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軟骨是一種覆蓋于骨表面的組織,表面光滑且具有彈性,能減少關節內相鄰骨面的摩擦,緩沖運動產生的震動。關節軟骨因為沒有直接的血液供應和淋巴循環,營養主要來源于周圍關節滑液,所以一旦損傷極難自我修復,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軟骨損傷的范圍會越來越大。如果失去軟骨的保護,關節內的骨之間就會發生直接摩擦和碰撞,導致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畸形等,嚴重者可造成肢體殘疾。因此,防治關節軟骨損傷十分重要。
預防關節軟骨損傷的有效方法:
控制體重,均衡營養 體重過重容易對下肢關節產生過量負荷,尤其在跑步和跳躍時,關節負載是自身體重的3至7倍,極易發生關節損傷。因此,平時要注意均衡膳食營養,多食用水果蔬菜,避免體重過重。
做好熱身,適量運動 在運動或訓練前要充分熱身,尤其天氣寒冷時,需要更加充分的熱身準備,避免肌肉緊張,關節僵硬。運動要科學適量,避免超長時間單一性的高負荷活動。隨著年齡的增加,可以選擇一些關節負荷較小的運動方式,比如騎自行車、游泳等。
循序漸進,避免損傷 盡量選用多樣性的運動與訓練方式,上下肢交替進行,強化核心肌群的鍛煉,同時開展膝、踝等關節周圍肌肉靜力性訓練,避免因肌肉力量不足或動作不協調等原因影響運動中的安全性。活動后如關節局部出現疼痛、腫脹需要及時休息,以促進關節損傷的自身修復,癥狀加重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摘自《中國醫藥報》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