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對我國經濟的調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演變和市場改革的快速推進,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和企業管理的理念正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快速轉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多元化,各種經濟體制發展迅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轉型升級也成了國有企業適應嚴峻的市場形勢和不斷做大做強的重要舉措,所以,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極為關鍵。文章對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國有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更高要求下,如何有效降低成本費用進行了思考,對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析,并提出了有效加強成本管控的措施建議,希望能對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加強成本管控、提質增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成本管控;費用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6-0110-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6.110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全球化發展,在市場更加開放包容的背景下,各種經濟體制也不斷地完善。新形勢下,市場競爭激烈,給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的生存帶來了很大挑戰:中小型企業的資源本就遠不如大型企業,國有企業又存在老舊的思想觀念和辦事風格,貿易類的企業還要在新形勢下不斷轉變觀念,參與市場競爭。此外,面對國資委對國有企業在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國有資本方面的更高要求,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如何向市場要效益、如何在經營發展中爭取到更多融資、如何轉型升級,這三大難題制約了貿易類中小型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雖然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但是要想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市場形勢中求得生存和發展,讓國有資產不斷保值增值,要想在貿易業務過程中不斷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切實提高企業經營的質量和效益,促進企業長足發展[1-2],必須做到有效地進行成本管控。
2?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成本管控的現狀和主要問題分析
成本管控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是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的抓手,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1]。近年來,國有企業全面改革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為了加快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都在深挖成本管控潛力,從集團層面部署成本管控相關的戰略,如“成本領先戰略”“全過程成本管控”,確實取得了優異的成果。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雖然在期間費用等顯性成本上有明顯的下降,但是,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不像大企業有豐富的資源和規模優勢,其往往在市場的夾縫中生存。如何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費用,提升成本管控的能力,是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在成本管控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成本管控意識不夠深入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部分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的成本管控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全員參與進來,仍然受到過去較為原始的粗放型管理理念的影響,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體系;二是由于貿易企業的企業性質,成本和費用主要是企業員工在經營、管理[3]、招待以及業務開展中的資金成本、營銷成本以及一些隱性費用所產生的,而不僅僅只是采購的成本。但是,部分企業領導層的專業素養水平以及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對業務全流程進行深入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控,認為成本管控就是將采購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降下來,從而忽視了業務開展的一些隱性成本、風險管理成本、成本管控相關分析工作、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投入[1];三是國有企業的管理層不是國有企業的出資人,只在任職期間對企業負責,因此沒有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的領導者只是為了當期政績的凸顯[4],一味地降低管理費用,成本管控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的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使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和市場競爭力沒有實質的提升。
1.2?成本管控的手段不合理
一是成本管控的工具不夠先進。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給傳統的貿易行業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若不能跟緊時代的步伐,則會受制于新技術和先進管控工具的投入和使用,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是預算編制不夠準確。預算是通過對歷年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分析后,在企業當前的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對預算期內企業各項收支情況的預測和資金的分配,因此,預算對企業的成本管控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很多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的預算編制都不夠準確,雖然層層分解給相關部門,但是各部門為了在當期的經營活動中能夠不超過預算控制目標,達到考核要求,一般采用增量預算編制法[5],只是機械的在往年的成本費用基礎上上浮并預留一定的成本費用,并沒有考慮市場變化以及企業戰略目標等各項因素的影響。
三是考核制度設置不夠科學。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對成本管控的深入推進起到指揮棒和良好的推動作用,然而雖然企業都建立了考核制度,部分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卻沒有將成本管控與績效考核掛鉤,或者即使將成本管控納入了考核制度中,卻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嚴格落實,考核結果并沒有真正對成本管控工作起到評價和改進作用。還有部分企業對于成本管控的考核評價指標項目和考核目標值的設置不全面、不合理,沒有結合企業各業務單元的特點去合理設置指標項目,或者沒有考慮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只是一味追求期間費用的逐年降低,設置的考核目標值沒有和企業銷售額增加、市場份額增加、業務規模擴大等企業實際經營發展情況相匹配、相適應。
1.3?員工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21世紀最激烈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首先,中小型企業相比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講,可以為職工提供的發展平臺、學習資源、培訓機會等都有限,中小型企業的現有員工很難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其次,中小型企業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在市場上又很難招聘到高素質的財務、運營管理人才[1];最后,傳統的國有企業在改革和轉型升級完成前,各項體制機制不夠靈活。因此,很多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負責成本管控的工作人員都是財務或者運營管理人員兼職,只是做一些簡單的成本核算工作,沒有做到深入分析、動態把控。
1.4?缺乏完善的風險分析
貿易類企業作為供應鏈上下游的中間環節,屬于流通商,在運營過程中有資金流、票據流、物流,這三種信息流若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現銜接不暢、不同步的情況[6]。部分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在業務開展時未防控可能存在的風險,沒有注重資金流、票據流、物流的管理和銜接,導致企業資金周轉率低、資金占用成本高,發生不利情況后企業要支付更多的費用或減少了預期經濟效益[5]。企業缺乏必要的風險分析,沒有確定公司的風險管控重點、風險承受度和風險控制對策,企業風險管理不到位,給企業的可持續經營發展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和潛在威脅。
2?加強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成本管控的建議和措施
2.1?提高企業全員成本管控的意識
成本意識是企業成本管控的基本立足點,企業要加大成本管控宣傳力度,使公司全體員工不斷加強成本意識。企業領導人員必須首先認識到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強調并明確成本管控不僅是財務或者運營管理人員的一項工作職責,還應當作為一種企業文化,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宣貫力度,樹立全員成本管控的意識。企業也可以建立相應的獎罰機制,調動全員積極性,真正把成本管控意識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實現全員、全覆蓋、全過程成本管控。成本管控的方法有很多,如標準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成本規劃管理法、全面成本管理法、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戰略成本法等[6-7],企業領導層應牽頭加強與先進企業的成本管理對標,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企業自身情況并且與企業生產運營契合度高的成本管理體系[8],真正將成本管理效能發揮出來。
2.2?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一是要引進先進的技術或工具。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和趨勢下,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要積極轉變觀念,利用成本管控+互聯網、成本管控+技術創新的理念加強企業成本管控水平,積極加強符合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特點的信息化建設或者電子平臺,比如進銷存系統、ERP系統或者滿足公司特殊需求的一些線上辦公軟件等。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對產品、存貨、資金、物流等進行深入分析,科學監管信息流,促進效益提升。
二是提高預算編制精度,健全相關的管理體系。預算編制要層層分解,各相關部門在編制本部門的預算時要對市場情況進行充分考察和分析,預測市場變化情況對產品或者業務開展的影響,再進行合理的預算編制,預算編制總體負責人員將各部門的預算進行匯總后也要結合公司往年的財務指標狀況進行二次評估。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成本管控相關人員必須如實記錄,動態監管和分析,定期開展運營分析會議,通過同比、環比、對標分析等途徑,以加強財務業務聯動為抓手,找出公司成本管控的薄弱環節。
三是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首先公司要將成本管控納入考核制度并嚴格執行。其次公司要科學合理的評價成本管控效果,不能只將期間費用是否逐年降低作為評判標準,企業也要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EVA等指標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和評價考核,使各項成本費用可控、合理,成本費用按經營規模比例保持穩定并持續下降。最后對于管理層的成本管控工作不僅可以在年度考核中進行評價,也可以在任期考核中從企業長遠發展的大局出發進行效果評價,促進企業領導層不僅要注重當期的顯績,也要考慮利長遠、打基礎的潛績。
2.3?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水平
實施高管梯隊和核心崗位后備人才建設,打造具有企業特色的核心人才補充計劃,不斷加強團隊建設,人才梯隊的年齡和知識結構都要合理。還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員工培訓力度,豐富培訓的內容,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培訓平臺、集團公司的培訓平臺,定期組織員工培訓學習、與其他公司進行經驗交流[1,9],不斷提升員工的市場研判能力、產品和價格的分析能力、財務對業務的指導監管能力,以及領導的管理和決策能力。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企業整合資源,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2.4?加強風險防控能力,精準把握細節
一是嚴格客戶準入,貿易類企業要建立上下游客戶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機構的信用審查、跟蹤、監控、評價機制,選擇合適的客戶達成共識,進行戰略合作,資源整合爭取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或貿易優先權。二是在業務執行中對客戶運營情況也要密切關注,一旦出現回款慢、提貨慢、下游客戶銷售慢等情況,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如合同、擔保、信用支付、賬期等管理手段,減少資金回籠慢產生的資金占用成本。若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則業務人員還要密切關注市場情況和國際形勢,時刻關注匯率,擇機購匯,也可以考慮與銀行或者相關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鎖匯業務等,防止匯率波動帶來的成本上升。對物流公司也要保持溝通順暢,時刻關注物流信息,可以考慮對貨物運輸或者貨物堆存的保險業務,降低風險成本。三是在交貨付款時,要嚴格按照流程和合同條款,經審批后才可支付,結算專員和財務對業務結算開票環節進行反復核對,確保結算單準確無誤后再開具發票,保證業務發票正常流轉。若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還要注意與國內外客戶的結算方式不同可能造成企業資金占用,可以采用信用證、銀行承兌[3]、擔保、質押等方式保證賬款回收,同時要事前測算資金占用費,掌握資金回籠的節奏,確保可以滿足公司正常運營所需。
3?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小型貿易類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達到國資委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更高要求,就必須要認識到企業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不足之處,從提高企業全員成本管控意識、采用科學先進的新技術手段、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水平、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四個方面提高成本管控水平,探索出一套適合企業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的現代化成本管控體系,跟緊時代的步伐,在新時代和新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張文和.中小企業成本管控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商論,2019(13):151-152.
[2]甄坤.淺談如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165-166.
[3]盧芳梅.貿易企業如何降低經營成本及費用[J].現代商業,2013(6):177-178.
[4]林清華.國有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中國商論,2020(5):135-136.
[5]田艷芬.淺議加強企業成本管控的措施[J].知識經濟,2019(16):91-92.
[6]王波,江福國,王燕.大宗貿易企業成本精益化管理的實現[J].中國商論,2017(3):116-117.
[7]賈瓊.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財會學習,2020(9):142-144.
[8]江猛.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中國商論,2019(18):121-122.
[9]李冬紅.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支出管理與控制[J].財會學習,2018(12):133,135.
[作者簡介]王丹琦(1990—),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中級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