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
鄧州市孟樓鎮初級中學校現有任課教師64人。其中,50歲以上的14人,占比21.9%;45~50歲的17人,占比26.6%;參加工作不足5年的22人,占比34.4%。5年之后,學校現有的九年級教師將有5人退休;10年之后,現有的骨干教師將有大多數人退休或進入55周歲以后的“等待退休期”。10年以后誰能挑大梁?這是我校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一個實例
又到了中考百日沖刺誓師會舉行之時,我校成立了由青年教師組成的策劃主持組、由學校主要領導及九年級的班主任組成的支持協調組。以石楠、苗田為首的十幾名青年教師精心準備了幕布、鮮花、旗幟等物品,發言、宣誓、講話等環節也設計得巧妙自然。看來,只要給年輕人機會和舞臺,他們就會給我們驚喜與感動。
一項工程
上周五,在語文教研組的展示課活動中,我帶的青年教師張娜講解了八年級下冊的《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由于語言習慣不同,外國作家的作品對學生來說理解難度比較大。在評課環節,語文教研組的教師肯定了張娜在備課上下的功夫和“導學互動”的亮點,也指出了張娜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而在我看來,《恐龍無處不在》應該這樣設計。1.在“自學導綱”環節,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默讀課文、圈點批注,解決原“合作探究”部分的第3~5題。2.在“合作探究”環節,解決說明對象的問題。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你認為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恐龍還是板塊構造?為什么?”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板塊構造,作者為什么要從恐龍無處不在寫起?”隨后,教師拋出第三個問題:“本文說明的思路是什么?”3.在“導學歸納”環節,教師總結本文的說明思路:現象—探因—結論。并在這一過程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4.在“反饋訓練”環節,教師把第二篇文章《被壓扁的沙子》作為課后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探索該文的說明思路。聽完我的意見后,張娜修改教案,取得了不錯的課堂成效。
這是近兩年我校為破解師資“青黃不接”難題、突出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而實施的“青藍工程”的一個縮影。
一個目標
我校開展的“青藍工程”以任教5年內的青年教師作為培養對象,選聘各學科的骨干教師作為輔導教師,為青年教師制定了總體培養目標:1年基本規范,站穩講臺;3年形成特色,步入校骨干教師行列;5年爭做市級名師。
“青藍工程”對雙方都有具體要求,如: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主要聽同學科的課,提倡跨年級、跨學科聽課,認真寫好聽課筆記;帶教師傅每周聽徒弟的課不低于2節,聽后應注重聽、說、評、糾、議、查。“青藍工程”還明確了表彰與獎勵措施。實施一年多以來,“青藍工程”成效顯著。
在今后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會繼續精心實施“青藍工程”,期待并相信5年后會有一批年富力強、充滿激情的青年教師挑起我校教育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