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彩霞
摘 要:例題與習題都是數學這門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例題感受不一樣的題型以及其運算方式,通過習題來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算能力,習題的有效設計對學生的深度學習與思維發展大有幫助,那么如何才能夠優化習題的設計,提高教學質量,這就是數學教師們致力研究的目標。本文就針對初中數學習題設計展開策略思考。
關鍵詞:習題設計;初中;數學
前言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與教育行業的不斷改革,我國對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并關注到學生的學業壓力,意在通過減負提效的方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結合更加新穎、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在初中數學習題教學中,教師也要以減負提效為核心思想優化習題設計,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獲得能力加強。
一、初中數學習題設計存在的不足之處
初中數學知識呈現復雜多樣的特點,加上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著一些關聯,所以很多時候學生們需要通過舊知識來思考新知識,而習題的教學就在于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強化某一知識重點,提高對該知識點的理解[1]。作為引導者,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習題設計的教育優勢,幫助學生們掌握良好的解題技巧,但在初中數學的習題設計上,還依舊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有待優化。
(一)缺乏針對性
在初中數學的習題設計過程中,因為許多教師對習題課程安排存在問題,導致設計習題受到阻礙,比如習題和教學內容間隔時間不足,使得教師無法通過習題來發現學生的薄弱點,導致習題的設計缺乏針對性,也沒有辦法充分的發揮出習題的效用,加上習題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許多知識點沒有透徹講解,無法發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就不能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助。
(二)習題量較多
受到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教師們過多注重學生理論成績,卻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進步,在習題的設計上,多以題海戰術為主,通過大量的習題設計,讓學生反復多次的完成習題來鞏固知識,但卻忽視的質量。學生們一直被動接受知識內容,沒有辦法深層次的理解習題概念,久而久之就會消耗掉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出現抵觸情緒。
二、初中數學習題設計的優化策略
(一)合理設計習題
習題在數學這門學科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習題不單是新知識的補充,也是對舊知識的鞏固,所以在進行習題設計的時候,教師應注重合理性,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設計習題。首先,因為初中數學包含的知識點繁多,題型更加復雜且抽象,那么為了落實減負提效的目標,在減輕學習壓力的同時提高習題質量,就應當摒棄題海戰術,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既可以貼合教育內容,又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情況。其次,要有針對性地設計習題,了解學生的差異性,比如有些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較好,就可以少設計一些習題,多注重習題的難度。而對于對知識點掌握較弱的學生,可以多增加一些習題內容,針對易錯點進行加強練習,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2]。
(二)注重習題創新
在一般情況下,初中的數學習題教學多以練習題為主,其特點是題型較為簡單,學生在自主解題的過程當中不會感覺十分費力,但是這樣單一的練習方式,學生們往往會處于被動的地位,在不斷的練習之下,即使是做大量的題型也無法完全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思維也得不到提升。對此,數學教師需要對習題的計計進行創新,不再局限于普通的練習題,關注學生的思維提升,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耐心講解,同時,分析學生在習題完成的過程當中出錯的地方,引導學生自主修正。對稍有難度的習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既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又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比如在學習到《統計調查》一課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抽樣調查的重要性,感受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并學會通過繪制扇形統計圖來描述數據,教師可以創設實踐性習題,轉變傳統的習題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自由探索和接收知識的時間與空間。將學生劃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去調查一些數據,可以是班級某次的考試成績,也可以是課間活動時學生們選用活動方式的種類,并明確學生小組每個組員的分工,最后共同合作整理數據,再深度思考分析,發現其中的規律和特點,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習參與性,又可以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有輔助作用[3]。
結論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基礎學科,憑借著其抽象性的特點,穩固學生們心目中高難度學科的地位,而初中數學也不同于小學,其知識難度有明顯提升,那么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技巧,就要求作為學生引導者的數學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出習題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優化習題設計,使學生可以在習題的完成過程當中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潔瑜.初中數學習題設計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4):70-71.
[2]蔡雨株.淺談初中數學習題設計[J].考試周刊,2020(06):55-56.
[3]劉連冬.初中數學習題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新智慧,2018(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