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飛燕
摘 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對學生各種能力培養的需要。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將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關鍵詞:尊重;成功;賞識;贊美;競爭
自信心是個體心理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促使個體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反映了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信任程度。有自信心的小學生,學習起來情緒高漲、學習效率高,,遇到困難勇于克服,學習成績也較好。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呢?我從以下方面談點認識和做法。
一、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
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一個個幼小的,尚未成熟的,有著種種缺點的人,“挖苦諷刺、粗暴恐嚇”會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失去對未來的信心,變得自暴自棄。蘇聯教育家布盧姆斯基說過:“允許錯誤,但不存在嘲笑與責罵。”為人師者,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細心呵護學生那幼小的心靈。小學生天真無邪,如果受到傷害,有可能就改變了他一生的性格。說不定,就失去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如果老師批評學生,也應該指出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地方。而不應該武斷粗暴地一通批評了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老師們尊重學生,明天,長大后的學生也會尊重社會。這樣,我們的社會不更和諧、安全了嗎?老師要讓學生敢說,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自信才能更好的自尊。自信和勇氣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上,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和勇氣的人,便缺乏在各種能力發展上的主動積極性,而主動積極性對刺激人的各項感官與功能及其綜合能力的發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培養自信心的另一關鍵因素是成功的體驗。如何讓學生獲得成功?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設立適中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太高,教學內容難度大,學生聽不懂,多次努力,兒經挫折,還是沒有收獲,學生就會喪失自信心,學習情緒下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反之,教學目標太低,不能讓學生產生求知欲學生也會產生不良情緒。因此,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時要適中,要讓學生“跳一跳”才能獲得知識,達到目標,產生成功后的喜悅感,從而形成積極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心。
三、正確引導學生面對競爭,提高耐挫能力
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層次是金字塔分布,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必須依據于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世紀,我們更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類競爭有如家常便飯,因為每個學生自從踏入校門,就開始了競爭,到了五六年級,他們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士了。但是,也還存在著這樣一些現象,有的學生不敢參與競爭;有的學生一參與競爭就會垂頭喪氣。這是為什么呢?良好的競爭心理素質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會以自信的熱情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就更容易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對學生進行意志品格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獲得成功。作家張抗抗在題為《什么時候開始都行》一文中談到她兒子的成長過程。那孩子一直功課平平,無任何特長,后來在學習外語方面樹立起信心,從此走上成功之路。在孩子長長的成長過程中,也正如張抗抗所言:什么時候都行。只要孩子重新拾回了信心,他就會走向成功。在競爭的某個環節上的失利,只是暫時的。教師和家長給予學生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態度,充分相信自己,學會放松自己的方法,以平靜自如的心情投入競爭。正確地評估那些暫時性失利,不讓一時的失利挫敗自己的自信心。
四、贊美教育激發學生自信心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因此,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教師要常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這樣,學生就會自覺的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你去責怪,去埋怨會有效得多。在教師的贊美中會讓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
小學生判斷能力較弱,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因此,我們要用信任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的學生。適當的贊美言辭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這道題你做對了,你真行!老師很高興。”這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學生向老師提出某種意見時,要認真傾聽,然后說:“你的建議值得我接受,真聰明!”學生從老師的反應中體驗到自己具有判斷力。孩于需要教師的鼓勵和信任,就如人要喝水,植物需要澆灌一樣,離開鼓勵和信任,孩子就不能生存。“你是可以學好的,你完全有能力學得更好,希望你繼續努力,加油!”應該用這樣的話語來激勵學生。而不應該用“你怎么笨得出奇啊!”“你坐在教室里怎么像個呆子?”諸如此類的話語刺傷學生幼小的心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要輕易地在學生中宣布測驗不及格者名單,活動中沒取上名次者的名單,簡單地用分數、名次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無疑會在一些學生的心靈上打下深深烙印,認為自己是能力不足的,是難以掌握課題的差生,比人家短一截的,致使一部分學生在家長的訓斥、教師的責備、同學的白眼中喪失了自信心,甚至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當學生通過自我表現獲得贊美,體會到被表揚的喜悅時,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而自信心的增強,反過來又會促使學生更勇于表現自己。只要學生能學會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機會,積極進步。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尊重和賞識教育是前提,能激發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重塑孩子的自信,面對激烈的競爭,正確引導,讓孩子時刻保持自信心,不要把一時的失利看成永恒的失敗方能成功。
參考文獻:
[1]陳華彬. 淺談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與發展[J]. 文學教育, 2017(9):2.
[2]苗玉艷. 淺談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3, 7(28):1.
[3]石文香, 梁艷, 鞠微. 淺談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