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純
摘 要:紙藝,是以各種紙張為原材料,在各種工具和手工技巧的融合下誕生的手工藝術活動。紙藝活動的開展中,需要以各種創作素材為先決條件。傳統的紙藝活動,往往是對照書籍來一個個完成,但是我園在幼兒的紙藝活動中,充分發揮了鄉土資源的應用。帶來了靈動的紙藝活動,能幫助幼兒感悟到紙藝中的家鄉風貌,紙藝中的鄉俗情結。教師在剪紙、折紙、紙編中融入各種鄉土資源,豐富了幼兒的對鄉土資源的認識,同時創生了各種藝術作品,陶冶了幼兒的情感,豐潤了幼兒的美術才能。
關鍵字:鄉土資源;紙藝;題材
紙藝就是各種各樣以紙為原料的幼兒美術創作活動。我園在進行紙藝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挖掘鄉土資源,在各種材料介質的使用上突破以往。同時,在紙藝的題材上,采用了大量的鄉土資源,豐富了兒童的手工藝術創作活動,更好地幫助幼兒獲得紙藝活動的創作樂趣與審美實踐。
一、基于鄉土資源的幼兒紙藝活動開展的實踐意義
鄉土資源是一個地方的瑰寶,教師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美術教學中來,可以實現就地取材的效果,從而對幼兒紙藝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輔助作用。
(一)讓紙藝活動融入地方特色和鄉土風情
傳統的紙藝活動中,教師都是讓幼兒跟著教師一起來參與紙藝創作,如隨機選定一個紙藝主題,讓幼兒跟隨教師一起來活動,逐漸掌握紙藝的技巧,伴隨活動的深入,幼兒在紙藝創作中的技法也會越來越熟練。教師如果用孩子們熟悉的鄉土美術資源融入其中,會帶給幼兒別樣的生活體驗,讓幼兒感悟到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融入了紙藝教學中,幼兒從中感悟到了紙藝美術中融入了地方特色和鄉土風情,在紙藝活動中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二)培植幼兒有家國情懷,熱愛鄉土藝術
在紙藝美術活動中,教師需要帶領幼兒了解不同的選材,當其中融入鄉土美術資源的時候,教師會順帶給幼兒講述一些家鄉的民間故事,念誦一些家鄉的童謠,幼兒對家鄉的物產也會更加了解,從中感悟到家鄉的山川景色,鄉土資源是廣博的。在參與紙藝美術創作的時候,自己的愛鄉之情也會油然而生。自己對鄉土美術的熱愛也會油然而生。
二、基于鄉土資源的幼兒紙藝題材選擇
在幼兒紙藝活動中,教師對鄉土美術資源的遴選,要契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注意要盡量靠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讓幼兒可觸摸可感悟。
(一)谷物鄉土資源
在紙藝活動區域,教師在具體的材料擺放上,可以用到豐富的本土谷物,如小麥、玉米、稻谷、芝麻、大豆、花生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作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這些作物的擺放,可以為教室帶來獨特的紙藝活動感染力,更好豐富教室的生活之美,感悟到濃郁的生活情趣。同時,在一定的材料投放上,教師采用一些進行加工后的自然材料,如玉米纓、小麥桿、蟬蛹(蛻殼之前的蟬)、泥巴、柳條、玉米皮等。
(二)植物鄉土資源
我園在紙藝的植物資源運用中,充分利用了諸多的鄉土植物資源來幫助幼兒尋找到豐富的農村自然資源。以竹類植物為例,有剛竹、淡竹、毛竹、桂竹、粉綠竹、短穗竹、水竹、箬竹等。水生資源有水八仙,如蓮藕、荸薺、茨菰、雞頭米、水芹、茭白、莼菜等等。
(三)動物鄉土資源
動物資源中,除了可以介紹幼兒喜愛的常見的動物資源,還可以利用常見的昆蟲資源,來幫助幼兒獲得生動的知識儲備,多樣的動物形象給兒童帶來了生動的藝術享受。此外,我們還自己飼養動物,為了吸引幼兒飼養的興趣,我們帶領幼兒來念誦古詩《鵝鵝鵝》,并開展了關于鵝的剪紙活動。
三、基于鄉土資源的幼兒紙藝創作活動策略
教師有一顆熱愛紙藝美術教學的心靈,同時融入豐富的創意教學,可以給紙藝美術教學帶來意匠就天的藝術享受。
(一)創意剪紙,激發幼兒了解“水八仙”
在這些豐富的鄉土資源的運用中,教師每一個都可以獨立應用,來實現紙藝活動的開展,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藝術審美。如完成一個水八仙的紙藝活動時,教師帶領幼兒來觀看水八仙的民間故事,偷偷請出一位水八仙寶寶,引導幼兒感知它們化身成一個個寶貝真實來到我們生活中。繼而,教師再來自己剪一個水八仙,引導幼兒也可以嘗試用彩紙剪出:荸薺、莼菜等。此外有的幼兒非常喜歡紅菱,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來唱一唱“采菱曲”,然后剪一剪漂亮的小紅菱。還有的幼兒喜歡“蓮藕”,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來完成蓮藕的拓印美術畫,用藕片蘸上彩色的顏料,從而拓印處不同的圖案,教師再順勢讓幼兒嘗試來利用剪紙活動制作可愛的“蓮藕”,表現出藕像胖娃娃手臂的特點。在美育活動的同時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獲得,如水八仙不僅僅能夠給我們帶來有趣的美工活動,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幫助我們健康成長。
(二)自由折紙,帶領幼兒愛上“家鄉碩果”
在用折紙進行紙藝創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來折一折家鄉的碩果,如本地的水果資源很多,有葡萄、梨子、柚子、蘋果等,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采用折紙的方法,折出各種水果的雛形,然后用彩筆畫上顏色,進行逼真的展示。再將其立體展示的時候,可以用力吹將其鼓起,從而展示真實的水果。讓幼兒感悟到家鄉水果資源的豐富。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將折紙作品進行組合,將其放置到“水果籃子”中,從而可以運用于游戲活動中。
(三)多情編織,激發幼兒悟“饋贈美好”
在運用鄉土美術資源開展紙藝勞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來進行各種創意編織,教師可以讓幼兒學會自己將鄉土美術資源中的部分物件融入到編織活動中去。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來編織“小麥穗”“小玉米”“小盤子”,還可以嘗試自己來編織竹籃,在編織的過程中,要注意將其形態展示,教師可以適當編一部分,讓幼兒隨后跟著編,當然,利用編織器也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多元的編織活動,讓幼兒的編織技能更上一層樓。幼兒通過自己的編織活動,對家鄉文化的熱愛也會油然而生。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創意的游戲表演,如用小竹籃裝著“水八仙”,讓幼兒把這些可愛的特產送給很多的英雄,如疫情中最美逆行者,還有還有偉大的黨媽媽、祖國母親,幼兒在參與游戲表演中,對家鄉的鄉土特產也會更加熱愛。在這種饋贈之情中,對紙藝活動的熱愛也會油然而生。
通過開展鄉土資源的紙藝活動,讓幼兒感悟到了美術課堂中的真善美。撕紙剪紙讓幼兒的生活充滿了藝術的靈感,更能感悟鄉土資源對生活帶來的美術活動陶冶了自己高尚的情感,審美的情懷。
參考文獻
[1]蔡洋.齊文化鄉土資源引入小學美術課堂的繪本實踐研究[J].求學,2021(32):23-24.
[2]張軼濤.講好家鄉故事 傳承華夏文明[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132.
[3]鄒若維.農村幼兒園本土藝術課程資源利用途徑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40(0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