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琳
摘 要:柔韌性是指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而對體能教練而言,柔韌性指身體各個部位能夠在正常的活動自如的能力,能夠提高運動水平能力和減少運動損傷。小學體育教學老師都應該認識到柔韌性的重要性,它是所有訓練的基礎,體育老師必須讓訓練者了解花費時間進行柔韌性訓練的必要性。尤其是對于低學段的學生來說,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時期,做好柔韌性教學訓練能夠幫助學生預防體育訓練中可能發(fā)生的傷害和危險 本文具體的探究如何進行趣味化的柔韌性訓練。
關鍵詞:小學低學段;柔韌性教學;趣味化
小學低學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提高學生對于柔韌性訓練的興趣尤為重要。游戲法經(jīng)常使用于體育課堂之中,以游戲為載體,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在快樂的活動中,甚至是激烈的競爭中,不知不覺掌握學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和方法。主要是通過將“游戲”和“學習”兩者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直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的綜合運用。體育課堂中是游戲式學習最頻繁,最高效的舞臺。特別是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通過借鑒許多體育教材和教參,除一些純理論的室內(nèi)課以及純考核的室外技能考核課,其余所有內(nèi)容的每一節(jié)課中,都有游戲式學習應用實踐。
一、趣味性小學柔韌性訓練
(一)訓練過程
打印附贈資源中的可用定義卡,包括對健康體適能每個成分的定義。分部分剪成條疊放在一起。訓練時,每組學生發(fā)一套卡,讓學生選擇想使用的多套其他健康體適能卡片。將定義卡片面朝下散放在訓練室中間。讓學生把柔韌性定義為健康體適能的一個成分,或者給出最佳體適能關于柔韌性的定義,即在所有運動范圍內(nèi),輕易彎曲、拉伸和扭動身體的能力。組織一個簡短的頭腦風暴,收集一些體育、其它體適能訓練和日常生活中柔韌性如何幫助我們的實例。回顧健康體適能其他成分的定義(如定義卡提供的定義)。把學生分成3~4人小組,讓大家排成接力賽的隊形。發(fā)出信號,每組中一個學生開始往外跑,撿起一張定義卡,然后跑回組里。其他學生原地慢跑,直到跑步者返回。組員確認卡上的詞匯是否屬于柔韌性定義的組成部分,并確認是否還缺少其他成分。如果不是柔韌性定義的組成部分,下一位跑步者將卡片面朝下放回原地,然后撿起另一張卡。繼續(xù)接力,直到組里擁有所需要的詞匯卡,能夠完整地定義柔韌性。然后,按正確順序放置卡片,坐著完成拉伸,表示自己的小組已經(jīng)完成任務。此訓練可用作熱身活動的一部分。通過團體拉伸完成訓練[1]。
(二)多樣化活動
如果想用這項訓練作為熱身活動,應考慮用更適合熱身的移位運動來代替,比如快走。讓剛帶著卡片跑回來的學生,在退回錯誤的定義卡之后繞著訓練室慢跑。這種運動能讓學生在拉伸前進行熱身。教授體適能的其它成分時,也可以使用這項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或者訓練的不同階段中,例如等待或跑步接力階段,心率監(jiān)測器可以用來追蹤學生心臟努力工作的程度。計步器可用來確認訓練中完成的步數(shù)。
二、柔韌性練習分類與方法
(一)“沖上云霄”
2名學生面對面站立,間距0.8~1.2m,挺胸收腹,雙手分別持2根腰帶的兩端側(cè)平舉。吸氣時雙手向上舉過頭頂,保持6~8s;呼氣時腳后跟上提,抬離地面,脊柱向上延展,保持6~8s,然后恢復初始姿勢。提醒學生收緊核心,避免髖關節(jié)過度前送,造成骨盆前傾。在整個動態(tài)拉伸過程中需始終保持腰帶處于緊繃狀態(tài)。30s/組,每次練習2~3組,組間休息8~10s[2]。
(二)腹外斜肌伸展
2名學生面對面站立,間距0.8~1.2m,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挺胸收腹,雙手分別持2根腰帶的兩端側(cè)平舉。吸氣時一側(cè)手臂上舉,向頭頂方向延伸,繃緊腰帶,保持6~8s;呼氣時上半身向未上舉手臂的一側(cè)傾斜,上舉手臂貼向耳根,腰背挺直,保持6~8s。提醒學生收緊核心,髖關節(jié)不要過度前送,身體沿指尖方向拉長。30s/組,每次練習2~3組,組間休息8~10s。
(三)站姿胸大肌拉伸
2名學生前后同向弓步站立,間距0.8~1.2m,前面的學生A雙手在胸前與肩同寬,雙手持腰帶中間,另一名學生B雙手握住腰帶兩端。前面學生立腕、掌根朝前,直臂用力向前,保持6~8s。隨后學生B屈臂用力向后拉腰帶,學生A順勢收肘,雙手置于胸部兩側(cè),身體有意識地做對抗性的動作,感受胸大肌拉伸。前面學生在練習時手持腰帶立腕、掌根朝前,保持手腕中立位。收肘向后時雙肩下沉,不要聳肩,抬頭、挺胸、收腹。拉伸過程中保持腰帶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30s/組,每次練習2~3組,組間休息8~10s。2人輪換練習[3]。
三、總結(jié)
在學生喜歡的體適能訓練或需要完成的日常訓練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在日志里記錄柔韌性如何幫助自己的經(jīng)歷,來應用柔韌性的定義。在校期間定期重復這個評估過程,監(jiān)督學生把柔韌性知識融入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雪虹.青海互助土族13~15歲學生體質(zhì)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D].青海:青海師范大學,2016.
[2] 王妮妮.論社會少兒舞蹈訓練的科學性[D].沈陽師范大學,2016:5-6.
[3] 杜靈艷.當代少兒舞蹈教育方法探究與應用[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