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郭鵬
近日,國務院關于兒童健康促進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
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兒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兒童健康水平整體明顯提高,《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兒童健康相關目標均如期實現。
部分受訪家長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我國兒童健康水平整體提高,“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兒童處在重要的生長發育期,保障兒童用藥始終被社會關注。
在兒童藥品納入醫保方面,報告透露,兒童專用藥和適用藥占國家醫保目錄內藥品種類的20.13%,經談判新進入目錄的34 個獨家兒童用藥品平均降價55.6%。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2013—2021年,為了加強綜合醫療保障,我國開展集中定點救治,逐步擴大救治病種范圍,將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等12個病種納入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救治管理病種范圍。
兒童處在重要的生長發育期,保障兒童健康一直被社會關注。圖/郭鵬
13歲的果果幾年前被確診為某型白血病,剛確診時,治療該病的藥品尚未納入醫保范圍。全部自費的結果,就是讓果果一家幾乎陷入絕境。
“好在孩子的病被及時納入了醫保范圍,也算是讓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果果的父親表示,近一兩年他發現,治療孩子病癥的藥品增多了,藥價卻降了好多?!翱梢钥吹?,國家在兒童醫療上做的努力,是實實在在的?!?/p>
另據報告介紹,我國印發的《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先后發布3批共105個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通過“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投入5.74億元,支持兒童藥品研發和臨床研究。同時加強兒童用藥重點監測,鼓勵兒童藥品集中生產基地建設。
而在針對兒童健康科研投入方面,報告顯示,國家科技計劃部署兒童生長發育與疾病防治相關經費由“十二五”時期的7561萬元,增長到“十四五”時期的1.26億元。
孩子身心健康是父母的愿望,可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報告顯示,我國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納入健康中國行動統籌推進,強化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配備,推動精神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以抑郁癥、孤獨癥為重點,探索防治適宜技術和干預模式。
報告還透露,全國1379家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兒童心理保健服務,318 個地市設有精神專科醫院,2756個區縣能夠開展精神衛生??品?,初步緩解了基層兒童心理服務短缺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說,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每個家庭的愿望和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兒童健康成長,把培養好少年兒童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堅持兒童優先原則,大力發展兒童事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兒童健康事業有了長足發展。
除了上述提及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之外,報告還指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比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仍處高位,超重問題不容忽視,脊柱側彎、孤獨癥患病增多;“隔代養育”現象普遍;兒童醫療服務人才短缺且工作負擔重;兒童用藥、兒童傷害防控等方面還存在制度短板。
對此,分析普遍認為,報告實事求是地反映了兒童健康促進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工作安排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舉措比較實在。
沈躍躍建議,應該進一步落實兒童優先原則,要將兒童健康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兒童健康主要指標納入政府目標和責任考核。在出臺法律、制定政策、編制規劃、部署工作時,優先考慮兒童的利益和發展需求,落實對兒童發展的優先保障。
對于區域、城鄉間兒童健康狀況不平衡,兒童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與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沈躍躍建議要統籌規劃和配置兒童健康服務資源,特別是加大對西部農村地區婦幼保健機構專業人才配備和培養力度?!斑€要加快兒童醫學人才培養,更好滿足兒童就近就便的保健需求。”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共有兒童醫院151家,每千名兒童床位數達2.2張,較2015年增加0.27張;引導和支持高校新增27個兒科學、1個中醫兒科學專業布點,加強“5+3”高校一體化兒科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收培養;加大兒科等緊缺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收,大力開展轉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實施中西部兒童保健人員培訓項目,我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015年的11.8萬人增加到20.6萬人。
在完善兒童健康法律體系方面,報告指出,全國人大以憲法為依據,制定公布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明確規定國家發展婦幼保健事業,建立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立持續的兒童健康投入保障機制。將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向0~6歲兒童提供。
有觀點認為,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上的壓力同樣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平說,建議重視兒童階段的學習壓力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一系列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要從上到下推行毫不動搖的真正的堅決的學生減負,才是對兒童健康工作的最大保障。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報告還明確:“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強化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依法行政、強化保障、創新機制、強基固本,不斷推進兒童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