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楠,黎婉弟
卵巢癌是我國女性高發惡性腫瘤,約占女性生殖道腫瘤的23%,其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3位,但死亡率居第1位,每年死亡病人達到2.5萬例[1-3]。當前臨床尚未明確卵巢癌病因,多認為其屬于多因素作用結果,手術是臨床治療卵巢癌的主要方式,能實現對病灶的有效切除,進而緩解病情[4-5]。但受疾病、手術創傷、術后并發癥等因素影響,卵巢癌病人術后焦慮、恐懼情緒嚴重,希望水平顯著下降,且自我管理能力差,對術后康復效果影響較大。有研究顯示,疾病認知、健康教育屬于癌癥病人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獨立影響因素,而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與生活質量顯著相關,故臨床應加強對癌癥病人的教育指導[6]。自護智慧樹涂鴉是以劉芳梅等[7]提出的“涂鴉秀”為基礎設計的一種宣教方法,根據自護、自我管理知識繪制智慧樹,通過涂鴉打卡引導病人自檢、促進病人自學,進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密室逃脫游戲教育根據“密室逃脫游戲”設計的全新護理教育模式,根據護理健康教育內容或要點設計謎題、創建密室,引導病人通過學習、解題“逃脫”密室,以達到教育學習目的[8-10]。自護智慧樹涂鴉是以引導學習為主線,而密室逃脫游戲教育則是以考核測試為主線,兩者聯合形成了“學習—測試—再學習”的反饋教育模式,可強化宣教效果。本研究在卵巢癌手術病人中應用自護智慧樹涂鴉聯合密室逃脫游戲教育,探究其對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手術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卵巢癌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影像學、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確定行手術治療,且為初次手術;整個手術過程順利,且術后體征平穩;既往無心理或精神疾病;具備基本自護能力;對研究知情,自愿加入。排除標準:預計生存期小于1年;合并重要臟器功能異常或其他惡性腫瘤;術后伴有嚴重并發癥;已出現病灶轉移;術后病情加重或其他原因退出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年齡(55.68±4.17)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下39例,高中及以上11例;臨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22例;手術時間(3.28±0.35)h;術后并發癥無31例,有19例。觀察組:年齡(55.80±4.02)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下37例,高中及以上13例;臨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20例;手術時間(3.40±0.30)h;術后并發癥無28例,有22例。兩組病人年齡、文化水平、臨床分期、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健康教育,術前3 d向卵巢癌手術病人發放健康手冊,指導病人閱讀手冊,學習卵巢癌疾病知識,了解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康復自護知識等;術后第1天向病人推薦健康教育視頻,包括術后并發癥預防、自護指導等,配合視頻說明術后自我管理內容及要點,教育時長40 min[11]。觀察組在常規健康教育基礎上應用自護智慧樹涂鴉聯合密室逃脫游戲教育,具體如下。
1.2.1 康復歷程調查 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既往收治卵巢癌手術病人康復歷程進行調查,選擇我院2020年收治的卵巢癌手術病人20例。納入標準:術后無嚴重并發癥;出院后病情恢復良好,無復發或再次手術情況;術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176分;術后Herth希望量表評分≥36分。采用“卵巢癌手術康復病人康復歷程調查問卷”開展調查,問卷包括術后癥狀管理、心理調節、健康知識獲取、日常自護4個方面,共20個問題,問卷最后設有康復經驗補充欄;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73。護理人員借助電話隨訪或微信隨訪開展調查,根據病人回答填寫問卷,通過對問卷調查內容的整理分析卵巢癌手術病人康復歷程,確定康復技巧有:卵巢癌及治療認知水平高、對卵巢癌術后預后效果有一定了解、了解康復自護要點,并掌握相關自護技能。
1.2.2 自護智慧樹涂鴉
1.2.2.1 繪制自護智慧樹 護理人員繪制智慧樹概念圖,自上向下將樹冠分為若干份,標注各模塊主題,包括術后并發癥預防、健康生活方式、術后情緒管理、日常病情監測等,打印紙質版自護智慧樹。
1.2.2.2 自護智慧樹涂鴉 術后第1天向卵巢癌手術病人發放紙質版自護智慧樹、康復手冊,教授病人自護智慧樹使用方法,即閱讀自護智慧樹模塊主題,嘗試結合主題補充相關內容,以“術后并發癥預防”模塊主題為例,說明卵巢癌術后常見并發癥、癥狀表現及預防措施;補充完成后根據自護智慧樹模塊主題,通過查閱健康手冊、網絡檢索、病友交流3個途徑對主題相關內容進行整理,完善或糾正自我補充內容,并將整理內容寫在主題模塊空白處,并涂鴉填充模塊空白,時長3 d;術后第5天護理人員回收自護智慧樹,審查病人整理內容,明確其對模塊主題的解釋是否正確、全面,如解釋有誤或不全,則現場補充說明,并將補充內容記錄在自護智慧樹上,指導病人再次閱讀,以強化認知。
1.2.3 密室逃脫游戲教育
1.2.3.1 設計逃脫謎題 護理人員設計多路徑式脫逃路線,結合卵巢癌手術病人預后信息確定路徑謎題與元謎題,確定元謎題為“卵巢癌術后康復現狀”。通過文獻檢索確定卵巢癌術后康復影響因素,有手術效果、術后并發癥、術后服藥、生活方式、病情監測,據此確定5條逃脫路徑,設計路徑謎題,以“手術效果”路徑為例,對應謎題有“卵巢癌手術方式”“卵巢癌各術式術后切除病灶效果”“卵巢癌各術式術后恢復時間”“卵巢癌各術式術后復發率”。
1.2.3.2 密室逃脫游戲教育 自護智慧樹涂鴉結束后1 d向卵巢癌手術病人下發術后密室逃脫路徑圖,指導病人逐一回答路徑謎題。如不能解題則指導病人通過網絡檢索或文獻查閱方式尋找答案,綜合多方面信息解答謎題。如病人能解答各路徑謎題,最終回答元謎題,則逃脫成功,即可結束路徑逃脫式預后教育,時長1~2 h。
1.3 評價指標
1.3.1 自我管理能力 干預2周后采用癌癥病人自我管理測評量表測定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該量表在癌癥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包括癥狀管理(7個條目)、心理管理(9個條目)、日常生活管理(11個條目)、信息管理(3個條目)、自我效能感(10個條目)及與醫護人員溝通(4個條目)6個維度,每個條目均采取1~5分評分法,評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59[12-13]。
1.3.2 希望水平 干預2周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測定病人希望水平,該量表包括采取積極行動、對未來與現實有積極態度、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3個維度,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計1~4分,總分48分,≥36分為高水平,24~35分為中等水平,<24分低水平[14-16]。


表1 兩組干預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后希望水平比較
卵巢癌手術病人術后飽受手術創傷性刺激,且因恐懼癌癥復發、擔心治療費用多心理負擔重,導致其希望水平低,生活質量受到不同程度影響[17]。臨床護理為提高卵巢癌手術病人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多采取健康教育,但教育形式局限于健康手冊、視頻宣教等,難以調動病人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教育效果一般,故需優化臨床健康教育路徑[18-19]。
本研究在卵巢癌手術病人中應用自護智慧樹涂鴉聯合密室逃脫游戲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高希望水平病人占98.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本研究在卵巢癌手術病人中應用自護智慧樹涂鴉聯合密室逃脫游戲教育,面向既往收治且康復良好的卵巢癌手術病人開展問卷調查,分析其康復歷程,獲取康復技巧,為臨床護理干預確定方向,保證了干預針對性及有效性。研究結合康復歷程分析結果,面向卵巢癌手術病人開展自護智慧樹涂鴉教育,總結卵巢癌術后自護要點據此繪制自護智慧樹,并明確各智慧樹組成模塊主題,指導病人通過多途徑學習明確主題內容,配合涂鴉打卡,能實現對教育過程的有效監督,強化病人對自護知識及技能的掌握,包括癥狀管理、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信息管理等多方面內容,實現對病人術后自我管理的全方位干預,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研究結合卵巢癌手術病人康復歷程分析結果,開展密室逃脫游戲教育,明確脫逃元謎題,結合其影響因素確定逃脫路徑及謎題,引導病人通過解謎形式消除病人對卵巢癌及療效、預后的疑慮或困惑,引導病人逐步了解卵巢癌術后康復現狀,能強化其對預后的認知,增強其康復信心,使其對康復期生活保持積極態度,在護士指導下采取積極行動以改善術后康復生活[20-21]。
研究局限性集中體現:一是未考慮到病人學習能力的差異,盡管研究對兩組病人文化水平差異進行了統計學分析,雖然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文化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個體學習能力,難以規避該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導致結果出現偏倚;二是研究對象選取范圍存在局限性,因本研究受人力、時間及經濟等因素影響,就近取樣,從我院婦科選擇病人進行研究,樣本選取范圍小,極易出現因抽樣而造成的偏倚,對研究結論代表性、可靠性有影響。今后應聯合其他地區、級別醫院聯合開展研究,進一步完善本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自護智慧樹涂鴉聯合密室逃脫游戲教育在卵巢癌手術病人中的應用,能明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希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