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楠
[教材解讀]
一、教材位置
(一)單元人文主題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有趣的童話:進一步地讓學生體會童話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有趣的童話,與第四單元“策略單元:預測”猜測與推向,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遙相呼應,相互銜接,層層遞進。
從語文教材的縱向來看:一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想象,初步讓學生建立句子的概念。二上第七單元的主題也是想象,讓學生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二下第四單元的主題是童心,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詞語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四下第八單元的主題是中外經典童話,讓學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從一年級開始,編者就開始試圖為想象插上翅膀,初步讓學生感受想象的力量,隨著年級的增高,每一冊里都有一個單元主題跟想象有關系,會發現編者在一步步地提升學生的想象思維,讓想象變得更加立體豐滿。整個教材的編排層層銜接,過渡自然,一步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讓想象的種子生根發芽。
本冊書的橫向來看,安排了八個單元,其人文主題分別是“學校生活”、“金秋時節”、“有趣的童話”、“策略單元:預測”、“習作單元:觀察”、“祖國山河”、“美麗的大自然”、“美好品質”。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有趣的童話,與第四單元“策略單元:預測”猜測與推向,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遙相呼應,相互銜接,層層遞進。
本單元選編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篇中外童話。這些童話充滿了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人勝,又發人深思。《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異的幻象;《那一定會很好》的主人公不斷產生愿望,恰巧不斷地實現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經歷了一場驚險的旅行;《一塊奶酪》中,螞蟻隊長因為小小的奶酪渣,有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二)單元語文要素
本單元語文要素是有趣的童話:進一步地讓學生體會童話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
從語文教材語文要素的縱向來看,一上第六單元,初步讓學生建立句子的概念,為學生想象的思維埋下了種子。二上第七單元,讓學生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二下第四單元,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詞語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二下第八單元,旨在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三上第三單元,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四上第四單元,要求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四下第八單元,讓學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從三年級語文要素橫向來看,第四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本單元語文要素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會發現編者先讓學生學會想象,再讓學生學會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這是在第三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
從單元內部來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童話這一體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次專門安排童話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進步體會童話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
二、教材特點
(一)虛實結合,以樂襯哀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描述了當時冷酷的現實與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織的畫頁。課文中出現了多處對比,表達了強烈的情感。故事發生在下者雪的大年夜,家戶戶都沉浸在快樂幸福的節日氛圍中,小女孩卻孤苦伶仃流落街頭,周邊環境與小女孩處境的反差,增添了故事凄美的色彩。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妙幻象與殘酷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結尾處,小女孩帶著微笑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以樂襯哀,更讓人對小女孩的命運產生深深的同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
(二)想象豐富,批判現實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童話,也是他所寫的最具現實批判意義的一篇童話,他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把一個可憐的窮苦女孩在平安夜凍死的故事講述得凄美感人。課文不僅在內容和主題上具有批判性,并且其寫作也有利于突出批判性這一特點。安徒生運用渲染和襯托的手法,這對深化主題、揭示作品的批判性具有重要作用。安徒生講述這個故事為的是批判當時那種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揭示舊社會貧富懸殊的問題,反映下層勞動人民窮苦悲慘的生活。
(三)淳樸本真,極具童趣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寫作盡管趨向于現實主義,但安徒生并沒有忘記童話的本能和天性。有這樣一段,小女孩在穿過大街時,兩輛飛快闖過來的馬車嚇得她把鞋跑落了,結果,一只鞋不知道哪去了,另一只被一個小男孩搶跑了。小男孩要一只破拖鞋來干嗎?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的時候,他可以把它當做一個搖籃用。破拖鞋當搖籃,這在成年人看來是非常可笑的,并且對于一個思想成熟、有同情心的人來說,搶走一個極其窮苦的小女孩僅有的一只鞋子是一件十分可恥的事情。然而在童話中,在這里,沒有嚴謹的邏輯,沒有深藏的城府,這樣一件事是一種最自然、本真的生命意趣的飛揚顯現。面對沉重、悲慘的生活遭遇,小女孩沒有欲說還休的人生感嘆,有的只是一派稚拙純樸的生命氣象——一種本真的生活態度,充滿童趣的美妙的幻想。這種生命初始和成長階段中的稚拙情態,就是兒童文學稚拙美的內容。“樸素”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則表現為故事語言的自然、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