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姍姍 涂建紅
腹腔鏡手術是用于診斷和治療各種不孕癥和婦科疾病的微創手術,具有提供更好的手術視野、更少的術中失血、減少的組織創傷和更低的炎癥反應,已成為婦科良、惡性病變的首選手術[1-2]。隨著微創理念與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在醫療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5]。然而,腹腔鏡手術由于CO2氣腹的影響,患者術后會出現便秘、嘔吐、腹脹等并發癥,嚴重者還會出現心律失常等,嚴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6]。因此,腹腔鏡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保障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環節。常規護理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滿足患者對健康的全面需求,故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神闕穴與人體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藥貼敷于此穴可利于藥物的吸收[7]。本研究探究大黃神闕穴貼敷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蠕動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醫院收治的78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患疾病經確診,且無手術禁忌證 ;無精神障礙,配合度高;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條件:肝、腎、心功能異常;合并胃腸道功能障礙;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或肢體功能障礙等。按照組間基本資料可比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中年齡25~58歲,平均43.1±10.2歲;疾病類型:子宮肌瘤19例, 卵巢腫瘤11例,異位妊娠4例,盆腔炎5例;手術時間0.7~3.2 h,平均1.1±0.4 h。觀察組中年齡26~59歲,平均44.2±9.5歲;疾病類型:子宮肌瘤20例, 卵巢腫瘤10例,異位妊娠3例,盆腔炎6例;手術時間0.6~3.1 h,平均1.1±0.3 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術前進行健康教育、陰道沖洗、灌腸等護理工作,并囑患者禁食12 h和禁飲4 h。術后使患者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6 h,并及時進行吸氧、心電監護等,密切監視患者的生命特征。之后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適當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進食。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①大黃穴位貼敷膏藥藥貼制作,大黃研末,混合蜂蜜調成膏狀,制成每貼3 cm×3 cm大小,厚度約0.3 cm的藥餅。②穴位貼敷:取患者仰臥位,肚臍用75%酒精消毒,取神闕穴,將藥餅貼敷于穴位上并用醫用通氣膠帶固定,每日1貼。
(1)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和住院時間:包括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食欲不振、便秘發生率和住院時間。
(2)腹脹程度:采用腹脹評分進行評定,分為無腹脹、輕度腹脹、中度腹脹和重度腹脹,分別記0、1、3、5分,分數越高則腹脹程度越嚴重。
(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狀況5方面進行打分,每個方面均為100分,生活質量與分數呈正比。
(4)患者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量表,按得分分為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后,觀察組患者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后,觀察組腹脹程度評分、食欲不振和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療法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總體健康狀況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腹腔鏡手術主要是醫師通過眼睛監測屏幕,雙手對手術器械進行操作完成手術,改變了傳統的手術方式,醫師能得到更清晰的視野,且手術創傷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雖然婦科腹腔鏡手術創傷小,但在手術時也可能出現血管、泌尿道損傷等情況,術后容易誘發感染、婦科炎癥、腹脹、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8-9]。
胃腸功能障礙是腹腔鏡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手術操作過程中對腸道的損傷以及CO2氣腹的影響造成的[10]。胃腸作為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對體內毒素的清除、腸道環境維持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婦科腹腔鏡術后發生胃腸蠕動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排便等,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11]。神闕穴屬任脈上的穴位,位于臍正中,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與全身經絡、五臟六腑密切相關[12]。隨著中醫藥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采用中藥神闕穴貼敷取得較好效果。羅琴等[13]采用中藥神闕穴敷貼配合耳穴貼壓治療老年患者頑固性便秘,通過對比患者便秘評分,腸道菌群變化,證實中藥神闕穴敷貼配合耳穴貼壓能提高老年頑固性便秘患者的臨床療效。李曉輝等[14]研究發現中藥熱熨神闕穴聯合耳穴埋豆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腸功能恢復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大黃是一味瀉下的中藥,在消除胃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以及促進胃腸道新陳代謝中起著一定的作用[15]。本研究在婦科腹腔鏡術后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通過對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和住院時間進行觀察,發現與常規護理比較,大黃神闕穴貼敷更有利于縮短患者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降低腹脹程度評分、食欲不振和便秘發生率。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也發現,采用大黃神闕穴貼敷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患者。
綜上所述,大黃神闕穴貼敷有利于恢復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蠕動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