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便善于習動,夙興夜寐,振作精神,尋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壯;但說靜息將養,便日就多弱。故曰:“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
清·鐘錂《顏習齋先生言行錄·學人第五》
許多老人一退休,便覺得自己終于自由了,不用再受規矩約束了。不必朝九晚五、衣裝革履去上班,也不必再操心單位里的人際關系、業務往來和瑣碎雜事。于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想吃吃,想睡睡,想干啥干啥,衣冠不整,行為也不在乎是否合乎“義”的要求。殊不知這對養生是極為不利的。
顏元的教育思想是主張學習和實踐相結合。他認為,教育目的是培養“實德實才之士”,因而他反對死讀書,把以“六藝”為中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六府”(金、木、水、火、土、谷)“三物”(六德、六行、六藝)作為教育內容,把參加勞動視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秉持這種理念,顏元在養生上也提出了“善于習動”的思想。他提倡早上按時起床,操勞到晚入睡,振作精神,找些有益的事情去做,這樣堅持下去形成規律,不要過于疲倦,就會日益精壯。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靜心休息保養,就會日益懶惰衰弱。并引用《禮記》中孔子的話說:“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意思是君子莊重恭敬就會日益強壯,安樂放肆則日益淺薄虛弱。
夙興夜寐是遵守生活中天人合一的規矩,因為一天之中有晝夜陰陽之分;莊重恭敬是一種自我約束,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不能不講禮儀規矩。按老祖宗的話就是做人要講禮義仁智信。老人即使是退休了,可以放松一些對自己的要求,但孔子早就說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還是要約束自己守規矩的。結合顏元的意思,這些規矩首先是要按時起居,其次是要辛苦勞作,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堅持下去,形成規律。
現代科學發現,生命與內分泌息息相關。夜晚褪黑激素等分泌,促人睡眠;早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與活動有關的荷爾蒙分泌,使血壓升高,促人覺醒;做有挑戰性的事情時腎上腺素等分泌旺盛,使人精力充沛;做了有益的事情,多巴胺等快樂激素分泌,使人感到愉悅……每天早上睜眼就想到今天有什么事情在等著自己去做,體內相關的激素就開始分泌,促使生命覺醒,精力旺盛。長期如此形成規律,可使生命充滿活力,對養生延年的意義不言而喻。
邵雍在《內外吟》中曾抨擊那些不守規矩、不約束自己的人說:“衣冠不整,謂之外惰。行義不修,謂之內惰。內外俱惰,何人不唾。”衣冠不整是不莊敬的表現,屬于外惰;做事情不符合禮、義的要求,肆無忌憚是內惰。內外俱惰,是會被大家唾棄的。當然,對養生也是不利的。養生需要內外雙修,所以要守規矩約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