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華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12 號)[1],提出要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院校,2019 年大規模擴招100 萬人。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軌道交通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及行業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積極探索針對“擴招”生源的實踐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學生崗位技能,提高“擴招”生源學生的就業率。本文以學校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專業為例,介紹針對“擴招”生源在具體的實踐教學培養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探索。
為滿足“擴招”生源學生的發展需求,同時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高職院校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堅持分類培養。與合作企業共同組建專業建設委員會,總結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與典型工作任務,共同修訂針對“擴招”生源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共同進行學生實踐教學(“擴招”生源)管理,共同實施學生評價。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專業的主要對口就業崗位為電客車司機與車輛檢修崗位,結合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需求,課程建設應適應職業崗位需求,以課程對接崗位、教學內容對接典型工作任務為原則,校企共同制定“擴招”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將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劃分為三大模塊,包括:專業基礎實踐模塊、專業核心技能實踐模塊和專業拓展實踐模塊。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如圖1 所示。

圖1 城軌車輛專業“擴招”生源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擴招”專業實踐教學以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作為立足點,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構建與優化。學校可以從理實一體化實訓、專項實訓、專業技能競賽、頂崗實習、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及職業資格證書7 個模塊,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從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凸顯專項實訓、頂崗實習、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并通過學校通用實訓室、專業化的實踐教學平臺、“1+X”證書試點和頂崗實習就業平臺、現代學徒制培養試點平臺等多方面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建立學分多元化體制,學生可以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與技能大賽、社會實踐及創新創業等多項指標置換實踐課程學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多維度提升。學生可以用獲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技能競賽獲獎證書和社會實踐證明等佐證材料置換相應實踐教學課程的成績,如考試并通過“城市軌道列車乘務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生,城軌車輛駕駛實訓成績認定為優秀等次,未參加或未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生成績則以實踐教學成績為主,保證所有參與實訓教學的學生都有考核成績。
為進一步加強“擴招”專業生源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培養,學院在聯合多家校企合作企業,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實訓基地建設思路,校企雙方共建校企共享互用實習實訓基地,校企雙方共同開發實訓項目,編制共享互用實訓室管理制度、建立學生及企業對共享互用實訓基地的評價機制,搭建企業和院校實訓資源共享互用的平臺[2]。一方面,校企合作在學校建設軌道交通綜合實訓中心,模擬企業真實環境,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的教學、實訓條件全面向企業開放,充分利用校內條件滿足學生技能培養及員工技術與職教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在企業建設生產實習基地,開展學生跟崗實踐,由企業教師指導學生的崗位實踐操作,協助教師掌握崗位工作要點,內化知識體系。利用專業核心技能實訓室進行“擴招”生源專業實踐教學,不僅鞏固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為了保證學院城軌車輛專業“擴招”生源實踐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提高“擴招”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建立了校企合作企業的選聘標準與學生企業實踐的管理制度,做好學生企業學習階段的崗位能力培養。校企共同選派班主任,全程指導學生的學習與實習,改革學徒課程考核標準,完善考核質量監控,同時校企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根據崗位訓練完成技術設計方案、技術改造方案、技術創新方案等,促進學生培養質量提高。
結合實踐工作崗位,參照企業的用工要求,按照不同的實習工區將實習崗位的工作職責、崗位培訓內容、作業指導書及考核試題等內容制作成數字化的信息資源,推進“擴招”專業實踐教學資源庫建設[3]。概括具體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完成了案例制作、全面整合,以任務為切入點,將典型崗位工作流程、規范及要求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制作數字化的教學資源。
學院將校企合作企業提供的用工要求、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崗位操作技能視頻、崗位操作規范手冊等資料制作成多媒體學習課件并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擴招”生源的學生進行基礎類的實踐教學內容的線上教學。專業類的實踐教學,根據“擴招”生源的特點以及所報考專業的方向,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若干個實踐教學模塊,通過線下教學完成。
根據學徒制班學生選定和成長需要,大一時,主要由輔導員進行日常管理指導;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環節后,增加企業管理人員進入日常管理指導,形成雙班主任;在企業實習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班組與工區,實行班組化管理,前期由企業師傅擔任組長管理指導,促進“擴招”生源學生快速成長。
建立現代學徒制企業合作制度,組建校企共同參與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協同育人團隊,探索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資源共享、權責共擔”的運行機制。制定教師實踐鍛煉與掛職鍛煉制度,提升校企雙導師師資隊伍的能力培養。“擴招”生源前兩年以學校教學為主,費用主要由學校承擔,學校主體負責學生在校基礎課程教學及專業課程的理論及校內實踐教學,承擔學生的基本技能的教學,企業完成部分校內實訓、企業文化教育、崗位初識等。與理論教學交替進行;第三年以企業崗位實習為主,費用主要由企業承擔,企業通過崗位基本技能、崗位關鍵技能、崗位綜合能力提升等環節,分階段指導與考核,完成崗位培養。
“擴招”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為理實一體化課程實訓、項目化專項實訓、技能競賽、社會實踐、頂崗實習、創新創業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7 個方面,分別按權重系數組成綜合性的實踐教學評價結果,以保證針對“擴招”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全面性與科學性。根據“擴招”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特點和系統理論構建,其實踐教學評價要從原先以實踐指導教師為主的單一主體評價向以實踐指導教師、現代學徒制企業、“1+X”職業資格證書依托單位共同組成的多元化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轉變[4](圖2)。

圖2 城軌車輛專業“擴招”生源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在高職“百萬擴招”政策實施后,高職院校面臨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缺乏差異性,實踐教學任務量增加,師資力量短缺,線下集中實踐教學實施難度大,實踐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只有充分利用高職“百萬擴招”的契機,變壓力為動力,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不斷創新“擴招”生源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培養適應產業升級需求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