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研
摘 要:古詩詞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中所發揮的作用較為突出,因此在初中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標中的要求,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科學培育,有序地組織好不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感,讓學生深入到古詩詞中探究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意境和文化內涵,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意識的有效培育,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古詩詞本身樂趣,進一步地滿足主體意識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主體意識;主體能力;教學研究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時,需要加強對主體意識和能力形成要點的深入性解讀之后,再配合著有效的引導,使每個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快速地回答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突出古詩詞教學本身的人文性特征,使學生可以更加自主性地制定當前的學習計劃,朝著正確的方向而不斷的努力,通過長期的引導提高學生當前的自主學習意識,實現初中語文古詩詞在主體意識和能力培養過程中的轉型策略,保障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
一、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概述
為了使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班級教學開展之前,教師要認真地分析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特點以及培養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自主學習意識中主要是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而完成的學習任務,從學習角度來看學習主體的客觀存在較為突出,學生需要統領整個學習活動,并且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主體性的培養要求。在此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創造精神,感受到個體本身所發揮的價值,為后續各項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的基礎[1]。學生主體能力包含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等等,是學生適應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基礎。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以及技能,之后再根據自主學習思維完成知識內化的過程,提高整體的學習效果。內化知識是主體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需要將習得的知識納入到原有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中,實現不同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之后再將知識轉變為材質把握新型的知識轉換方法。在具體學習情境中更加靈活地發現在自主學習時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意識表現,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力度,使學生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地學習,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符合自主意識能力的培養目標,保證學生的高效率學習。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可行性
(一)符合學生的特點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作用較為突出,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特點,也有助于滿足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要求。學生在進入到初中之后,生理和心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并且這一階段的學生出現諸多不成熟的思維,例如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意識不強,或者學生對學習抵觸情緒較為明顯。如果教師并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引導,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干擾。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要以初中語文育人價值為主要的出發點,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有效培育,幫助學生更加主動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并且克服在以往學習時所產生的不良習慣,形成更加穩定和正確的心理狀態,為學生學習提供重要的保障[2]。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進入到初中學校進行學習時,在最初產生的陌生感非常的強烈,并且學生也無法認識到初中和小學學習之間的差異,學生主體意識能力會逐漸的下降。因此為了防止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科學培育,一方面幫助學生疏導內心壓力,一方面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適當的提高對初中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配合著古詩詞背后的優美意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當前的學習欲望,以此來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
(二)有助于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還有助于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并且還需要和學生開展平等的對話,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所存在的各項困惑。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能力的科學培育,把握主體性教學的主要方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策略
(一)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1.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在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時,教師要落實層次性的教育原則,在教學初期先喚醒學生當前主體意識,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的保證。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狀態之后,再明確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點,之后再從學生心理需求入手建立和古詩詞學習之間的聯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順利進行,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當前的主體意識,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效果[3]。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情境創設為主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不同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古詩詞背后所蘊含的藝術張力和文學內涵非常的豐富,配合著情境創設的方法,更能夠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心境和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水調歌頭》,在教學初期,教師需要先讓學生閱讀這篇古詩,在學生閱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古典的音樂,讓學生帶入到整體的情境中來完成古詩的閱讀,并且學生在閱讀時也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豐富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感。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試著分析一下這一篇古詩中“不勝”、“綺”這兩個字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在后續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王菲所演唱的《但愿人長久》,為學生學習提供諸多的幫助,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模仿這首歌曲的情感來進行演唱,進一步地感受這首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這一教學方式,學生的積極性明顯的提高,并且配合著教學的不同音樂讓每個同學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情境中,通過歌唱的方法進一步的拉近音樂和古詩之間的距離,在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情感,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這一教學方法的科學利用,創設不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的各個環節中,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意識。
2.生活化教學
古詩詞雖然創作時間和學生生活時期較為久遠,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和學生日常生活有共通之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將古詩詞和生活性相互的連接,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當前的主體意識。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歸園田居》,在為學生講解這篇古詩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根據這篇古詩所描繪的內容試著分析一下,如果讓你回到古代,每天種地,日作而出日落而息,你會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嗎?還是比較喜歡過當前學習和考試的生活?原因是什么呢?”在向學生提出這些問題之后,要讓學生進行靈活性的解答,從不同的角度來完成知識內容的學習,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當前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聯想生活進行有效的思考。在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再一次的回歸于課本中分析一下作者為什么選擇歸園田居,這樣一來學生有前期的生活鋪墊,會更加快速地回答出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并且了解作者寫作的思想情感,喚醒學生當前的主體意識。
(二)提升學生主體能力
在提升學生主體能力時,教師要開展擴展式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地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章分析能力,感受到古詩詞背后所蘊含的魅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古詩詞本身的樂趣。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天凈沙·秋思》時,教師可以以這部分古詩詞中所描繪的具體景物來進行有效地教學,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繪出凄涼的意境寄托內心的憂思愁緒。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畫圖的方式將這部分古詩詞所描繪內容進行全面的展示,在畫圖時學生不僅可以激發對這部分知識學習的興趣,也有助于加深對這首古詩詞內容和景物的意象。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開展專題教學活動,分析一下在其他古詩詞中所描繪意境的特點以及所代表的含義等等,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分析各個古詩詞中的寫作風格以及寫作情感。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試著以愉快為主選擇某一景物來進行寫作,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當前的主體意識,更加自主性的完成知識的學習。
四、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作用較為突出,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古詩詞教學為主要的出發點,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完成知識內容的探究,全面感受古詩詞背后所蘊含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調動學生當前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古詩詞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彥.構建精彩的古詩詞閱讀教學課堂的方法分析以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為例[J].考試周刊,2021(06):38-39.
[2]李玲玲.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詩詞能力的培養探究[J].考試與評價,2021(02):3.
[3]姜珍珠.體悟詩詞,感受人生——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J].文理導航(上旬),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