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繆小花,吳春梅,鄭 敏,王信國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輸血科,福建 福安 355000)
血栓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其中下肢靜脈血栓、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影響[1]。機體凝血狀態對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而肺惡性腫瘤細胞在增殖、侵襲及轉移的過程中均會對患者正常凝血功能造成影響,導致靜脈血栓的形成。傳統凝血功能檢測主要通過微觀角度對凝血機制中的部分成分或階段性時間指標進行檢測,進而對患者凝血功能進行評估,但其難以評估患者血小板功能和纖溶狀態[2]。血栓彈力圖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測方式,其可對患者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形成的動力學變化進行動態監測,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的整體情況[3],目前其對肺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評估價值尚未完全明確。基于此,本研究對肺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和血栓彈力圖參數進行檢測,旨在進一步分析血栓彈力圖對肺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評估價值。
1.1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惡性組,選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肺良性結節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良性組。惡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7~65歲,平均(48.38±3.28)歲。良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6~66歲,平均(47.93±3.6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肺惡性腫瘤和肺良性結節診斷標準符合《內科臨床指南》[4-5]中的相關標準者;②無肺部感染性疾病者;③臨床資料完整者等。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合并肺結核、肝炎等感染性疾病者;③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等。
1.2觀察指標:①凝血功能:抽取患者靜脈血2 ml,采用美國沃芬ACLTOP7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患者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②血栓彈力圖指標:抽取患者靜脈血2 ml,采用陜西裕澤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栓彈力圖儀YZ5000及配套試劑檢測患者凝血反應時間(R)、凝血形成時間(K)、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綜合指數(CI)。

2.1兩組凝血功能比較:惡性組外周血FIB水平高于良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2.2兩組血栓彈力圖參數比較:惡性組Angel角、CI、MA值高于良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K值、R值低于良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栓彈力圖參數比較
2.3不同病理類型惡性腫瘤患者血栓彈力圖參數比較:鱗癌和腺癌患者Angel角、CI、K值、MA值及R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理類型惡性腫瘤患者血栓彈力圖參數比較
肺惡性腫瘤是臨床常見的腫瘤疾病,臨床統計研究[6-7]發現,超過50%的惡性腫瘤患者機體凝血功能存在異常,而發生轉移的惡性腫瘤患者其凝血功能異常率高達90%。惡性腫瘤細胞可通過釋放炎性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促凝蛋白等激活機體凝血系統,其中組織因子的表達可促進血小板、纖維蛋白活化及凝血酶合成增加,使得患者機體血液處于高凝狀態[8]。臨床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標如PT、TT、APTT等通常只能反映機體局部凝血狀態,對于血小板作用及纖溶過程引起的凝血功能異常則難以評估,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9]。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外周血FIB水平高于良性組,其他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常規凝血功能指標檢測只能檢測出肺惡性腫瘤患者血液FIB濃度或數量發生了變化,而不能全面、準確地評價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凝血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Angel角、CI、MA值高于良性組,K值、R值低于良性組,同時鱗癌和腺癌患者Angel角、CI、K值、MA值及R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栓彈力圖在反映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凝血功能方面具有較好應用價值,而不同病理類型肺惡性腫瘤患者之間凝血功能異常程度差異不大。血栓彈力圖可通過圖形的方式快捷、簡單、直觀地反映患者機體凝血功能,其可連續、動態監測凝血起始、血栓形成至血栓溶解的全過程,從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及內源性、外源性凝血指標對患者機體凝血狀態進行判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10-11],其中Angel角、K值可有效體現纖維蛋白原功能正常與否,MA值可反映血小板質量和數量,R值則可反映參加凝血啟動過程的凝血因子的綜合作用,CI則用于評價患者整體血液凝血狀態[12-13]。肺惡性腫瘤患者Angel角升高、K值降低說明患者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R值降低說明患者機體凝血酶活性增強,MA值升高說明患者體內血小板處于凝集狀態,CI升高說明患者整體凝血功能異常,血液處于高凝狀態[14-15]。而鱗癌患者和腺癌患者血栓彈力圖參數比較無差異的原因可能在與二者惡性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對患者機體正常組織侵襲能力及轉移能力相差不大。以至于兩者在引起患者機體凝血功能異常程度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與凝血功能指標相比,血栓彈力圖能更好地反應肺惡性腫瘤患者與肺良性結節患者凝血狀態,但不同病理類型肺惡性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差不大,本研究后續可對不同病理分期、是否出現淋巴轉移等不同病情進展程度的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凝血功能進行評價,進一步分析血栓彈力圖對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凝血功能的評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