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瓊
摘 要:初中階段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初中班主任作為長期與學生接觸的人員,在如今新時期環境下,其教學管理工作迎來了極大挑戰。如何做好新時期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需要相關人員持續探究。為此,本文對初中班主任如何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進行良好的班級管理,進行一定深度的探討和研究,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雙減”;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增效減負
引言
“雙減”政策意在解放學生課后時間,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致力于個性化發展。在“雙減”背景下,廣大教育者紛紛進行教學調整,減少書面作業和重復性作業的比重。要在減負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需班主任和各科教師通力合作,在課外積極探索,在教學模式、班級教學管理方面進行大幅度調整,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真正實現“增效減負”。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班級教學管理增效減負的意義
實行增效減負教學管理方法的意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第一,解放學生課后時間,助力學生個性化發展。減負政策直觀減輕了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為課后作業量建立明確標準,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發展學習興趣,依照個人意志,在生活中展開自由學習探索,自主選擇提升方向,成為個性化發展的人;第二,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鍛煉綜合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轉化率等,“雙減”政策為學生提升個人能力敲響了警鐘,幫助學生更新學習觀念,在新時代下順應新型學習需求,強化個人學習能力,有利于祖國建設和人才儲備;第三,更新教學雙方的學習觀念,優化一線班主任教育理念,提升當代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減負增效的策略
(一)開展教學研討,提升執教能力
在初中班級教學管理中定期組織教學研討活動,是提升班主任執教能力,幫助班主任適應“雙減”政策,做好一線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學研討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主動探索教育過程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的重要教育活動。班主任可以通過教學研討提煉教學重點,深化教育理解,將教育理念、專業知識作用于實踐,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全面提升執教能力。班主任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起到引領作用,與各科教師緊密溝通,組織教學研討,針對“雙減”政策下的班級教學調整進行教學研究,群策群力,共同面對教育改革問題。開展教學研討,可以從確立研討方向、整理研討內容、定期反思總結、分享教學資源等方面入手。首先,要確立研討方向:班主任應征集各科教師意見,針對教師的研討需求確立教研方向。班主任在確立研討方向時應充分考慮“雙減”政策和班級管理兩方面主題的融合。班主任兼有主持教研會議、推進教研流程、確保教研工作有序進行的職責,在參與研討的過程中應注意傾聽,立足整體分析教研內容的參考價值,及時拉回話題,確保教學研討工作的實效性;其次,整理研討內容:整理研討內容最能體現教師的表達能力和教學思維水平。班主任可以自主整理會議綱要,保留教研備份,以便后續研討使用;班主任也可以選擇將參與研討教師的教研論文進行收集、整理,建立教研資源庫,促進教師團隊共同成長;此外,要注意定期反思總結:教研的意義在于明確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因此,階段性實踐教學進展是檢驗教學研討實效性的標準。最后,可以分享教學資源:教研是教師之間深入交流的重要場合,班主任可以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提問等環節,請老教師分享教育經驗,提出個人教育理念,讓教師在經驗分享中激發教育靈感,產生新的教育體悟,全面提升執教能力。
(二)發揮統籌作用,養成學習習慣
在初中班級教學管理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統籌作用,是養成學生學習習慣,促進綜合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之一。發揮統籌作用,是班主任面向學生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人物,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和風向標。班主任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統籌規劃班級教學任務,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為學生提供有力的學習指導。“雙減”教育措施不僅對班主任提出教育改革要求,還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提出新的標準。強化班級管理,可以從明確提升方向、布置學習任務、強化監督力度等方面入手。其一,明確提升方向。班主任可以將“雙減”政策下學生的提升方向、提升標準和學習改良細節直觀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認清當前學習態勢,理性看待“雙減”政策,調整學習態度,明確努力方向,以飽滿積極的情緒參與在校學習活動,在新型學習結構中打磨個人學習能力,適應“雙減”政策下的學習強度,新的學習節奏需要學生有適應的過程,班主任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狀態,給予掉隊、懈怠、不得法的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和指導,從思想上引領學生進步,為學生提升個人學習能力創造先決條件;其二,布置學習任務。班主任教師可以根據教研結果和教學規劃調整教學結構,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緊跟教育步伐,適應學習強度,從實踐層面幫助學生進步,對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產生推動作用;其三,強化監督力度。學生在“雙減”政策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均需做出調整,適應的過程是艱難的,班主任應加大班級教學監督力度,協助各科教師做好班級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狀態進行強有力的監督,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教學管理中,班主任應樹立責任意識,優化教學結構,參與教學研討、明確在校教學任務,將校外作業的教學目標遷移到在校時間內,整合碎片化時間,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力提升。班主任還應面向全體學生,引入合作競爭機制,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在校時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家時減輕作業壓力,家校聯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鞏加林,魏衍俊.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教學管理工作[J].中國教師,2018(S2):177.
[2]李宗申,劉水萍.淺議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教學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51+54.
[3]白紅錦.試述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教學管理工作[J].科幻畫報,2018(0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