。”
興隆縣衛健局局長賈國民說,下一步,興隆縣將著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等,為患病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定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指導,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扎實做好老年人健康服務工作,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