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 刁文鑫 姜維生
坐落在泉城濟南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于2017年5月由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整合組建。今年,該校畢業生數量達8000人。
為幫助應屆高校畢業生走好就業第一步,齊魯工業大學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攻堅突破,一手牽住大學生,一手牽住用人單位,全力以赴促進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齊魯工業大學開展職業生涯“一對一”微咨詢活動。
“作為畢業班老師,為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我們一方面做好引進來,積極搭建就業平臺,組織招聘會;另一方面,我們更有必要走出去,利用社會實踐、走訪校友、訪企拓崗等機會積極為學生拓展崗位。”該校生物工程學部輔導員劉亞說。
為畢業生拓展就業崗位,非得亮出實招下一番硬功夫不可。
5月31日,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長劉玉帶隊赴濟南市濟陽區,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展訪企拓崗專項活動。訪企拓崗共聯系對接67家企業,為畢業生拓展就業崗位3800余個,并與濟陽區簽訂《校地人才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人才引進工作站。
今年3月,該校召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研究制定《關于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實施意見》等,建立健全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學院領導落實責任,各部門協同推進,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調研制定《2022年就業工作計劃》,推進就業工作全員化、全程化、信息化、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等“六化”建設,實現就業工作關口前移。
不久前,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長喬丙武帶隊參加由山東省人社廳、山東省教育廳等單位聯合舉辦的融媒直播節目《樂業山東》。
學校機械工程學部主任許崇海介紹,在節目中,學部瞄準機械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地方高校特點,構建“一核雙驅、多維聯動”的科教、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
一核是以培養機械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核心;雙驅是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雙輪驅動;多維聯動是聯構實踐平臺、聯研課程與教材、聯導畢業設計、聯提師資水平、聯合共建育人實體。
“在校期間,我考取了Solidworks軟件A級和P級專業認證證書,參加山東省大學生智能制造大賽榮獲二等獎,獲得過山東省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目前已成功入職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丁旭明說。

齊魯工業大學參加教育部宏志助航計劃就業師資培訓。
齊魯工業大學根據培養階段所需,開展協同育人實踐,構建了由基礎層、專業專項綜合層、應用層、創新層構成的“四層次”實踐教學體系,逐步提高學生基礎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近4年,機械工程學部每年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學生超過60%,獲省級以上競賽獎勵51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1項;發表論文36篇,申請授權專利33項;就業率95%以上,考研率25%以上。
“受疫情影響,互聯網行業今年出現前所未有的裁員潮,招聘崗位少了很多,面試競爭壓力大,薪資普遍下降,很難拿到同往常一樣有競爭力的薪資。”
和眾多應屆畢業生一樣,齊魯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周翔曾因為遲遲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發愁。
如何幫助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獲得更多的崗位選擇,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齊魯工業大學力求以更多的實招、硬招為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
去年10月,“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2022屆駐濟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在齊魯工業大學舉行。本次雙選會共有202家駐濟用人單位參加,涉及信息、機械、電氣、生物、化工、材料、食品、電子、金融、管理等諸多領域,專業需求涵蓋工、理、文、經、管、藝等多個學科門類,基本覆蓋校(院)所有專業,提供就業崗位近1萬個,吸引近5000名畢業生參加。
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李洪凱表示,據初步統計,在此次雙選會上,招聘單位現場共收到簡歷7000余份,2000余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今年以來,由于疫情多點散發,校園招聘以線上為主的方式開展,學校陸續舉辦了2022年駐魯高校畢業生雙選會、校友企業云聘會、分行業分地市網絡雙選會等30余場網絡雙選會,另外充分利用騰訊會議等平臺邀請300余家用人單位從線下宣講轉為線上宣講,盡可能提供更多招聘崗位。
該校還強化校企、校地合作,搭建精準供需對接平臺。每年舉辦“就選山東”“選擇濟南”和校友企業專場等大型雙選會,以及結合專業特色舉辦行業類中型招聘會,累計組織4000余家用人單位線上線下招聘,提供就業崗位超10萬個。
為確保學生隨時掌握就業招聘信息,該校積極建設維護好用人單位需求庫、畢業生求職意向庫等,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實現就業信息365天精準推送。
齊魯工業大學依托教育部和山東省人社廳“校企供需對接系列活動”,打造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政府、高校、企業、校友、社會團體等共同參與的就業工作新模式,主動對接地方人社部門,建立引才工作站,組織地方引才專場招聘活動。
此外,該校積極拓展行業龍頭企業、500強企業資源,累計建設了120余家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實現了校企協同發展、優勢互補。
周翔說,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線上線下招聘會,他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成功簽約字節跳動,負責Lark-EA(飛書企業應用)業務線的前端開發。
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線上招聘信息多,如何甄別、選擇也是問題。
為此,齊魯工業大學著力推進大學生職業發展工作室建設,建設個體咨詢室、團體輔導室、生涯測評室等,選聘30人師資團隊,每周開展線上就業問題個體咨詢。
在日常教學中,學校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組建30余人的就業指導模塊輔導員團隊,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金課”;選聘80余名老師,為近萬名學生開設就業課;常態化開展“研途有你”“職為你來”“留學導航”等就業、升學、公考3類幫扶活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要平等看待各種職業,不能只關注那些所謂的高大上、有面子的工作,更不能選擇躺平,等著好工作主動找上門。”齊魯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韓曉曼說,學校定期舉辦就業指導主題班會,組織學業導師、班主任、輔導員等深入學生引導幫扶。
近期,學校開展了以“精準摸排、精準指導、精準推薦、精準服務”為核心的“就業攻堅百日行動”,對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開展個性化輔導和重點幫扶,實現了指導不斷線、服務不打烊。
齊魯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生姜佳悅坦言,自己起初的就業方向是選擇報考公務員,后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了拔尖選調生的考試,實現了自己扎根基層、奉獻青春的夢想。
作為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和山東省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畢業生規模數量逐年增加,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留魯率保持在80%左右,累計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9萬名。
該校涌現出了一批行業領軍人物,有“企業家的搖籃,工程師的沃土”美譽,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