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清晨,窗外橘紅色的陽光溫柔撫摸著我的臉頰,湛藍的海水輕吻著沙灘,紅色的玫瑰凸顯著怒放的生命與熱情……世界是多么美好。可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外,還生活著一群折翼的天使——特殊兒童。
他們像一只只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努力向前。也許他們走得很難、很累,甚至走三步退一步,進步無法被馬上看出來,但是時間會讓我們看到他們的成長。我們特教老師要做好他們的引路人。
春寒料峭時,一次下課,我無意中瞥見班上的孫怡然和賈士飛兩名學生在用水杯喝水。我隨口問了一句:“你們喝的水是熱的還是涼的?”他們支支吾吾也沒表達清楚。我走上前去,用手摸了一下他們的水杯,卻是觸手冰涼。我心疼地說道:“天冷喝涼水會拉肚子的,去辦公室,我給你們接點熱水。”他們默默地點了點頭。當我把熱水送到他們手中時,他們原本木訥的臉上一下子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康復訓練課上,對平常人來說很簡單的動作,他們卻要一遍遍地重復。我一遍遍地糾正動作,感到身心疲憊。而當我坐下來不經意地捶打著肩膀和腿的時候,孫怡然和賈士飛徑直跑到我跟前,一個給我輕輕地捶肩,另外一個蹲下身子給我捏腿。我的眼眶頓時紅了。他們并不是“傻”,他們也知道感恩。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樣天真、純潔、可愛,就像三月里的白玉蘭,潔白無瑕,清澈透明。
還有一次上課,天氣嚴寒,我不經意間看到丹丹光腳穿著鞋,于是關切道:“這么冷的天怎么沒穿襪子?”她紅著臉,說襪子在家洗了。我想起該生家境貧寒,母親有智力缺陷,父親務農,屬于建檔立卡戶。下班后,我走到超市買了兩雙厚襪子,晚上交給生活老師,再三叮囑她明天早上一定要讓丹丹穿上襪子。第二天上課我看到丹丹穿上了新襪子,臉上露出笑容,我也滿足地笑了。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必須提高師德修養,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我抽時間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努力增強基本功訓練,課堂上結合實際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例如,學生陳雨澤在普校時養成了以暴制暴的壞習慣,課堂上稍不順心便對同學大打出手。我反復告誡自己要冷靜處理,不能發火……我調整了一下語氣,問他打人對不對,他含糊不清地說“打人不對”。此時,我表揚他知錯就改,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承認錯誤。有了良好的開端,我嘗試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與他深入交流。
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是做“四有”好老師的前提。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說,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殘缺的花兒需要更多的陽光照耀才能綻放,纖弱的小草需要更多的雨露澆灌才能成長。我愿意做陽光,做雨露,為這些折翼的天使插上夢想的翅膀,讓他們能翱翔天空,展翅飛翔!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