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存鳳 張灝 王高喜
毒品問題是全球面臨的最復雜挑戰之一,是公認的難題。我國禁毒形勢整體向好,吸毒人員增長率總體下降,但濫用新型毒品人員持續增加、吸毒人群呈年輕化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的禁毒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爭就一日不能松懈。”“要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先,重點針對青少年等群體,深入開展毒品預防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
《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其中18歲到35歲104.5萬名,占48.7%;18歲以下7151名,占0.3%。青年與青少年吸毒群體具有一定規模。《2021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指出,“我國吸毒人數和新發現吸毒人數連續5年下降,毒品濫用治理成效持續顯現,但濫用品種更加多樣,同時毒品傳播渠道繼續向互聯網延伸。”毒品種類的多元性、娛樂性、混合性的發展使青少年識毒防毒的難度增加,同時,當前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認知信息來源呈現多元化、網絡化、碎片化等特點,對青少年防毒拒毒價值觀的形成帶來挑戰,這對身心發展正處于過渡期的青少年群體而言,沾染和濫用毒品的風險依舊存在。開展科學、系統的毒品預防教育已經成為降低青少年毒品濫用風險的重要工作,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構建新時代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體系已經成為無可回避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重禁毒宣傳,輕預防教育。從工作定位上分析,傳統的禁毒宣傳教育工作主要圍繞“禁”和“防”這一核心思想開展工作,向廣大民眾普及“不能做”與“做了的后果”,從功能上看傳統禁毒宣傳教育有強烈的警示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眾對毒品及其危害的認識,起到了一定的預防作用。同時,傳統的禁毒宣傳教育還具有普法功能,在宣傳的過程中將我國禁毒相關法律法規向大眾進行了宣講,提升了大眾的法律意識。但不難發現,針對毒品成癮行為形成的機制、易感人群特征等和毒品成癮相關科普知識教育內容較少,在幫助大眾從“了解毒品”到“預防毒品”上的教育功能存在缺位。隨著國際和我國毒情形勢的變化,傳統禁毒宣傳工作在專業性、科學性、傳播性、有效性方面的局限性開始顯現。
二是教學資源缺乏,教育方式單一。傳統的毒品預防教育受工作機制等因素限制,存在教育資源單一、差異化設置弱、教育途徑不符合新時代青少年接收信息的習慣等問題。當下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大多數是運用簡單的視頻及圖片宣傳資料,這類預防教育對知識傳播的深入度不強,警示功能大于教育功能。同時,教育資源投放的時間通常集中在“6·26國際禁毒日”前后,信息傳遞的時間較短,無法起到持續性和系統化教育的效果。從專業性的角度來看,現有預防毒品教育的教材、科普讀本等出版物數量并不多見,且內容相對陳舊,無法適應當前毒情發展的新趨勢,也缺乏從科學角度對成癮行為進行解讀的相關內容。從教育宣傳渠道上看,社區中有限的禁毒宣傳活動多停留在社區宣傳欄,或通過組織主題活動開展,但受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這類宣傳教育活動受眾大部分為中老年群體,而非青少年這類高危易染群體,而學校作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主陣地,其教育活動也常流于形式,互動參與性較弱,過于程式化和模式化的單一教育手段會讓青少年產生厭煩情緒。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級禁毒防控部門也開始意識到融媒體平臺對毒品預防教育的促進作用,也搭建了擁有禁毒宣傳教育功能的傳播平臺,在內容建設方面仍有待完善,宣傳形式沒有達到真正的互聯互動,其最終的成效難以保證。
三是教育人員數量不夠,教學質量不高。隨著毒品種類的不斷增加,傳播渠道的不斷變化,以及不同毒品使用后的身心反應與伴隨風險的差異性增大,新時代的毒品預防教育對具有毒品戒治工作經驗,了解易感人群特點和毒品傳播特性,以及毒品成癮的身心機制和風險特征的專業工作隊伍需求越來越強烈。在毒品預防教育的師資方面,大部分參與預防教育的人員都為兼職人員,無法開展常態化的預防教育工作,同時,目前國內能夠開展專業化毒品預防教育的組織和團隊相對較少,毒品預防教育專、兼職從業者數量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構建新時代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體系需要從以下方面發力。
以育為先,創新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理念。謀劃新時代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體系,需要我們打破傳統的單純注重禁毒宣傳而輕視預防教育的傳統理念和做法,樹立“育在防先,防勝于罰”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新理念。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構筑全社會防范毒品的有力體系,需要聯合政法機關、禁毒部門、學校、社區、家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形成個人預防體系、學校預防體系、家庭預防體系、社會預防體系、社區預防體系和其他預防體系相互協同、相互融合的全體系、全過程的預防和教育體系。堅持以育為先、預防為主,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學校預防體系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育人和預防功能,堅決守好青少年預防毒品教育的主陣地。把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與毒品相關知識、防毒拒毒價值觀、積極健康生活風格等方面的育人工作結合起來,以教育的視野和理念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吸毒和毒品的危害,而不是簡單地以宣傳的視角和方式向青少年展示毒品的危害和吸毒的后果。
建構新時代青少年毒品價值觀教育理論體系。青少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保護性價值觀是基于道義原則的方式進行認知建構的,這就使得相關的價值信念成為指導行為的標準與內在動力。當代青少年一出生就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渠道多元,喜歡獨立思考和加工信息,他們知其然更會去追求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毒品價值觀教育中,需要匹配適合當代青少年認知事物的習慣和規律,順應潮流,而不能還停留在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中,應該將毒品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影視、動漫、短視頻、游戲、二次元、多次元文化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價值輸送使青少年將吸毒在我國是違法行為作為規則內化到自我中;將毒品對個體身心系統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等認知內化到自我的道義中,形成正確、堅定的毒品危害觀。
融合資源,探索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模式。新時代毒品預防教育應適應青少年對信息和知識接收的偏好,提高青少年的毒品預防教育的關注和效果,需要積極拓展新的宣傳教育路徑和手段。一是充分利用移動社交新媒體,國家禁毒部門、學校教育系統、媒體運用中心要協調聯動,全面發力,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和技術優勢,把禁毒宣傳、毒品預防教育、健康生活價值導向等內容充分展現在青少年接觸率高的新媒體上來。二是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優勢,利用大數據手段,精準識別和篩查特殊人群及重點人群,對青少年群體開展針對性預防和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手段,通過虛擬仿真、多媒體交互、遠程教育等形式,向青少年全面、生動且具有沉浸感地展示和講解毒品知識和吸毒危害。三是構建多方聯動的毒品預防教育新機制,要秉承共治共享的理念,將學校教育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充分融合,并深入挖掘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在毒品預防教育方面的專業優勢,在社區層面培育禁毒大環境,在家庭層面打造預防基本單位,在個體層面提升拒毒心理資源。
育防結合,豐富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資源庫。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不僅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路徑,而且還必須加強毒品預防教育資源庫建設。建立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資源庫,需要更新和完善傳統的單純宣傳毒品危害后果的教育內容,走多學科知識融合的創新之路,建立更加完備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資源庫。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和禁毒戒毒教育的內容涉及多個學科主體和學科內容,完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資源庫就是要建立多元一體的毒品預防教育主體和內容。一是要全面深化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內容體系,打破傳統的單純講授毒品危害的教育內容,全面普及關于毒品和毒品預防的知識技能,特別要注重對青少年進行美好健康生活的價值觀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自覺抵制毒品的意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課程體系,系統編寫青少年科學規范的毒品預防教育材料,進一步豐富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課程體系和內容體系。三是要創新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方式,要根據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特征,把毒品預防教育同學校文化知識講授、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規范教育結合起來,實現多種教育方式和途徑的有機融合。
四川省內江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到資中縣水南職業中學為學生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圖/賀虹
循證實踐,打造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教師隊伍。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核心在育,關鍵在師資隊伍建設。在制定和完善毒品預防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和相關職業從業資格的基礎上,重視對毒品預防教育專兼職隊伍的培養提升工作。一是要整合多學科研究精英,組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專家學者隊伍,更好地引領和指導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和教師培養工作。二是要加“校—地—所”多方協同培育模式,培養一批既懂毒品預防相關專業知識又具備預防教育專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三是要發揮禁毒、戒毒專業隊伍的教育功能,將禁毒、戒毒工作中的優秀經驗發揮到預防教育工作中。四是強化社區志愿者培訓,增強其毒品預防知識技能和宣傳教育能力,在社區層面傳遞健康生活,遠離毒品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